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55(1 / 2)

江山国色 幸福来敲门 6301 字 2019-04-27

骑兵徐徐后退。在冷兵器时代,撤退往往就意味的溃败,因为士卒们训练不足,而且士气不高,都是靠阵形约束士卒前进和后退。

所以冷兵器时代大战役中,没有散兵线作战,都是阵形作战。古人常常说射住阵脚,就是用弩手弓箭来射退敌军,来保持己方阵形的完整。否则阵形一乱,己方意志不坚定的士卒,往往要脱队而逃。

因此在士气不高昂的情况下,两军决战对垒,只有向前,没有向后的道理,这也就是狭路相逢勇者胜的道理。

当下不少拓揭骑兵以为是赵军怯阵而走,当下都是脱离了阵形奋勇直追。

这时候室得奚部的骑兵,仍是不紧不慢地按缰向后,殿后的一名骑兵,不断向后方射箭,以测试敌军是否抵达了己方射程之内。

五箭之地三箭之地

士卒们陆续报数,最后敌军逼近了己方弓箭射程之内。

室得奚骑兵,一并向后方放箭,紧接着驱动战马奔驰起来

骑兵们向后,或者左侧身射箭,室得奚部骑兵,梯次撤退,不断有箭矢,如同疾风骤雨般,射入敌军骑兵中。从后追击的拓揭骑兵,仿佛拿人和马朝对方箭矢上撞一般。

不过拓揭骑兵也不甘示弱,也是弓箭反击,室得奚部士卒也有骑兵被射落下马。

两军你进我退,一直用弓箭对射

而赵军中央骑兵方阵,是以李重九的大纛为中心,中军大纛向后则是不紧不慢的后退,还没有与中间的突厥附离骑兵交上火。但是两翼却已是展开激战。

拓揭骑兵数度突击赵军左右两翼,都被室得奚骑兵射了回来。拓揭骑兵的机动性,本来就不如室得奚骑兵,而各族混编,战马的素质更是参差不齐。一开始尚且保持,差不多的速度。有的骑兵马快,迅速逼近,但是有的骑兵,越是在追击中,渐渐坠后。

就算数次杀到室得奚骑兵的近前,但是都被击退。在强大的弓骑面前,拓揭骑兵伤亡惨重。

在中央指挥战局的李重九,当下喝令道“传令下去,左右两翼殿后队,撤至中军,换上策应队”

战场上用号角来传递消息,室得奚骑兵听到了,李重九的将领后,殿后的骑兵,尽数放弃射箭,向前奔驰而去。而策应队的骑兵,改作殿后的位置,向敌军射箭。

事实上方才殿后队的士卒,连射了数箭后,气力已乏,这时候换上生力军的策应队,开始继续向后打击。阵列中一列列的后退,拓揭骑兵的攻击距离一阵一阵拉长,虽然在骑兵对射中,室得奚骑兵也有伤亡,但是却远远少于拓揭骑兵。

两翼迅速地后撤,而中军这仍是保持着不紧不慢的速度,与两翼的果断撤退不同,待中央的突厥附离骑兵已经逼到近处时。原本呈弯弓形的阵势,早已被拉平。

“陛下,突厥人附离骑兵杀过来了,我们是否加快速度”额托焦急地向李重九建议着。

而李重九将手一拦道“不,我们中军若加速撤退,与左右两翼的骑兵就脱节了,颉利很可能抓住机会,猛攻我军任何一翼。现在我们左右翼已是取得了优势,现在只要击溃突厥中央的附离骑兵,我们就获得这场战事的胜利。”

额托向李重九建议时,中军的骑兵弓箭战,也已是爆发,突厥附离骑兵的骑射之术,要胜过拓揭骑兵,而且他们阵形保持也相当完整,没有附离骑兵轻易地突前冒进。

赵军依照李重九的命令保持均匀的速度,仍是在匀速后撤着,并不断射箭。

两军弓箭对射,不断有士卒从马背上滚落,饶是突厥的附离骑兵,也十分忌惮赵军这样后撤射箭的战法,不敢轻易突进。

但是在这时候突厥附离骑兵阵中,号角声传来。中央数千附离骑兵,脱出阵形,直冲李重九的大纛之处而来。

附离骑兵的冲锋十分突然,但是也可以看出他们准备已久,是一股生力军。他们就是要抓住这个机会杀出,而颉利显然是打算直接一剑封喉,将李重九干掉。

“陛下,危险,请速速撤离这里”额托急忙言道。

李重九摇了摇头道“不,绝不能撤退,组织骑兵,对颉利进行反冲锋”

“陛下”额托没有料到李重九竟是下达这个决定。

军令如山,额托不敢违背当下抱拳道“陛下若是末将战死,请你照顾我的四个儿子。”

李重九道“朕不答允你的请求因为你要活着回来,你的儿子由自己照顾”

当下额托率领心腹骑兵数百骑,一并调转马头朝着突厥杀来的三千骑兵,正准备迎面进行反冲锋

额托拉下面罩,正对着迎面杀来的突厥骑兵,正准备视死如归般发动冲锋时,这时候突厥军后侧却是阵脚大乱。

额托讶然问道“这是怎么回事”

一旁骑兵向前一指道“是英贺弗统军的人马,他们出现在突厥后侧”

额托闻言大喜,英贺弗的人马,终于从突击突厥大营中抽出,现在已是重整兵马向突厥附离骑兵,发动了致命一击。

身在中军的李重九见到英贺弗骑兵终于完成的包抄,当下吩咐道“传令左右两翼,前锋骑兵反击,全面反攻”

第七百九十四章大捷

半个时辰前,英贺弗的一万室得奚骑兵,刚刚从突厥大营中退出之后,现在已是重新整队。

英贺弗并没有命令一万人马,尽数绕至突厥大军背后,令颉利的人马立即陷入腹背受敌的态势。英贺弗而是决定分兵,分出五千人马,前往增援李重九,而自己率五千人马,绕至颉利身后。

身在中军的颉利,见到后路被截断,脸上顿时露出惨白之色。赵军援助骑兵这么快抽出了战场,实在超出了他想象。

“可汗,现在唯有放弃左翼右翼骑兵,击穿赵军中路,突围而去了。”一名大将向颉利建议道。

颉利摇了摇头道“不行,你看赵军远方,那是不是有尘埃漫起”

一旁将领见了道“是的,可汗。”

颉利道“这是赵军的伏兵”

金狼大纛之下,颉利沉声道“李重九以为我看不见吗敌军中路刚刚获得五千骑兵的增援,要强攻风险很大,还有你看敌军步兵已是移动到骑兵阵后,就算我军突破了敌军骑兵,也冲不破步兵的防线。”

与骑兵比较,步卒虽移动缓慢,但一旦立稳阵脚,就算是重骑兵也无法撼动。当然这仅限于训练有素的步卒,若是民军义军组织起来的步兵方阵,照样被铁骑踏破。

而在这场大战之中,赵军的步军虽说无法正面与突厥骑兵交锋,但是却可以堵住其退路,不让对方突围。

听颉利这么分析,众将都是一惊。一人道“可汗,这显然是李重九布下的圈套。让我们故意以为中央兵力薄弱,此人用兵实在太狡诈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