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8(1 / 2)

江山国色 幸福来敲门 6549 字 2019-04-27

至于还有一名女子,却是背对着众人,披着一件雪白色大氅,负手而立。

行商不少都是识货的人,那披着一件月白色大氅,围领以雪山白貂貂皮而制,可谓是价值连城。

虽看不见她容貌如何,众人只见对方只是一个负手而立的背影,已觉得她气质卓群,绝对是难言的倾国倾城绝色。

见那皓白色的手腕抓着马鞭,路过的众行商心底虽都有一睹对方容貌的打算,但见之亭子下那批森然而立的铁甲大汉,心底皆是绝了这个打算。

于是路过的众行商,只能以远观而不可亵玩的心态,从亭子旁经过,仿佛只是欣赏一副绝世名画一般。

就在众人叹息之时,噔噔一连串的马蹄声传来。

众人回头,只见一名十五六岁背负长弓,腰胯短刀的少年,策马噔噔上了桥,之后一拐从路旁直插亭子那而去。

见之一幕,众行商都停下了脚步,心道这少年,怎么冲撞而去。

因为这少年只穿着一身麻布短衣,即便是那亭中少女的仆役,都穿得比他奢侈许多,两边怎么可能熟识。

但是令人诧异时,那名少年在亭前下马之后,那些铁甲大汉并没有上前将此人按倒在地,反而是一人上前替对方牵过马来。

这名少年居然直接走上了亭子。

见之这一幕,众行商都是傻了眼了,这少年到底是什么身份

这少年就是李重九,而亭中那一袭白披风的少女,自然是从太原郡赶了几百里路,亲自到上党郡的李芷婉。

李重九拾步走上亭子,看见李芷婉正是一副负手凝望远方长河的模样,其脸颊边的白貂毛,顺着带着几分寒意的北风,柔柔的舒展着。

李重九忽然有几分,不认得眼前的李芷婉了,当初在山寨时,自己与对方唇枪舌剑,并没有觉得。

但是此刻李芷婉,却是带着一种凛然的贵气,这并非突然而成,而乃是李家门阀百年之底蕴,世家之后的雍容。

果真是要成暴发户一夜即可,但是贵族却需三代而成。

在他那个时代,那些不思进取的富二代往往成为贬义词时,人们却习惯性地忽视这个阶层之中的精英,将他们今时今日的成功,地位,全数归结为有一个好爹。

难道只有布衣而王天下,才是英雄么

无论是这位李三娘,还有他兄长李建成,李世民,还有他们的父亲李渊,哪一个不是人中之龙,陇西李家,就是大隋天下中门阀世族的精英。

“李兄”

李芷婉已转过身子,将李重九从思路之中扯回。

“三娘”

李重九从李芷婉眼底,看到一份毫不掩饰的喜悦之意,当下先言道“多谢三娘,救下我六名兄弟,七千寨上下对此之情铭记在心。”

李芷婉微微一笑,言道“李兄,客气了,虽谈不上举手之劳,但是此事既由我们而起,自当由我们解决。”

说到这里,李芷婉点点头,一旁的丫鬟剑雪,拿着一锦盒奉上交给李重九。

交给李重九后,剑雪调皮地向李重九吐了吐舌头。

李重九接过锦盒之后,不明其意,只听剑雪笑着言道“李公子,这是小姐特意去太原郡郡守那,给你们七千寨弄来的九个人的黄籍。”

听到剑雪这么说,李重九脸上不由浮上了一丝惊喜之色。

这正是李重九当前最想要的东西。

所谓黄籍,乃是当时户籍,用黄檗处理过的纸﹐可避蠹鱼,故而纸色为黄。而黄籍之上,朱笔隐注,纸张悉缝,有所在官府印章,记入案策,证明你乃是大隋朝正式的子民。

当初李芷婉下山时,李虎写了一份山寨数人的资料,交由李芷婉,让他办下黄籍。此事后来随着殷开山攻打山寨,众人皆以为是李家所为,故而将此事都忘记了。

没想到李三娘却还记得。

李芷婉笑了笑,言道“办这黄籍,却比救下你们六名弟兄容易多了。”

“这如何说得”李重九不由讶然。

当时李虎的权宜之计,是七千寨山贼以曲部佃户的身份,附籍至李家名下,待到数年之后,再改为良人,眼下如此容易办得,却是意料不到。

李芷婉尚未开口,剑雪即抢先言道“还不是今日天子征讨辽东,征调民役,太原郡因民户不足,特将大索貌阅之事,推延了数月了。故而我们小姐才有机会央郡守将你们补入的。”

才想的。李重九这才恍然大悟。

第二十六章李芷婉的请求

大索貌阅,输籍定样,乃是隋文帝杨坚执行的两大国策。

开皇初年之时,国家人口不足,故而杨坚下令,州县官吏彻查户口,此称为大索貌阅。

此国策从开皇三年,一直执行至大业七年。隋朝的人口由最初的三百八十万户,增加至大业五年最盛时的八百九十万户,此亦代表大隋的国力达到了巅峰。

李芷婉帮助李重九取得黄籍,即是钻了此空档,以未被官府收录的户口的名额,取得了黄籍。

李重九从锦盒之中,取出几张黄纸上,皆书有被录者的容貌,以此定黄、小、中、丁、老五等。

定此五等,乃是为了输籍定样之法,为了定制税额,以决定不同者的力役,调佣,以及赋税。

黄纸并由太原郡的里正、保长、党长三人的证明,以为属实,不过在户口上,却定下这九人,乃是商人,操持贱业,并不在本地居住。

在大业七年时,因为征伐辽东之事,不少民户又弃籍流亡,要么成了流民,要么又投身庇护世家。

地方官吏为了补上流民的缺漏,只要他们肯交纳税赋,对李芷婉此举亦是默认,不予追究。

李芷婉却言道“不过李兄,足下的户籍却未办下。”

李重九一愣,当下问道“可是殷县令的缘故”

李芷婉,剑雪脸上皆露出,此人果然聪明的表情。

剑雪在一旁言道“不错,李公子,杀了石艾县乡兵旅率,队正,伙长三人,故而殷县令已向各郡发下缉捕文书。”

“文书上说,生擒之赏五十吊,杀之者,赏钱三十吊。眼下这缉捕文书,不日将遍布太原,上党,甚至整个并州之内,到时李兄除非一直在二贤庄之内,托庇于赤发灵官,将寸步难行。”

李重九双目微眯,这殷县令在山寨时,自己狙杀对方一箭,故而早令他怀恨在心。

这殷县令的底细,他早打听清楚,对方乃历史上凌烟阁二十四将之一的殷开山,乃是历史上李唐开国功臣。

不说将来,现在对方现在乃是县令之尊,又是世家之后,凭他那日格弓箭的身手来,自己武艺亦是远远不如此人。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