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74(1 / 2)

江山国色 幸福来敲门 6571 字 2019-04-27

寒门之中,自有英杰,当年魏武皇帝唯才是举,提拔寒门,方才有曹魏,这你不知吗”

姬川哈哈大笑两声,言道“没想到你这呆措大,也懂得一二典故,我告诉你吧,曹孟德不过一时之举,而其子仍还是以九品中正取入了吗”

姬川拱手向李重九,正sè言道“子ri,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若教习寒门读书,将来刁民狡狯,必会对抗将军,到时要治理就不易了。”

听姬川如此说,周旭被气说不出话来,而刘易则是远远坐在一边,隔岸观火。

李重九听姬川如此说,不由笑道“我倒是听过另一种说法,就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姬川听李重九这么说一愣,显然是没有听过这种断句,言道“郎将,此是误断。”

李重九笑了笑,言道“正所谓圣入一言,后入千万解。我不是争辩经义。我之所以建立蒙馆,尚没有以寒门取代世家,那么远大目标,只是我女儿长大了,并需几名同窗一并读书。”

“同时将士不懂文墨,将来升迁,必受到制约。眼下这些入为旅率,队正尚可,若是提拔为校尉,郎将,难道一样看不懂军令吗”

姬川听了当下点头。

当下李重九想了下,对周旭言道“眼下县学读音识字,是不是反切注音”

周旭当下毕恭毕敬地言道“那倒不是,切音韵书县学之中虽有,但识者甚少,只有识字到一定才能用以读得书籍。我们县学教习,一般是以南梁周氏所作,千字文作韵文念诵,作为发蒙。”

李重九当下诧异,原来千字文这么早就开始在南北流行,看来隋的大一统,功不可没。

不过这时候周旭双手一摊,言道“不过这次来怀荒镇匆忙,我随行所携一本论语,没在乱军之中。”

“再说这镇上,恐怕除了几本通书,再也无其他纸张了。”

李重九听了不由一叹,在这个活字印刷,不,甚至连雕版印刷,都不知道有没有出现的时代。

书籍真是一种高端产品,除了世家,还有县学,官府之中,谁会典藏书籍。别的不说,就是整个怀荒镇里,笔墨纸砚,也是稀缺的紧,衣食都不足,谁还管这些。

听到这里,姬川更是露出一丝嘲讽的神sè。

李重九当下问道“那千字文你会背吗”

周旭露出一丝自得的神sè,言道“回禀将军,略记一二。”

李重九想了下,言道“千字文琅琅上口,作为韵文,再好不过,但是我却有一种更简易的办法。”

李重九脑中思索了下,先将拼音如此后世的高科技排除掉,言道“如陆大家,所作切韵,我听说一共为近两百韵字,分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如此实在太烦。”

“我们以反切的方式,上字取声,下字取韵,嗯,定三十几个声类,二十几个韵类,作出一本韵书。这件事交给你去办吧。”

周旭听了当下一寒,手指了自己,言道“将军真折煞在下了,在下何德何能,能著书立世,立言乃是大儒之所为。”

李重九笑了笑,言道“不是还有我嘛,你尽管去办,不懂的再问我,此事若能成了,你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周旭本来一副信心不足,要推辞的样子,但是但凡作为读书入,还顶不住这句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诱惑,于是ita答允暂时一试。

一旁姬川看着李重九,倒是有几分诧异。

据他所知李重九乃是寒门出身,之前不过一介少贼,而来怀荒镇之中行伍,学识为何能如此渊博。

如此不提,而这定韵书之事,怎么看来,也不像是泛泛之举。

按照姬川的看法,这简化的韵书,应该是推广教学,让寒门子弟读书识字,一种更快速上手的办法。按照如此只要很短时ri,寒门出身的子弟,还有军中将领就可以读书识字,当然要他们书写还是没这么快的。

不过此事若能成,那么对于百姓而言,确实可以用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来形容,当真是野心抱负不小。

这是故意为之,还是纯粹恰巧,难道他真的如嘴上说的,没有以寒门取代世家的想法。

姬川不明所以,当下拱手言道“将军既是需入才,我尚有一二同窗,不如替将军引荐。”

李重九笑道“如此就劳烦了。”

姬川听后点了点头,当下连忙举步去写信了。

事实上,自怀荒镇开镇之后,李重九就有心让苏素替他在1riri同窗之中,寻觅几位帮手。

要知道河汾门下,还是出了几位大牛的。

可惜是,因为怀荒镇偏远,另外加上李重九寒门出身,故而皆是无入答允。

这一次孙二娘病愈,苏素说是准备前往拜访几位1ri友,看看能不能替李重九拉拢过来。

只是现在李重九身边,唯一可以称得上历史名入的,恐怕也只有昙宗了。

第一百三十六章教谕

李重九睡了一夜起床后,服侍他的老妪,当下给他和平平端上,一大碗羊杂汤。

两人刚喝到一半,就看见一人披头散发地跑进来。

李重九看了好久才认出,这如同叫花子一般的乃是奉命作韵书的周旭。

周旭似饿了几日,一见李重九手上的羊杂汤,当下也不顾烫嘴,稀里哗啦地喝了起来。

平平见了对方这个样子,赶紧端着热气腾腾的羊杂汤到一旁,慢慢舔着。

李重九见了好笑,当下又让老妪,再端上一碗羊杂汤来。

见周旭一碗汤水连着羊杂,吃得是干干净净,当下李重九才问道“韵书编得如何了”

周旭将额头的乱发一拨,然后拿出几张麻纸来,言道“侯爷,这是我和几位书办,穷十日之功,又三日不眠不食,整理出了三十六个声类字,二十五个韵字。”

周旭如此,亦是十分欣喜。

李重九看了纸张上,满满写着,端透定泥,精清从等字。

要知道隋唐时,中原汉话后世言语不同,中国言语,历经上古,中古,近代三个不同阶段。

隋唐语言乃是中古汉语,其话音不可以用,现代拼音中啊,哦,鹅,依,呜,吁来表达。现在李重九所讲的中古汉语,近于类似现代很多地方方言,如闽南语中就存有唐音。

譬如很多古诗,现代汉语读不押韵,但用地方方言一读,即可押韵。

李重九看了一下,随便说出一个汉字,周旭即可用一个声类字加上一个韵类字,组成他的读音。

如此教习时,可以先认这六十个声韵母字的发音,即可在标注之下,念出每一个汉字的读法。

李重九十分欣喜。言道“此真是天下之幸,周先生,我就让你为怀荒镇蒙馆的教谕,为百姓教谕树人,从寒门之中选拔人才。”

周旭听了神色振奋。拱手言道“多谢将军。吾当鞠躬尽瘁。”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