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92(1 / 2)

江山国色 幸福来敲门 6437 字 2019-04-27

,你们有何计策攻下”

新任的荥阳郡都尉徐师顺环顾左右。上前抱拳道“陛下,末将与刘兰有旧,恳请入城,一席话说得綦公顺,刘兰二人束手来降。”

徐师顺这一番话说得口气很大,他颇有资本他是前齐尚书令徐之才的孙子,其东海徐氏也是一方大姓。

李重九听说徐师顺与刘兰相识,当下道“可以,若是你能劝降他们。倒是可以免除一场兵灾。告诉綦公顺,朕很赏识他,若是他来降,朕可以给他封郡王。而刘兰也不失为一方郡守。”

徐师顺听到当下更有几分信心道“陛下还请放心。末将这就说得他们二人来降。”

当下徐师顺没说什么,而是策马来到护城河前,这时城头上乱箭放下。徐师顺拨马大喊道“吾乃是刘军师故人。恳请入城一见”徐师顺这么说后,城头箭矢方停。而李重九一挥马鞭,赵军骑兵退离了三箭之地。

徐师顺坐吊篮入城后。被左右士卒搜身。徐师顺大喝道“吾乃是刘军师故人,你们安敢如此待我。”

左右士卒道“这是规矩,就算是你是刘军师亲爹也是一般。”

检查之后,徐师顺方才被请入城楼之中。綦公顺,刘兰二人一并坐在椅上,神色冷漠。

徐师顺看了这阵仗,对刘兰道“刘兄,莫非你不识得故人了。”

刘兰脸色一沉道“徐兄,你若是来叙旧的,我是十分欢迎的,但若是来劝降的,我看倒是罢了,你不要开口,免得伤了以往我们二人以往之情。”

徐师顺道“刘兄,你这又是何必呢青州城坚厚比得上平壤城吗臧君相中伏身死,现在整个山东的唐军只剩下青州城内一支,外无援兵,则无必守之城,刘兄你还在坚持什么替李渊卖命值得吗”

綦公顺微微动色,没有说话。刘兰笑了笑道“未必,我青州城内粮草充足,半年也是食不尽,城内两万士卒都愿与总管同生共死,而冬季马上就要到来,赵军难道还能围城至于吾主陛下,出身名门,世代为宦,如此英睿之主不去侍奉,难道要去侍奉赵国那市井之徒吗”

听对方出言侮辱李重九,徐师顺顿时泛怒道“都什么时候,刘兄还以门第取人,眼下群雄并起,有能者得其鹿。你若还是拘泥门第之见,必遭其祸。”

刘兰摇了摇头道“与你这等人多说也是无用,他日唐赵两国自会见高下。请吧,不要再多费口舌了。”

徐师顺仍不放弃大声道“刘兄实话与你说了,吾主不忍见青州城内生灵涂炭,所以条件也十分优厚,若是綦公,刘兄你们肯降,陛下说了封綦公为郡王,刘兄你也不失为一方郡守。连我这等奔走之人都可以为一郡都尉,而刘兄还在犹豫什么。”

刘兰一晒道“一方郡守唐公夺了天下,我的前程还少得了区区郡守吗”

徐师顺又是苦劝,最后只能无功离开青州城。

而徐师顺走后,綦公顺对刘兰道“军师,赵军势大围城,你何必不听徐师顺的意思考虑一下。”

刘兰闻言道“綦公我知你底气不足,但我们先降李密,再降唐公,若再不战而降赵,岂不是为人看轻。伊州总管张善相当初据王世充城中粮尽,破城在即,犹自不肯降服。张善相死后,陛下说吾负善相,善相不负吾。于是封其子为襄城郡公。张善相虽死,但死则留名,吾既已降为唐臣,就不该另作他意。何况我们又未必守不住。”

綦公顺听了十分感动道“某书虽读得少,但也知忠义二字。就听你的吧。”

而徐师顺回禀李重九说,綦公顺倒有几分意动,只是刘兰顽固,立主劝綦公顺不要投降。

李重九听了心知劝降无望,于是下令准备攻城。

而就在当夜,把守青州城西门的赵军,却抓到一名奸细。

赵军士卒直接将此人押到宋金刚面前,宋金刚盘问后得知,原来是驻守西门的青州军大将淳于难,有意献门向赵军投降。未完待续

2014992112318988193

第六百七十九章城门血战

赵军中军大帐之内。

淳于难送出的信函,徐世绩看了数遍,交给一旁的淳于朗问道“你怎么看”

淳于朗仔细看了一番道“这信确实是兄长的亲笔信没有错,字迹我可以认得出。而那送信的人,也是我兄长的心腹。”

淳于郎这么说,众人眉头上都是一舒。

一旁蒋善合道“既是淳于刺史所送的,那么想来是不同意刘兰的一意孤行,故而投诚向我军愿意献城开门,这合情合理。”

徐世绩问道“那约定是什么时间”

“就在明夜三更,城头上挂三个灯笼的时候。淳于难说到时打开城门,放我军入城。”

张玄素道“慢着,你将信拿来给我看。”

张玄素将淳于郎的信,翻来覆去了一遍。李重九问道“张爱卿,这信有何不妥吗”

张玄素抱拳道“并没有不妥,但正因为没有不妥,微臣心底才觉得有点不妥。”

“怎么说”李重九问道。

张玄素言道“我军与青州军交战多日,不分上下,可见敌军军师刘兰实一个足智多谋的人物。以他的才智,怎么会判断不出,淳于难有可能心生异志呢就算不猜忌他,也不可能将防守南门的重任交给他啊。”

一旁徐师顺言道“张侍郎多虑了,此信已是淳于难亲笔所书无疑,他明知其弟在我军之中,他又怎么会故意害自己的弟弟呢”

徐师顺这么说众人纷纷点头。

徐师顺当下道“陛下。末将来降,寸功未立。恳请率本部人马为头阵,杀入南门。为陛下拔得青州立下头功。”

李重九听了点点头道“好,就依徐都尉的话,明夜三更,全军夺城。”

次日,赵军四面攻城不过是佯攻,打探城中的虚实,城内也没有什么反应,见赵军来犯,一律只是乱箭射退。

中间青州军大将李义满率两千人马出东门与赵军宋金刚部交战。两军不分胜负。回帐后,宋金刚向李重九直夸李义满,说此人善于治军,是个劲敌。

白日耗去,夜色降临。

徐师顺率五百子弟兵埋伏于城南,在徐师顺后面,还有薛万述的五千精兵支援。这夜月色明亮,城头上火把攒动,可以看出守军戒备十分森严。

徐师顺麾下将领都道“青州军把守城池如此森严。怎么能轻易破城呢”

徐师顺安慰道“若有内应,坚城也不过是平地,我们静待消息,若是不成。也不过损失一夜时间罢了。”

徐师顺等到三更时候,但见城头上火把渐渐熄灭,显然因为入夜。城上防备也松懈了许多。这时候薛万彻已下令一千名善于游泳的赵军泅水渡过护城河。

这时候城头上突然挂起三盏红灯。红灯在黑夜之中格外醒目。

徐师顺陡然站起身来喝道“随我等入城。”

沙沙的脚步声响起,五百健卒来到护城河前。这时候城上的吊桥也是缓缓放下。

徐师顺提着刀大步在前走过吊桥,但见前方的城门一左一右的分开。城门内外的士卒忙着将拒马,鹿角搬开。一名将领上前道“末将在此恭候很久了,请入城吧。”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