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18(1 / 2)

江山国色 幸福来敲门 5736 字 2019-04-27

次在赵家堡时,你们人多势众尚没有动手,这一次在我的地盘上,你倒要动手吗”

窦线娘闻此脸sè一青,这李重九乃是勇冠三军之将,自己与他动手不是自讨苦吃。

“线娘,不可无礼”听高雅贤一声叱道,窦线娘气鼓鼓地坐下。

高雅贤言道“李太守,小孩儿不懂事,不要计较。只是你也知道了,宋金刚乃是王须拔部下,窦公击败王须拔,收取他的部众,这宋金刚亦是早有归降我军的心思,而今却为太守半途所截,拿了易县,将领们都是议论纷纷啊。”

李重九微微一笑,言道“高兄,当初我与宋金刚激战,折损将士千余仍不下易县,之后我多番设计,并策反了宋金刚大将,这才夺了易县,敢问这其中窦公出了哪点功劳。我以往都听闻过空手套白狼,窦公也是真是了得,只动动嘴皮子,难道就要我们将易县拱手相让吗”

高雅贤见李重九言辞如刀,当下想了下心道,看来李重九吃下易县,是断然不肯吐出了。

于是高雅贤言道“既然太守不肯让出易县也可,眼下河北之地,张,王二反王先后而亡,窦公承高帅之遗志除了推翻无道昏君,并要逐鹿天下。不知李太守如何看呢”

好嘛,李重九心道终于到了戏肉了,先大兵压境,又故意与自己计较易县归属,说来说去就是找一个口实罢了。李重九言道“吾乃是朝廷旧将,虽不满天子之所为,但毕竟也受过知遇之恩,也不会与官军为敌。若是窦公有心于天下,我倒是很愿意拭目以待。”

高雅贤又问“那太守以为,窦公可以得天下吗”

李重九哈哈一笑,言道“我哪有这般远见卓识,但是当年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高祖提三尺清霜,捷足有之。当年汉高祖与窦公一样都是出身寒微,所以窦公将来如何,还看自身运筹帷幄。”

高雅贤,窦线娘听李重九将窦建德比之刘邦,都是大喜,却没有注意李重九方才实际上全是废话。

高雅贤言道“敢问太守之抱负呢难道区区上谷一郡”

当然不是上谷一郡,李重九内心如此言道,但是表面上却是说“至于我嘛,在下没有雄心,所谓上谷太守,仅上谷一郡罢了,不过暂时牧守,若有明主现世,吾自当合郡献之。当然若是将来窦公能击败薛世雄,段达,夺取幽燕之地,我可为窦公驱策。”

听李重九这么说,高雅贤,窦线娘都是将信将疑,但是还是不信的成分更多一点。李重九心想反正也不怕你猜测。

当下高雅贤,窦线娘对视一眼,都是点点头。两边接下来就谈了许多实际上东西,主要是商议两家互不敌对。

窦建德虽无法夺取上谷郡,但也算收到李重九绝不与他为敌的善意。对于窦建德现在而言,主要大敌是朝廷,北面薛世雄和南面的段达,所以对于有草原骑兵之助力的李重九,暂时则是一块难啃的骨头,不在他现在的目标,只要双方不敌对,他也可以暂时容忍李重九盘踞在上谷郡。至于李重九与窦建德两家言和,如此总算不用担心南面有交兵的危险,给他一到两年的安全期消化整合上谷郡势力。于是两家谈判成功,彼此都是皆大欢喜。未完待续。

第两百一十七章安民养望

从李重九这获得答复后,高雅贤,窦线娘二人即ǎnyi的离去了,半个月后,即传来消息,窦建德在河间郡的乐寿县筑坛,自立为长乐王注一,展露其称雄河北的决心。

与窦建德达成协议之后,李重九留下苏素,赵万三为文官,统筹上谷郡之事,而高楚,尉迟敬德等大将负责统兵练兵。至于李重九还将五百番军骑兵,改作为郡兵骑兵常备服役。李重九每年给他们同样是一匹绢的酬劳。这些番兵都是从随李重九南下的九千番骑中精选而出,全部配以铁甲皮质马具装,而且是一人三马,远胜一般的骑兵。

这五百番军骑兵就驻扎在雁门郡的灵丘县注二,与上谷郡飞狐县相距五十里。

现在雁门郡的局势自两年前突厥围杨广于汾阳宫,雁门合郡被突厥人肆掠了一遍,只有数城硕果仅存。之后虽略有恢复,但又遭到刘武周叛乱。刘武周投靠突厥后,就率军攻打雁门。

刘武周军兵锋坚锐,雁门郡郡丞陈孝意,武贲郎将王智辨屡战不敌,丢了天险雁门县,醇县,五台县,现在收拾残兵退守繁时县。遭刘武周围攻之际,陈孝意屡次向晋阳留守李渊求援,结果送入的消息都如同石沉大海,没有任何音信。现在繁时县与太原郡通路已断,陈孝意,王智辨成了孤军,不过饶是如此二人却依旧不降,与刘武周继续对峙下去。

雁门郡五县,刘武周占了三县,陈孝意据守一县负隅顽抗。至于灵丘县,却暂时无人理睬。并非战略位置不重要,只是之前突厥入侵雁门时。这里破坏得最为严重,所以两年过去了,这里仍是一片荒芜。现在李重九决定重建灵丘县,在这里收拢流民。而重建灵丘县的目的,自然是在雁门楔入一个桥头堡,一面作为上谷郡的屏障,以抵御刘武周,另外也是保证飞狐县与怀荒镇之间的这条商路的通畅。

当然重修修复工作不止是灵丘县一处,在上谷郡李重九除了现在据有的飞狐。易,范阳三县之外,还需重建因流贼肆掠而荒废的,涞水,遂城,永乐三县。重建工作并非顺利,宋金刚虽败了,但山间还有不少流贼山贼,还有不少百姓担心为流贼袭扰。宁可藏在深山之中,也不肯下山。所以李重九让尉迟敬德,高楚等人率兵围剿,也算给与刚刚成立的郡兵。一个实战锻炼的机会,同时也作百姓的工作,让他们安心下山屯垦田地。

对于归降的山贼。流民,李重九都安置屯垦。力争在今年之内在这三县之内,让流民恢复耕种。现在这个时节。冬小麦已是赶不及了,所以就更不能误了春耕,苏素将春小麦的种子,以无息的方式给流民们发下去,让他们今年安心耕种,不收任何赋税,至于明年税赋减半,第三年才全额收取。如此政策之下,上谷郡每日都陆续有百姓向各个府县投靠,要求归籍为民。

见到这一幕,李重九不由感叹,当初王须拔肆掠上谷不过才一年,按照大业七年的统计上谷郡共有户三万八千七百,二十多万口的百姓,到了现在五年内,已是凋零到不足十万,果然是破坏只需一年,但论及建设却要十年之功。

纵观现在河北中原各地,如窦建德,杜伏威之流的众反王都忙着吞并势力,争夺人口,大肆扩军,以攻城略地劫掠钱粮,让麾下兵马百姓越多越好,力量更强,他们信奉当然人多自然势众。

论强取豪夺,窦建德,杜伏威当然好手,而李重九的优势却不在于此,比起人多势众,乱世中人心向背也是重要的。若是安定民生,领内百姓富足了,自己声望也就提升上去了,将来四方来投,攻略他人的领地也比较容易消化。与人多势众相较,声望也是势的一部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