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67(1 / 2)

江山国色 幸福来敲门 6412 字 2019-04-27

长孙无忌,许敬宗二人篡改的武德实录。太宗实录。简直是毫无节操可言。

人真是不经念想,正说话间。但见一马车在几十名士卒的簇拥下缓缓行来,正是渔阳王杨暕的座驾。

大赵国制,郡王府府上可有护军百名,可配刀枪弓箭。但是不能有铠甲,不能配弩,违者以谋反之罪论处。而郡王之下,国公递减为三十名,郡公为二十名。历史上赵亚夫就因为藏甲盾,最后受屈身死。

东都百姓对于杨暕的名字,早在十年前就已是无人不晓。不过这名声是臭名昭彰的。李重九杨娥皇就听得一旁两名士人在那私语道“我本以为齐王会死在江都,没料到竟有重返洛阳的一日啊。”

“当年齐王在宜人坊故居,王世充入主洛阳时,被劫掠一空了。暗以往这混世霸王的脾气,还报复一番。可是今日都没有动静啊。”

“我有一位朋友上一次见过齐王,不现在该是渔阳王”

“怎么见的”

“还不是渔阳王任秘书监后,向民间重金购书,我那朋友世代书香门第,可经过兵灾后,没了生计,当下拿了自家的省换钱,也是求口饭吃。他因此见到了渔阳王,没想到渔阳王竟还认识的他,不仅换购了书,还让我这位朋友在秘郎。”

一旁的人听了啧啧称奇道“你这朋友也是好运气。”

“何止他说渔阳王今时不同往日,少了几分以往的纨绔之风,人也是稳重了许多。”

李重九在一旁听了对杨暕评价心底有数,对杨娥皇道“走吧。”

待到了月下名花门前,但见众人蜂拥排队而至,不少达官显贵都是捧场前来。

门前一名健奴走到李重九,杨娥皇面前拱手道“敢问两位贵人可有名帖”

李重九道“这倒没有备下。”

听李重九这么说,对方脸上露出抱歉的神色道“这可难办了,贵人贲临,本是月下名花如何也请不到,但今日入内的宾客,都是要名帖才能进的。”

李重九没有说话,这时一旁一名纨绔子弟般的人物走过,看了李重九一眼道“没有帖子也想入内,月下名花不欢迎外地人。”

纨绔子弟也是不快,今日来月下名花的,虽都是一听曲大家天下无双的曲艺的,但月下名花终归还是青楼之所。达官贵人中,甚少有人带女眷前来。李重九与杨娥皇一道不免有些不伦不类。

李重九听了横了对方一眼。

虽只是淡淡地看去,但眼下李重九乃是千万之人掌权者,大赵帝国的皇帝,一旦真的流露那般气势,只是一个眼神,已是让这纨绔子弟打了个激灵,不由向后退了一步。他也是有眼色的人,心底惊道,此人到底是什么来路。

于是他勉强抱拳强笑道“在下元轻侯,家父元宝藏,不知兄台高姓。”

李重九转过头道“就你还不配问。”

被无视了元轻侯本以为自己报出家门后,对方至少看在元家和父亲的面子上,会改颜相向,没料到他直接无视自己。

杨娥皇在李重九身边道“元氏乃是拓跋氏汉化后改的汉姓,出自当年北魏皇室,而元宝藏,又乃前武阳郡郡守,汝国公。”

李重九道“我知道,这元宝藏乃是魏征故主,这一次平定洛阳,魏征有上奏折向我保,在洛阳元氏一门的周全,我已经答允他了。”

杨娥皇莞尔笑道“我还以为你不知道呢,原来还一清二楚了。”

李重九道“洛阳这地方随便一个牌坊掉下来,都能砸中三五个王侯,公卿更是过江之鲫。”

元轻侯见李重九完全无视他,自顾与旁边佳人说话怒了道“好有本事,本少爷倒要看你有何本事进月下名花这个大门”

李重九没有理会,而是对身旁随从吩咐了一声,随即随从走到门外拦住了一辆马车,马车上坐着是一名穿着绯袍的官吏。

大赵戎服,五品上尚紫,六品下绯绿,故而民间有云,满朝朱紫贵,可见这名身穿绯袍的官吏,身份不低。不过李重九随从与他说了几句话后,对方当下拿出一张名帖交给他,随即下了马车朝月下名花方向遥遥一拜,立即坐上马车走了。

而元轻侯看着李重九,杨娥皇二人拿着名帖,轻而易举的走入了月下名花的大门,惊讶得说不出话来。

s不是最近我不努力啊,因为八月中旬就要封推了,所以前文正在抓虫子,在不改剧情前提下,修改更通顺一点。俺能争夺到这次封推的机会很不容易啊,在这里先拜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

2014852357228470966

第六百三十章洛阳十年

入了月下名花后,却见与十年前李重九来月下名花时,几乎全然没有差别。

景物依旧,竟令在场不少洛阳士人竟然潸然泪下。

洛阳十年来,杨广避难江都,李密围攻洛阳,王世充篡权自立,又经李唐攻城之难,百姓疾苦,原先三十万户百姓,到了李重九攻取洛阳时仅仅不到三万户。李唐围城之时,洛阳百姓饿死无数,令百姓今日想起来犹如浩劫一般。

而今赵国占据洛阳后,不出三个月,洛阳人口已恢复为六万户。

想到这里,令在场之士,无不百感交集,十年来物是人非,竟连当初盛极一时的月下名花竟也是焚于战火。而今月下名花重新装潢,不别取新意,而是恢复故景,令在场众人看及这似曾相识的景色,不由感慨万千,恍然有种光阴而弹指而过之感。

李重九见此亦不敢暗赞这番心思。

交了名帖入内后,当下有俏丽的婢女前来迎候,李重九对一名婢女道“不知曲大家得空吗我们想见她一面。”

那婢女抿嘴一笑道“这里来的好几百客人都是要见曲大家一面的,曲大家怎能分生呢这位客官尽管放心,小婢会伺候你们周全的。”李重九仔细看去,但见这名婢女不过二八年纪,但很有姿色,眉目间传递着风情。

一名婢女都如此了,难怪月下名花,令无数洛阳子弟趋之若鹜。

婢女引李重九进入轩内,却是见数行诗作挂在屏风上。入内的客人人人可见。当堂十几名士子站在诗作之前,摇头晃脑的念起。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婢女对李重九介绍道“这正是当年一首传唱天下的琵琶行,当年诗会中所作的这首琵琶行,将月下名花与曲大家的名声一时推极至巅峰,一时大江南北青楼妓子无不传唱。”

“如此啊。”李重九笑了笑。

“看这位客官应也是饱学之士,若是如此,今日大可一展其才啊。”

李重九问道“这是为何”

婢女嫣然笑着道“请恕奴家卖个关子,一会客官就知道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