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86(1 / 2)

江山国色 幸福来敲门 6363 字 2019-04-27

赵榔头,你说的我想再斟酌,斟酌”

“斟酌个屁啊,大隋完了,懂吗大隋完了,也就没有王法,我们兄弟俩就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赵榔头,你疯了吗他们可是王爷和公主啊。”

听到这里,杨娥皇顿时一惊,整个人身子贴在墙上,不能动弹。

“哈哈,”对方的笑声,虽是压低了声音,但仍是传来一股肆无忌惮之意。

“王爷和公主,说得好,就是王爷和公主。老子自这代起,打上往祖宗十八辈,还没有上过一个公主呢。”

“你哪里知道,只上过土窑子里,粗脚大手的村婆子,呸,以前在官妓营里,上过一个被罪官之女,你知道那滋味,啧啧,那后背,你不知道那感觉有多美妙,老子一夜七次,草得她下不了塌。而眼下是长乐公主,那脸蛋,老子梦里都可以射她两次。”

另一人默然了一阵,言道“不行,吴将军对我大恩,我绝不做这种事,你也休想。”

“你你若不是你对老子有救命之恩,老子一刀杀了你。”

“随你做不做,不过你说的对,大隋完了,什么唠叨子公主,王爷算个屁,跟那两个姓杨的没前途,我索性回关中,也不知我娘,我家里几亩地怎么样了。”

对方说完,一番收拾的声音,似将包裹背在身上。然后此人又言道“赵榔头,老子也不管你,但老子知道什么是良心,对不住,走了。”

“没软蛋的家伙。”

说完一阵脚步声,杨娥皇听脚步声渐渐远去,顿松了口气,正待心想要不要提醒吴将军,将此心生邪心的士卒抓拿时。

噗哧,门外传来一刀子入肉。

杨娥皇听了心底一紧,不知是谁杀了谁,难道是哪个好心人吗不对他明明已走远了。杨娥皇心道这时要不要大叫,叫醒吴将军等人。

这时一个声音传来“人各有志,我不怪你,但你打我老屋的主意,就不好了。你知道吗长乐公主,齐王,是我要带到丹阳,献给杜伏威的。你居然阻拦我的财路,就怪不得你了。”

说完又是噗哧一声,刀子拔出,然后一个皮靴的声音踏回了庙内。长乐公主强自镇定下来,忙躺回稻草上,这时她的全身瑟瑟发抖。

幽州。

灵台之上,一场隆重的法事,已是结束。

众所周知,杨家父子二人都是崇信佛教,杨广虽不如父亲那么虔诚,但亦是信徒。故而幽州为杨广发丧,以佛家礼仪来操办的。民众听闻为杨广发丧,不免一并前来,对于这位毁誉参半的天子,众民众亦是心情复杂,不过毕竟人死为大。

特别涿郡境内大小官吏,却一同服白前来祭拜,甚至还不远千里而来。

祭拜之人除了蓟县官僚,涿郡各县,甚至上谷,安乐,辽西各郡亦来此,如辽西郡守杨林甫,以及雁门繁时县县令陈孝意,县尉王智辨,皆是千里而来。

特别是繁时县县令陈孝意,更是哭倒在天子灵前,众人搀扶这才勉强站立。

李重九在旁见之一幕,不敢喟然,深感杨家父子数十年,在民间还是颇有根基的。

之后薛家四子也是一并前来,祭奠杨广。自李重九夺取蓟县后,这薛家四杰倒是一直在家当宅男,一直以是隋朝旧臣的理由,拒绝了李重九的征辟,就是闭门不出。

这一次倒是出门来拜祭杨广。

仪式过后,李重九当下见了陈孝意。

陈孝意悲容稍却,见了李重九后,躬身一拜,言道“见过李使君。”

李重九见陈孝意称自己为使君,不由点了点头,当日自己在繁时县下时,可是吃了此人一老大的闭门羹。他当时言为朝廷守节,绝不肯让李重九这乱臣贼子,进入城门,否则从他尸体上踏过。

但是眼下得陈孝意这么称呼,显然是对方已是认同了自己上谷郡郡守身份。

李重九言道“陈明府,我年轻德薄,现需要有你这样贤士相助,眼下幽州对我已是唾手可得,我马上要设立幽州府,你就不要在一县屈就了,来幽州帮我如何”

陈孝意闻言言道“使君,陈某是个直言之人,若是来幽州府上,恐怕言语中会顶撞了使君。”

李重九笑道“还有什么顶撞比得当时在县城城门吃得闭门羹,说实话,现在幽州士族官吏,除了魏征,还有温彦博,我身旁没有几个人可以帮得上我的,所以我想请你来助我。”

陈孝意问道“那李使君为何又信得过我呢”

李重九半开玩笑地言道“陈明府的人品一贯是我敬重的,昔日我还是你与王郎将的下属,今日你怎么能不照拂我呢”

陈孝意听了哈哈大笑,当下站起身来向李重九作了一个大揖,然后扬长而去。

李重九见此不由大喜,心道终于又多了一位得力助手。

第三百三十一章求将

旧朝落幕,天下分崩,杨广身死之后。

对于天下大多数,守御一方隋朝旧吏而言,有的如沈法兴之流谋求自立,剩余的也是自谋出路,依附附近强大势力的。

如在一直为大隋守节,不肯为自己效力的原雁门郡郡丞,现在的繁时县县令陈孝意,已答允为李重九效力,出仕幽州。

李重九也留意着四方动静。这日雁门郡郡丞赵万三赶到涿郡,向李重九禀告河北窦建德的动向。

赵万三与窦建德有旧,故而一面替李重九出面与窦建德来往,一面也是替李重九紧盯着窦建德的,留意着对方动向。

赵万三向李重九禀报,原来河北官吏,闻之隋朝灭亡后,也开始纷纷投降窦建德。

窦建德之前率大军一直围攻河间,为郡丞王琮所拒,久攻不下。

但城内得知杨广已死后,只能投降,王琮等随后率官吏素服面缚至营门投降,窦建德亲自为其松绑。

此时窦建德部下言,王琮守城半年,杀伤我军甚众,现在走投无路,方才投降,还请烹之。

窦建德则说“此人乃是义士。我日后要重用,怎么可以杀了。以往大伙在高鸡泊为贼时,随便杀人我不管你们,现今我要得天下,你们怎敢杀害忠良”

说完后窦建德还令军中,凡是先与王琮有隙者,今敢动摇,罪三族,于是众军皆畏。并于当日封王琮为瀛州刺史。

李重九听闻窦建德处置的手段后。不由暗赞,此人目光真可谓长远。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