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21(1 / 2)

江山国色 幸福来敲门 6123 字 2019-04-27

动了赵军。没过多久从东面西面两侧城门处,数千赵军骑兵举着火把赶到。马蹄声震耳欲聋,火光下秦字大旗赫然醒目。江淮军上下皆知来阻击的是赵军名将秦琼。

江淮军轻骑没有犹豫,立即上前阻截赵军骑兵的骚扰,掩护从南城城门中杀出的步卒主力。

就在江淮军主力突围之际,李重九与众将早在东南处的大营观阵。

“果然不出陛下所料,今夜江淮军主力果真突围。”虞世南在旁道。

“不过江淮军上下行伍紧密有序,丝毫不见慌乱,秦琼骑兵数次突进,想要冲乱江淮军阵势,都没有成功。”武卫军大将薛万彻分析道。“与白日守城中那支表现得十分糟糕的江淮军,仿佛是截然不同的两支人马。”

李重九看了一阵了道“兵法有云,归师勿截,江淮军突围返回。与守城时不同,士卒士气必然高昂。这时候若是我军正面强行阻截,以目前兵力就算成功。损失也是十分巨大。所以朕才要布下三道埋伏,层层袭扰。不仅疲惫江淮军突围的决心,还要歼灭他的有生力量。最后待敌军精疲力竭时,一战将其剿灭,平定江淮。”

听李重九这么说,众将一并言道“陛下英明”

这时候一旁东营方向鼓声大作,原来是赵军大将王马汉率领一万步卒,袭击江淮军侧翼。而徐州城下的江淮军士卒一面仓皇出逃,一面分兵来抵御。

王马汉的一万步卒,这时候也没有强行硬撼江淮军正面锋芒的打算,只是在侧翼,背后袭扰,消磨着江淮军的兵力。

徐州城城南鼓声,喧嚣响彻了一夜。

快要天明时,在徐州城南里之外的一处山岗上。

辅公佑负手而立,正凝目向北的方向张望。辅公佑所在山岗之后,隐隐有许多火光,这都是从徐州城中突围的江淮军将士正在抓紧时间休息。在赵军大将王马汉的追击下,人马被打散了,或者士卒掉队了,他们眼下正聚集在这里,试图重新聚拢人马。

而辅公佑继续所凝望的北面,可以看见无数火把点亮了那一片原野,仿佛一条条火龙穿梭在平原和山间,那是显然是赵军的追兵,紧紧地咬在江淮军的喉头。

辅公佑披着一件羊皮袄子,双目中布满血丝,看上去十分疲乏,但却亦然笔直地挺立站在山巅。

辅公佑望了许久,最后自言自语地道“看来左老三和周瞎子的人马,是赶不来与我军会合了。”

一旁亲信将领道“辅公,这也是没办法啊,赵军发觉我军突围后,就如野狗一般追在后面,甩也甩不掉,战了一夜,不少弟兄们都没了,至于左老三和周瞎子本来就是最后出城的,现在他们俩应该是没在乱军之中了。”

辅公佑回顾左右道“没办法了,只能以后再为两位兄弟报仇了,我们现在也只能护住中军才是,上募营的弟兄是我军精锐,而丹阳兵是我江淮军起家班底,这两支人马都要牢牢护在中军左右,随我突围。至于其他人马,能突出多少是多少,就算都打没了也不可惜。”

说到这里辅公佑大声道“自古以来作大事的,哪里会没有牺牲,诸位,只要上募营和丹阳军在,我辅公佑随时都可以东山再起。”

辅公佑的话透着一种无比的自信,仿佛如这时候在天边隐约亮起的晨星般,照亮了江淮军众将的心。虽经过一夜苦战,又是连奔了好几里地,但是众人的精神又振作起来。

一名大将道“是啊,眼前这算什么,以前的时候,我们从山东转战南北还少了吗官兵追在我们后头几十次,不是次次甩脱了他们吗这一次也是一样,让我们告诉赵国那些北方蛮子,他们是赢不了我们江淮军的。”

这名大将这么说,左右将士都是一并欢呼,将士的士气瞬间就振作了起来。

辅公佑看向北方道“好,乘着太阳出来前,我们再走十里路,甩脱追兵后,再造饭填肚”

“诺”众将轰然答允。未完待续。。

1026038489401613

第七百三十一章第一道埋伏

徐州以南,川泽纵横,水路贯穿,又有丘陵重重阻隔。

既是一个容易逃脱追兵,又是一个容易为敌军设伏的地方。对于这一点久在江淮生长的辅公佑自然知道。在他眼底赵军十有七八,会在南面自己的流窜之地,设下埋伏。

现在对辅公佑而言,传来一个稍好的消息,就是后军已是脱离与赵军追兵的接触,保持在一个相对安全的距离上。赵军都是北人,平原上可以横纵驰骋,但是到了丘陵山川中推进速度就要下降不少。

部下们都认为江淮河川纵横,就是天然的屏障,可以阻挡赵军铁骑的南下。

不过辅公佑不怎么想,赵军追兵稍退后,他反而命令部属一直严加警惕,士卒需箭上弦,刀出鞘,稍一休息,即命士卒喂食战马干草,蓄养马力。因为辅公佑明白若是赵军追兵脱离,那么前方的埋伏也是必然近了。

知道马上要迎来大战,辅公佑召集诸将商议,除了几名带兵在外的将领,上募营和丹阳军的大将都是聚拢过来,他们中一半都是杜伏威死后,辅公佑新换上的亲信,以保持对这两支江淮军最有战斗力部队的掌控。

辅公佑负着手道“后面的追兵已是暂时被我们甩掉了,诸位不急着高兴,赵军这一次攻打徐州,大约是六万人马,昨日攻城徐州城下最少三万,扣除在下邳,沛县的部分人马。我猜赵军有快两万人马,在前路上候着我们。”

听辅公佑这么说,众将左右旁顾。这时候一名年轻将领站了出来道。

“义父,我军虽是人困马乏。但从徐州城里撤下的人马,也是不少。若是硬碰硬的,也不怕他们。义父,你说吧,我们该怎么打”

辅公佑如杜伏威一般,也收了十几个义子,这个义子叫高项最能打战,平日也是最豪勇,最难得是这份在任何危境内都是保持乐观的精神,所以深得辅公佑的喜欢。

辅公佑笑了笑道“还能怎么打。狭路相逢勇者胜,赵军在前设下天罗地网,我辅公佑就不信邪,他有十面埋伏,我只有烂命一条,拼了命杀出去就是赢了。”

作为身经百战的流贼,辅公佑什么样的阵仗没有见过,明知道赵军在前,布下了重重埋伏。但他大有一股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胆气。

“杀破赵军后,不要纠缠,直接往南走好,入了深山大泽就是我们的地盘。”

在辅公佑的中军前方七里。是一片宽阔的湖泽,青色的天幕笼罩在湖泽上,不时有水鸟震翅而飞。

湖泽一旁。一条道路贯穿,从徐州退下来的江淮军士卒正在道上赶路。

道路好似长蛇一般蜿蜒通往一处丘陵上。丘陵上遍布密林,林木葱郁。植被茂密,湖风吹过就掀起一阵阵绿色的波涛,道路两侧都是刚刚拔苗的水稻田,旁边立着桔梗和轱辘,这里的水田是采湖泽低洼之处,用以围湖造田。这里有农田,附近该是有百姓才是,眼下却空无一人,连农舍也不见,不过这也是正常的时,眼下江淮战乱,百姓想必早就迁往山中。

江淮军前军将领抵达湖泽前,感觉地势十分不利,这道路为何十分奇怪的通往了林间,而从林间一旁的田洼地走不是更是顺畅。这名前军将领当下叫住向导问道“这条路怎么回事,我为何看得有点古怪。”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