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3(1 / 2)

江山国色 幸福来敲门 6556 字 2019-04-27

然流贼之中,有这等出色的人物。

听老者询问,长孙顺德一副不服气地,言道“或许是那小贼一时侥幸,恰巧而为吧,谁知道呢,以前倒是没听闻,那小贼有何厉害的。”

老者皱眉言道“岂有这般巧合的。”

一旁那十七八岁少年,却问道“长孙叔叔,你说那小贼居然和你熟识,这是怎么回事”

长孙顺德看向少年,倒有几分亲切,他的侄女去年刚刚嫁给了对方,二人夫妻好合,如鼓琴瑟,正是一对佳偶。

长孙顺德当下简略说了几句,这时那少年哈哈笑道“我知道,那人岂不是那强掳三妹的小贼。三妹时常提及此人,我倒要见识一下,是何人物。”

这少年自是李芷婉之二兄李世民,而那老者自然是就是唐国公李渊。

当下李世民不待分说,一抽马鞭,策马直朝山上而去。李渊见之,不由言道“世民都成家的人,还如未束发时那般心性。”当下嘱咐长孙顺德立即率人赶上,不可让李世民有失。

注一河东,可指隋朝河东郡,亦可以泛指山西。

第七十章恰英雄年少

看着长孙顺德退去,昙宗颇为不服气地与李重九言道“师兄,那人如此狂妄,为何还饶他性命。”

李重九将手底的弓放下,言道“若是官军硬攻山头,我们亦是守不住。但不如做好,让他们明白我们之厉害。”

李重九看了一眼,山下李家的玄甲精骑。

这次李家曲部编组的骑兵有百余骑,有轻骑,以及具装甲骑。这具装甲骑注一人数不多,但人披明光铠,马披具装,凭自己的手下手中那些一石半,两石左右的弓,几十步外,根本射不透人马的铠甲。

只有三石强弓,或者是硬弩,才可以对具装甲骑造成一定威胁。

所以这样装备精良的正规官军,暂时并非李重九手下手持齐眉棍的少林子弟兵可以抵御,并非人输给李家曲部,而是装备不如。

不过若李家若真正要强攻山丘,李重九亦只有取出摘星,夺月两弓迎敌,要知道摘星弓可乃是五石强弓,足以在百步之外,连人带马都一并透了

而夺月弓

若是李家真要动手,李重九是很想见见,自己这三年来少室山学艺的成果。

想到这里,李重九放下手底的三石弓,转而去层层包裹的背囊中,取出摘星弓来。

而这时山坡之下,马蹄声响起,李重九握紧手中的摘星弓,转目看去,只见一名年纪与自己差不多的男子,孤身一人驱马上山。

李重九倒是诧异,对方一人上山作甚难道是来劝降的吗

这时这名男子,将佩刀丢下以示自己全无恶意,不过李重九却分明看见对方弓箭却还挂在马鞍上。这时对方来到五十步附近勒马,在马背上拱手,朗声言道“敢问对面可是李兄”

李重九看了对方一眼,心道自己并不认识此人,不过仍是抱拳言道“在下李重九,请恕在下眼拙,兄台是”

对方听李重九如此说,当即将马鞭一扬,笑道“果真没有找错了,在下李世民,还未取字,乃是唐国公之子”

听对方自报家门的一刻,李重九亦不由心底一震,脑子突然冒出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这八个大字来。

李重九重新打量向对方,也是奇怪,方才此人上山时,觉得对方不过一个普通男子,没有奇特之处。

眼下听对方自报姓名,李重九亦不能免俗地觉得,眼前这男子愈发不同起来。

这位未来天可汗,恰英雄年少,风华正茂,年轻得夺目耀眼,只是眼下这身跨坐骑的样子,不由就联想起日后此人于马上,席卷大漠,横击三千里,气吞万里如虎,开创煌煌大唐盛世的雄姿来。

上马平天下,下马治天下,正是后世对这位少年人的评语。

“原来是李二郎君,久仰久仰”

李重九说这久仰可不是客套,可真久仰了一千多年了。而这李二郎君更是珍贵,以后恐怕是没机会这么叫。

李世民此刻看着李重九,不由想起他的三妹来,李芷婉打小眼高于顶,从不夸人,除了自家大兄,二兄之外,从没有将其他青年男子看在眼底,但对这李重九却称赞有加。

李世民不由好奇,当下想要看看这青年同辈之际,有何等人物当得李芷婉如此夸赞。

初时听闻此人乃是杀官差杀军官,李世民初时还以为乃是荆轲,秦舞阳一般的豪侠之士。

今日还未见面,对方一箭五十步外射下长孙顺德的头盔,已是先声夺人,而见面之后,李世民见之气度,更在心底暗赞一声,此人温文尔雅,全然不似一介武夫。

此子他日绝非池中之物,李世民当下作了与李芷婉一样的论断。

不过同样男子,见了岁数与自己相差无几英杰之士,难免有几分嫉妒之意。

可李世民却全然没有如此负面情绪,反而是越见越是喜欢,笑了笑言道“我听三妹说过,你谈及我时,言及尚义任侠,屈节下士,这番话我很喜欢,于是心觉得李兄乃是一位值得结交的朋友,故而特来一见”

李重九听李世民,笑了笑言道“承蒙三娘子夸赞,不知三娘此刻安好。”

李世民听李重九如此说,不由暗笑,心道果真此人惦记三妹,这才一见面,就问她消息,不过恐怕他要失望了。

李世民勉强地笑了笑,言道“李兄有心了,三妹一切安好,回去必会向她转达李兄问好之意。”

说话之间,李世民陡然面色一沉,言道“叙旧已了。方才李兄对我叔叔手下容情,这本该承阁下之情,可眼下两军交战,却不可念及私情,而因此放贵部下山。”

李重九听李世民方才还一副言笑之意,而今却乍然变得毫不容情来,不由腹诽道,这李家兄妹两人,怎地都是这副翻脸不认人的臭德行。

眼下山坡之下,李家将旗已高高耸立,数百官军已是聚拢,截断李重九下山之路。李重九若突围必有一番死战,即便突围而出,在平原之上,面对骑兵的追击,也必然无幸。李重九看去,那将旗之下穿着明光铠的白须老者,想来就是传说中体有三乳的唐国公李渊。李渊正一副手捏长须,悠然自得的样子,看着山上的情况。

李重九一握长弓,胆气自足,朗声言道“大丈夫行事当放开手脚,何必顾及,在下愿奉陪到底,一战痛快”

李世民听李重九这么说,当下流露出赞赏之色,言道“李兄果真一身是胆,我自不愿两边兵戎相见,我提议我与李兄,作一次公平比试,以定胜负,若我败了,放任李兄下山,若是李兄败了,则请阁下俯首就擒,我保证绝不伤李兄性命如何”

李重九听了哈哈一笑,言道“李二真是好提议,不知比什么”

李世民想了想,言道“既是大丈夫,当马上觅功名,你我比试货于帝王家的本事,就以弓马骑射,论高下如何”

李重九知李世民见识了自己箭术之后,仍要与自己比弓马,显然对自己的骑射十分有自信。

“一言为定”

李重九,李世民齐声大笑。

李世民笑毕之后,将手一挥,指向一旁的大树,言道“就以此树为靶。”说罢,李世民双腿一夹战马,催动胯下坐骑,直奔那颗大树而去。

注一具装甲骑乃是本土重骑兵,风行于南北朝,但唐时却逐渐退出行伍。顺提一句,隋军之中最精锐的具装甲骑,乃是罗艺麾下的五千幽州铁骑。

第七十一章比箭

李世民所指的正是一颗歪脖子大树,树叶早就落个大半,只剩下几十片巴掌大的叶子,孤伶伶地挂在树枝之上。

李世民催动胯下的战马,身上的明光铠,荷甲响动,蹄铁踏起扬尘,斜行切向歪脖子大树而去。

李世民口中呼喝,控马几乎匀速而去,即不快亦不慢,看着对方马术,只此一点李重九即知自己的骑术,远远不如李世民。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