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74(1 / 2)

江山国色 幸福来敲门 6464 字 2019-04-27

一转,随即会意过来言道,“太子下得这是一步好棋啊”

李世民转过身言道“你说是好棋”

杜如晦言道“不错,平阳公主乃是陛下,太子都足以信赖,器重的人物。平阳公主巾帼不让须眉,最重要是她对大唐皇位,全无窥探之心。”

李世民言道“我怎么不知,但是太子这一步好棋,我们该如何应对”

杜如晦当下问道“那秦王殿下胸中可有取代淮安王的人选”

李世民缓缓点了点头,言道“只是他们都不如三娘合适。”

杜如晦笑着看着一旁的浐水,言道“水至清则无鱼,合适不合适有何关系,在陛下心中合适就好了。”

李世民进一步问道“计将安出”

无极宫中。

李渊正寻民部尚书、陕东道行台左仆射刘文静问事。不久中书令萧瑀上殿送上公文,言道“陛下。这是这几日中书省议论关于河北道安抚大使,接替人选之事的奏折,还请过目。”

李渊皱眉言道“朕什么说要换淮安王了”

萧瑀言道“陛下真是贵人多忘事,前几日陛下令太子传旨至中书省的。”

李渊恍然言道“此事朕一时疏忽了。不错,确有此事。拿来给朕看一看。”

李渊将奏折拿来仔细看了一遍,摇了摇头,言道“不妥,不妥。”

刘文静问道“陛下可是没有合适人选”

李渊直接将奏折给刘文静,言道“你替朕合计合计。”

刘文静当下接过奏章,看了一遍,故作惊讶言道“陛下,这奏折之上都是我大唐大将,足可坐镇河东,为何陛下言道不妥。”

李渊言道“糊涂,若换了巴蜀,河东,河西,陇右,这些大将并非不可,但是河北道安抚大使,岂可轻托他人,这里有我大唐的数万大军,数州之地,李重九,刘黑闼,宇文化及对此都是虎视眈眈,非一般大将可以守之。”

刘文静点点头,言道“那么陛下心中可有人选”

李渊看向刘文静,言道“倒是有一人,朕有意高阳公主前往。”

刘文静言道“陛下既是迟迟未做决定,显然高阳公主也有不妥之处。”

李渊点点头,言道“你说的没错,三娘也不小了,还没有婆家,皇后临终前交代朕一定照顾好她,这几年朕将她留在长安,就是要她享这荣华富贵,不再戎马奔波。”

刘文静抱拳言道“陛下这一番爱惜之意,实在令臣感动。”

李渊苦笑言道“爱卿感动有什么用,你也是为人父母,也知天下父母都是无二的心思,朕不瞒你,我们父女失和已是多年”

“公主殿下,还因当初求亲之事埋怨陛下啊。”

刘文静当初也是见证人,李虎前往李渊府邸,向李渊亲自求亲时,正是刘文静为李虎领的路,当年之事依稀在目。

刘文静问道“陛下今日是否后悔,当初之决定”

无论从李芷婉与李渊父女之情,还是与李重九,翁婿没有作成,反而为大唐竖了一个劲敌。

李渊闻言看向刘文静,虎目一动,冷声言道“朕行事俯仰无愧,一生从不后悔,李重九不足惜哉,只是苦了三娘罢了。”

“是,”在李渊的盛威之下,刘文静低下头言道,“那么陛下的疑难,也就有了答案。”

“什么答案”

“若是李重九仍在河北,微臣以为令高阳公主出镇,实在为难。”刘文静回禀言道。

“那你胸中可有人选”

刘文静抬起头,言道“以微臣猜测,陛下心底实不想寻人代替淮安王镇守山东,只是淮安王连连损兵折将,朝臣又有众议,这才有了此心。”

李渊微微点头。

“那么微臣建议不如将替字,更为助字,遣一将增兵山东,以安局势”

李渊闻言抚掌大笑,言道“知我者肇仁也。”

刘文静微微一笑,心底却感叹杜如晦,果真是断事如神,将李渊心底所想,料得丝毫不差。

李渊重新将奏折拿起,这一回奏折上诸将名字,当下都看得是个个顺眼,当下言道“肇仁你以为谁可以胜任”

刘文静拱手言道“略阳郡公,襄邑郡王即可”

李渊闻言仔细思索起来。

因为李渊是士族出身,故而极重用士族,特别是李家宗室,这也与他见前朝大乱,故而极不放心将军权交给异姓将领有关。

如经略巴蜀的河间郡王李孝恭,是李渊从侄,领利、蒲、绛三州总管,驻扎河东的襄武王李琛,是李渊的七叔李蔚的孙子,也是从侄。还有就是山东道安抚大使李神通,乃是李渊从弟。

在往前说,太原郡未失守前,留守太原乃是齐王李元吉,甚至连晋阳起兵时,李渊亲领三万大军进军长安,而在长安呼应的,也是其女李芷婉的七万人马。

而诸子之中,李建成储国,而出征在外,总领大军,一贯是由李世民领兵在外。一是李世民能征惯战,二是李渊只信任李世民一人。

后来李世民李渊担心其功劳太大,将他调回,之后刘黑闼于河北再起,分是李神通,李元吉,李建成轮番上阵,这才平定的,而这三人还是李家的子侄。

故而中书省给李渊上的奏折上,也是一排李字打头的将领。

至于刘文静所提的略阳郡公,襄邑郡王,他们本是代替李神通的备用人选。略阳郡公名为李道宗,是李渊堂侄,之前与李世民渡河与李重九,反击河东时,其有出色表现,被视作李氏宗室的后起之秀,称作下一个李孝恭。

只是李道宗太过年轻,资历差一点,否则倒是取代李神通最佳人选。

至于襄邑郡王名为李神符,为李神通的弟弟,之前一直负责李唐对梁师都征战,战功颇赫,也是取代李神通的有力人选。

中书省,刘文静与联名推举这二人,令李渊这一次十分满意。

李渊当下对萧瑀,言道“就这二人了,将奏折拿到门下省议一议,就这么定下。”

萧瑀领命当下退下。

李渊心情略好,看向刘文静言道“肇仁,听闻你近来与李密走得很近”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