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13(1 / 2)

江山国色 幸福来敲门 6306 字 2019-04-27

杀退对方,己方今夜才可能全身而退。当下王雄涎持枪杀回,一枪顶上秦琼。

二人枪槊交错一震,皆是彼此虎口发麻。

秦琼暗暗心惊,心道江淮军中竟有如此厉害的人物。

秦琼当下抖擞精神杀上去,王雄涎也是想尽快杀败秦琼,突出重围,当下也是迎上力战秦琼。

两人枪来槊往,连战了几十个回合,却是不分胜负。二人战这一刻都是彼此佩服,有一种棋逢对手将遇良材之感。

秦琼眼见左右士卒已将江淮军杀散,将对方将领这几百人团团包围,心底当下不急,跳出圈来道“敌将何人报上名来”

“王雄涎”对方自报姓名随即又问道,“阁下武艺如此高强,也不是赵军中的无名之将,是否能让某死个明白”

秦琼笑着道“在下秦琼秦叔宝”

对方啊地一声道“原来是秦将军,若你是在马上,用擅长的铁锏,某恐怕早败了。”

说到这里,王雄涎顿了顿苦笑道“果真是赵国天子,率领武卫军和翊卫军的精锐渡海而来,某死也不算是糊涂鬼了。”

“慢着”秦琼上前一步道“阁下受困于此,何必寻短见,吾皇陛下一向唯才是举,某当初也是王世充的降将,今日也得陛下的重用。你若是肯降,某会在陛下面前推举你,必得一个前程,将来我大赵得了天下,你也不失封侯如何”

王雄涎听了目光一闪,似有几分意动,左右士卒听了一并道“将军,眼下大势已去,留得有用之身才是啊。”

王雄涎听了亲兵的劝说,当下长叹一口气将手中铁枪一丢,跪在地上道“愿听秦将军吩咐了。”

见王雄涎如此,他手下士卒也是一并将手中兵器都是尽数丢了,表示愿意降伏。

秦琼见此哈哈大笑,上前扶起王雄涎,之后对左右道“收缴了兵器,对这些江淮军的弟兄们不可无礼,等待陛下发落”

“诺”未完待续。。

20141012046599279450

第七百一十七章大丈夫当乘风破浪

扫平了岸上的江淮军后,赵军舰队当下进入朐山港附近。

赵军海舰要登岸时才却遇到了难题,第一个原因是退潮,第二个原因是战舰不合适的缘故。

现在赵军舰队中一半以上战舰是模仿新罗战船,新近才造的尖底宽头航海大舰。这些尖底宽头的海船,都是赵军近两年打造的新舰,一改过去平底方头沙船。

这样的新式海上战舰,比原先的赵军从隋军旧船那接纳过来的方头方梢,而且平底的沙船在海上航速要快,而且更适合远洋航行。要知道平底海船,不仅海上航速慢,而且抗风抗浪能力差,为了出海,必须牺牲装载能力,加装批水板和太平篮,来保持船身稳定。

所以尖底船在海洋远航能力上,无论是速度还是载量,都远远高过不止一筹。

至于为何汉人一直在隋唐时采用沙船航船,而不改用尖底海船,不是因为我们造不出,而是市场决定需求。因为沙船有一个优点,到处可以停泊,就算沙滩也可以。沙船是既能在海上行驶,又可以在江河航行,一船可以两用,当时对于汉人来说,运河以及内河航运和近海航运才是重中之重。

对于远洋贸易需求不大的隋唐两朝来说,沙船就足够用了,但到了宋元时,远洋贸易激增,这时候尖底上宽的广船才开始推广起来。

不过到了这个时空中国造船史,因为李重九的决定而改变。皇帝说,朕要威慑高句丽。新罗,百济和倭国。番邦小国不听话,朕就要派舰队教训他。于是大赵舰船作匠。为了迎合皇帝需求,就模仿新罗船,去年就造了三十艘新式战舰下水,今年又三十艘,明年还有五十艘。

这一次李重九得到密报,说杜伏威要撕破与自己的协议,大举出兵攻打赵国山东后。

李重九当下震怒,他这时候早已令程名振率领内河水师,沿着永济渠增援洛阳。同时也放出烟雾弹,说自己已率主力大军南下了,而实际上他率大军驻扎在幽京按兵不动。

李重九原计划,是准备要要对付突厥人的,按照突厥人的习性,一旦听说李重九大军离开幽京,这时候肯定是要来袭扰,攻打背后的。李重九这一次就将自己这主力军团留着幽京,结合北面大军随时给突厥人一个惊喜。

不过这一次突厥人却没有来。李重九怎么也没有想到草原上,传来处罗病重的消息。

现在突厥是内部自己乱作一团,因为每一次突厥的汗位更替,都包含着血腥和杀戮。这也是草原上丛林法则,强者为尊,弱者只能被淘汰。而这一次各个有希望继承突厥可汗的特勤子弟。当然都不希望自己成为失败者,所以他们也是暗中蓄力。各自准备人吗,要为将来可汗之位进行一番你死我活的争夺。

所以李重九不但没有等来提着刀子上门的突厥大军。反而处罗的弟弟,两个儿子,义成公主都派出使者前来幽京,甚至小可汗突利都亲自到幽京来,无比热情地与李重九称兄道弟起来了。

翻来覆去无非都是那句话,我将来当上可汗以后,怎么样,怎么样若是这时候赵国可以表个态度支持我,怎么样,怎么样

好吧,李重九未免也觉得,草原民族的人,也不是传说中的那么耿直嘛,为了利益,这转变也太快了吧。

对于这些上门的突厥人,李重九当然是要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当年突厥人乘着隋末战乱,不是对汉人采取离强合弱之策吗好,我也一样。

只要是处罗可汗赞成的继位者,我大赵一律不赞成,而其他来赵国寻求支持的突厥势力,我们就一律给与支持。反正朕李重九就这个态度,你们自己内部慢慢搞去吧。

这样一来突厥这一大敌一去,赵军北境相安无事,李重九心底一安。这时候传来的唐军主力渡过蒲津,攻打河内的消息。说实在李渊这个奇谋,虽颇为出人意料,但对于提前知道唐军出兵消息的李重九并没有太意外。

当初张玄素,姬川,虞世南三位中书侍郎,就与李重九进行过无数次兵棋推演,其中就包含了这一种状况的发生。

按照当初的推演,若是李建成率主力大军攻打河内,李重九对外佯装出一副从永济渠从水路增援洛阳的样子,实际上自己率领主力大军,偷偷走太原,与尉迟恭的骁卫军会师后,进攻唐军河东重地,切断李建成大军后路,并威胁关中。

你不是打我洛阳嘛,我就打你长安,一城换一城,你不答应,我围魏救赵之策就成了,逼迫唐军回师与自己决战。

不过计划还是没有赶上变化,这时候英贺弗率骑兵劫了唐军粮草,李建成主力大军陷入进退两难境地,而另一方面伏威要撕破与自己的协议,大举出兵攻打赵国山东。

李重九心知没有军粮支持的李建成,这时候是不敢贸然与自己进行主力决战的,必然退缩防守。与其这时候与李唐决战,倒不如先打杜伏威,这头随时想要在自己身上咬上一口的恶狗

先破杜伏威,得了江淮之钱粮后,再西进与李唐争雄如此胜算更大,而赵军只要保持洛阳不失,那就算丢几座城池,也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这是两线作战,两个拳头打人,也有一定风险,取决于要么洛阳更早失陷,要么杜伏威先被灭掉。

不过李重九已是决定改变计划,突厥的内乱,给了大赵很好的机会,如此驻扎在怀荒,御夷二镇的重兵就解放出来了。李重九已是下令,让王君廓和额托,再率领三万草原铁骑,从怀荒镇南下,至并州与英贺弗会师。

想尽办法将李建成的唐军主力拖在黄河以北,不可让他从河阳渡过黄河,攻打洛阳。

而郭孝恪率领松漠都护府的两万人马,从白狼山向北渡过潢水,在距离突厥汗庭只有三四百里的地方,进行狩猎。用这样的方式,来表示身为突厥人战略合作伙伴,赵国用这样的方式对突厥内政更替表示着一种深切的关注。

最后李重九亲自率领赵军精锐大军,从幽京坐船至三岔河口,再在三岔河口换乘海船,途径经登州补给粮食和淡水后,南下直抵朐山港。

这新式战舰海上航速果真比沙船快了许多,这时候又是顺着洋流前进,战舰一路行来没有什么阻拦,与预期之中要快了不少抵达了朐山港外。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