第228节(1 / 2)

最牛国医妃 肥妈向善 6791 字 2019-04-14

李敏的心头,突然被这阵风给吹的寒嗖嗖的。直觉告诉她,这个变天不是什么好东西。当然,之前气候没有变冷反暖,一样不是好东西。

“什么时候变的天?”李敏问。

小李子避免这屋外有人窃听,低声作答:“据村里人说,大概是下午起的风,到了夜晚,应该会刮到燕门关。”

“那会怎样?”李敏又问。

“主子,今日奴才跟主子过关的时候,听到那些商人议论的,如果大雪来,燕门关每天能开门放行的时辰越短。所以,很多人赶着大雪来到之前过关,以免耽误了生意。”

李敏回想起今日通过燕门关的时候,听到那些经常走返这条路的商人们说话,是如小李子说的那样,如果今日过不了燕门关,明后日想过关更难。那些商人们是损失惨重,他们这些逃亡的,则是性命堪忧。

看她的表情眉毛都皱了起来,小李子意图宽慰她说:“主子,哪怕是日落过的关,到这儿,也需要一些路程。”

这里离燕门关是蛮远的,没有两三个时辰都不到。况且,如果他们谨慎,兜一兜圈子更难,恐怕要等到半夜才能等到齐人。

如果今夜里能集合齐所有人,算是幸运了。要是不能,出什么意外。

燕门关,果然是不能掉以轻心的地方。李敏坐下来,仔细回想自己和孟浩明之前商量的那些地方,有没有纰漏。

小李子只劝她把热汤喝了。

泰庄主听说她醒了,敲了敲门进来,说:“王婆婆的眼睛,想请林大夫给看一看。”

想到之前答应老人家的话,李敏点头,对小李子说:“准备一下,到主屋给病人看诊。”

李大夫看病,习惯洗干净手,再给病人看,这是出于对病人的一种尊敬。小李子打来一铜盆热水。

泰庄主扶了王婆婆坐在凳子上,对王婆婆细声体贴地说:“这位是林大夫,婆婆,中午我和婆婆说过的。林大夫医术高明,说可以帮婆婆看看眼睛是怎么回事,看能不能怎么治。”

“她能治好我这个老婆子的眼睛吗?”王婆婆对此有些质疑。

泰庄主就此对李敏解释:“之前婆婆的儿子大山,找过了不少大夫给老母亲看眼睛,包括请来京师里的坐堂大夫,但是,没有一个大夫能说明白婆婆的眼睛是怎么回事,开的方子,吃了药,这么多年,都无济于事。”

看来婆婆的眼病这是疑难杂症。李敏先点了点头:“我先检查下婆婆的眼睛,检查清楚了再说。”

小李子拿着油灯站在李敏身后,举高了,让适度的光线照过来。

掀开王婆婆的眼皮,李敏仔细对着婆婆的眼睛看了看,接着发现,王婆婆对近在咫尺的她似乎并不是完全看不见。

李敏心里因此有了一番推断,问:“婆婆,你平常,我见你,都能自己拿茶杯倒水,是靠摸,还是说,离你很近的东西,你是能看得见一些的?”

“凑的很近,当然看得见了。远一些,看不见了。”

以婆婆这个年纪,本该是老花眼。远的看得见,近的看不见。现在,则截然相反。

李敏回头,对泰庄主说:“婆婆这个眼病,问题不大。”

“是吗?这样说可以治好了?”泰庄主一时难掩心里的激动,面露惊喜。要知道,王婆婆的眼睛,不好这么多年了,自己痛苦,亲人也痛苦。婆婆和大山,为此都不知道痛苦了多久。看不看得见是一回事,最糟糕的是,不知道这是什么病,才是最痛苦的。小山村里,早把婆婆的眼病谣传为鬼上身,中邪了,否则怎么连大夫都不太清楚是什么病。

“婆婆这个眼睛——”李敏洗了手,拿着脸巾擦拭,“主要是近视。到老年的话,本该有一些远视。可是婆婆这个年纪,恐怕还不到五十岁吧。”

别看王婆婆操劳,那是由于是农家妇女,常年户外日晒雨打,皮肤晒黑,起皱,显得容貌容易苍老。不像尤氏那些人在大宅子里养尊处优的妇人,保养的好,皮肤白嫩,看起来很青春是,四十变三十。

“近视?远视?”

前所未闻的名词,屋里所有人听李大夫的话,只觉得像是在听神仙说话。

李敏对此微微一笑,并不做过多解读。因为知道再解释他们也听不明白,不如等会儿拿了那个东西给王婆婆试试就一清二楚了。

“给婆婆治疗的物品我放在了徐掌柜那里。等徐掌柜到了再说吧。”李敏说着这话时,屋外,沿着村口的方向传来了马蹄声的样子。

小山坳,全村的住户零落不到十户人家,到了夜里更是安静的要命。村口一有人来,极少不被察觉到的。

一辆马车进了村口。村里一些警醒的住户打开窗户一看,见到好像是商人的马车,是向东角的大山家里驶去,因此没有疑心。只因为,大家都知道今早上泰庄主过来了。泰庄主经常带些生意人到大山家里做客。一回生二回熟。有些村里人,也会就此委托大山通过泰庄主与中原贸易,因此受益不少,泰庄主带谁来做生意都好,都很受村里人欢迎的。

马车停在了大山家里的门前。泰庄主听到村口动静的时候,已经马上推开门去查看。接了头,指挥那马车找到合适的地方停顿安歇以后,几个人影随之从马车上下来,趁着夜色,悄无声息地分散开来。

念夏和徐掌柜各自拎着个贵重的包袱,跟随泰庄主来到了主屋。

听到屋门口熟悉的脚步声,以及自己小丫鬟像麻雀一样叽叽喳喳的唠叨声。李敏从没有像这刻如此轻松地松了口大气。

终于是有人安全抵达这地方了。

进到屋里之后,念夏机灵地往屋里望了一圈,见有陌生人,手肘上挂着包袱径直走到李敏身旁,几乎是贴在李敏耳旁细声说了句:“十爷来了。”

十爷?

李敏眯了眯眼。随即示意在旁的泰庄主。泰庄主把王婆婆扶起来,送进里面的房间。

其余人,则跟着李敏,回到左边的客房。坐下来之后,李敏对刚到的人仔细盘问:“你们是什么时候过关的?”

念夏压低着嗓音,一一如实讲述:“大少奶奶,奴婢和徐掌柜,都是在日落之前过关的。当时,春梅她们是被安排在奴婢后面。奴婢过关不久,突然听说是有人的马车在关口被人拦住了。说是皇帝的钦差抓住了逃犯,逃犯是护国公府的丫鬟。奴婢就此琢磨,很可能是春梅和尚姑姑的那辆马车挨人拦,没有逃过一劫。奴婢和徐掌柜为此都心焦如焚,本想在那里等消息,但是,又怕如果那些人抓住了春梅,接下来追赶我们的话,这样一想,我们只好绕了一圈远路,确定没有追兵,才敢绕到这个村里来。”

“被什么人拦住的?你说皇上的钦差?”李敏问。

“是的。奴婢和徐掌柜过关的时候并没有异样。像大少奶奶和孟旗主想的那样,关口的军官士兵,其实都不知道我们这些人长什么样子。据说,皇上的钦差是十皇子。”说到这里,念夏狠狠跺一脚,是万般可气和愤怒。

想当初,李敏帮着治好了禧王妃和十六爷,是屡次帮了十爷的老婆和弟弟。可现在好了,又是一只白眼狼,恩将仇报。着实可恨!

李敏知道自己小丫鬟气什么,说:“当大夫遇上这种事是多着了。当初,本妃救的也不是十爷,而是禧王妃。救了十六爷,现在庄妃不也没有动静?不要指望这些人报恩,能愿意不添乱子已经很好了。至于十爷那个本性,他此刻要是不出头,是害怕接下来皇上会拿他弃子用了。”

皇帝是向来有用的就用,没有用的,看着都厌恶。十爷因为是窝囊废,所以,哪怕没有做坏事,都要挨皇帝的白眼。

“大少奶奶——”念夏想的是,怎么好人没有好报呢。

好人,不能说完全没有好报。但是,为了图报,才去做好事,那是不对的逻辑,不叫做好事了。当然,国家为了鼓励更多人做好事,肯定是给予嘉奖和回报。但是,做好事的人心里肯定不能这么想的。再说了,能因为不巧帮了一个坏人,全盘否定,再也不帮人吗,当然不可能。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