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43(1 / 2)

升迁笔记 风流小二 5349 字 2019-04-21

组自己内部都没几个人非常清楚,就更别说他们了。听到王文超这么说,他们当然是紧张了,连忙问着王文超到底是怎么回事。

第四百六十七章:敲竹竿三

第四百六十七章:敲竹竿三

“说句实在话,这个项目资金不够,我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王文超故意叹气说着。

“缺钱文超,你小子在忽悠我吧”罗恒生听过之后笑了笑。

“老领导,你就算是借我个胆子我也不敢忽悠你啊。这个项目完整的立项报告我已经交上去了,到时候下来你就能看到,我是不是忽悠你到时候你就清楚了。这么说吧,这个项目上面给批的是五千万,而这个项目要达到需要起码要到五千五百五,而且,五千五百万我们也只能是勉强为之。也就是说,这个项目还有五百万的缺口。这么大个项目,五百万不大,但是我自己却无法变出五百万来。这么说吧,我们是考虑过的,我们设定的总面积在三千七百亩地,一亩地的投资是在一万五千元,我们只能够为农户垫资九千元一亩,也就是说农户需要自筹六千元一亩。我们经过调查,农户能够接受的极限是在五千元一亩的投资,他们也拿不出那么多钱。如果需要他们自己承担六千元一亩,我们这个项目可能就会面临失败,因为根本就没几个老百姓会选择参与,即使让他们出资五千元一亩,他们也会很勉强,这可能还需要当地政府和我们农合社的业务员去做很多的思想宣传工作。所以说啊,这个项目很难做。项目我是交上去了,上面是否立项我现在不清楚。即使上面批准立项,我们农合社做不做这个项目现在还两说。就我个人而言,我并不是很想做这个项目。还是那句话,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啊”王文超叹气着。

桌子上平阳县的一众领导听完王文超的话之后都皱起了眉头,王文超的话说的是实话,并没有骗人的地方,所以由不得他们不相信。王文超确实没有骗人,唯一骗人的地方就是他自己不是不想做,而是很想做。

“那为什么不把这个规模给减少一点呢如果只做三千亩地的话,我想所有问题就都解决了”余宪忠想了想说道。

“起初我的想法也是这样的,但是这里面有个问题,就是利益最大化,这设计到经济学方面的问题了。我们不仅仅只是做种植园,我们要做很多,比如配送、市场价格等等,具体我也说不出来,反正经过我们一大批专家的研究,我们这个项目必须要达到四千亩才能使利润最大化,我们能做到三千七百亩已经是极限了。如果只是三千亩,那么利润会下降很多,农户赚不到那么多钱,我们农合社自己也就更加没什么利润了,我们这么多人员、设备,而且我们投资这么大,要知道,我们农合社总共的注册资金才一个亿,我们能够拿出来做投资的资金总共也才五千万。利润低,我们自己成本回收的时间也就加长,也就是说,我们农合社未来可能几年都只能依靠这个项目,再也做不了其他的项目,而这个项目利润有低,你说这是不是个亏本的生意对不起,几位领导,我现在是公司领导,所以都是在谈钱和利润的事情,有些低俗”王文超笑了笑道。

听到王文超这么解释了一番,罗恒生与余宪忠两人对视了一眼,都见到两人眼神当中的失望。

“文超,你就别在这卖关子了,你是个什么人别人不清楚我还是清楚的。你王文超不可能打无准备的仗,你既然递交了立项报告,就肯定已经全部考虑清楚了,你说的这些问题,你肯定是已经有了解决的办法了,对不对”罗恒生笑了笑说着。

王文超心里暗道,到底还是骗不过罗恒生这在官场上打了一辈子滚的老油条。

“还是老领导理解我啊。其实也说不出什么好办法,只是想请别人帮忙罢了。其实,老领导你今天不叫我来,我也准备去平阳县找一找两位领导。我刚刚也说过了,现在就是每亩地的投资上面还有起码一千元以上的缺口,而要达到最佳状态,那么就是两千块钱的缺口。也就是说我们农合社垫资九千元一亩,农户自筹四千元一亩,另外这两千元就是缺口了。我的想法是,还请两位领导帮个忙,让平阳县政府帮忙给农户垫付两千元一亩的成本,这笔钱我们可以在第一年收成之后,优先偿还给你们平阳县政府。不知道两位领导意见如何”王文超说完之后看着罗恒生和余宪忠。

罗恒生和余宪忠听过之后都皱起了眉头,半天没有说话,最后余宪忠才说道:“两千元一亩,三千七百亩这就是七百四十万啊,王经理,你也知道,我们平阳县政府财政本来就吃紧,现在也已经到了下半年了,剩余的财政收入本就不多,而且剩下的钱都已经有了支出的地方,我们实在是没办法拿出这么多钱来”。

王文超听过之后笑了笑,然后说道:“两位领导,我先给你们说几个数字吧。这种草莓是每年九十十一三个月份都可以开始种植,六个月成熟,现在抓紧时间把项目做成,我们可以保证今年就能够下种,明年五月份之前就能够成熟。预计产量在每亩一千三百千克左右,按照最近几年的市场价格,大概在二十五块钱一斤,也就是五十块钱一千克左右,收购价在十三到十四块钱一斤,如果由我们农合社来统一收购,这个价格可以提高到十六块钱一斤,也就是说,老百姓每年每亩地的收入在三万五千块钱左右。第一年的成本每亩地在一万五左右,之后每年每亩地的成本在六千块左右,也就是说,第一年老百姓的纯收入在两万块每亩地,以后每年的纯收入在三万块左右。三千七百亩地,每年能够给平阳县创造的gd不包括其它,就只说草莓这一项,就在一点三个亿左右。给老百姓创收第一年在七千四百万,之后每年应该在一点一点个亿每年。两位领导,拿出七百多万,只需要一年时间就能够还给你们,还能够达到这种效果。这个生意可是很多领导想都想不到的。另外,七百多万,对于平阳县财政来说并不算一个很大的数字,最多只需要把一些不那么急切的财政支出退后一年就可以了,你看对不对不知道两位领导意下如何”。

第四百六十八章:敲竹竿四

第四百六十八章:敲竹竿四

“你小子,确实是块做生意的料啊。你不当官去做生意绝对是个人才啊”罗恒生哈哈大笑着。

“我这也是在其位谋其政,不得已而为之啊。有句题外话我得先说。两位领导,这个项目很急,急的不止是我,而是上面很急。洪书记拍着桌子对我说的,这个项目必须今年就开始上马,明年就要见到效果。这么算下来,留给我的时间实在是不多。而我现在唯一缺的就是这七八百万的缺口,而我们整个林山市的地质条件都差不多,基本上都很适合这种草莓品种的种植。我之所以拍板把这个项目放在平阳县,是因为,我对平阳县有感情,说我公私不分也行,说我官僚主义也行,既然放哪个县都是放,我当然会选择放在我们平阳县。这些天为了这个项目来找我的各县领导也不少,说实话,我一个字都没有提,我的说法是,只有平阳县的土地最适合这种草莓品种的种植。可是留给我们农合社的时间有限,如果平阳县政府真的是拿不出这比资金的话,还请两位领导能够提前通知我。要知道,要从新选地方可能也需要不少时间,我得抓紧了”王文超接着慢慢地说着。虽然说的很客气,实际上就是王文超在逼罗恒生和余宪忠,你们要是不赶紧拿出这笔钱来的话,他就把这个项目放在其它的地方去。

听到王文超这么说,罗恒生和余宪忠脸色都有点黑,随即罗恒生笑着说道:“这个你放心,如果我们做不了那么我们肯定会尽快给你个准备的消息的。这个事情也不是我和余县长可以直接拍板决定的,得回去叫大家一起好好商量一下。来来来,今天我请你来是吃饭的,不是聊工作的,工作的事情我们就不说了,吃饭吃饭”。

接下来吃饭,不聊工作大家都聊得挺开心的,吃完饭后王文超也回家了。其实今天这么当着面敲着罗恒生的竹竿王文超自己也有些不太好意思,毕竟罗恒生是他老领导,而且也帮过他很多忙。但是王文超没办法,他是个公私分明的人,他今天所做的是对平阳县的县委书记而不是罗恒生个人。而且,这个项目落户平阳县。收益最大的是平阳县百姓,其次就是平阳县政府了,要想得到回报就必须要有所付出,这是天经地义的。

王文超知道,平阳县肯定是会拿出这笔钱的,即使拿不出七百多万,四百万肯定会拿,这个项目对于平阳县政府来说意义巨大。不仅仅是一个亿的gd而已,更重要的是,如果这个项目落户平阳县,那么平阳县就在整个林山市的农改工作当中拔得头筹,这份政绩不容小嘘。罗恒生需要、余宪忠需要,平阳县所有的干部都是需要的。而七百万的资金对于一个县的财政来说,算不上大数字,但是也不是笔小数字。他们肯定是没有这笔闲钱的,但是重新分配合理的调拨一下肯定是能够挤出这笔钱来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