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41(1 / 2)

家的小山田家,必然不会愿意出现这种状况,如此才是难题之所在。”

顿了顿真田幸隆又言道:“李晓大人,本家历来一直是谱代家老,重臣合议,尽管御馆大人有很高的权威,但是一般不会太过干涉,家臣团们做出的决定。所以一旦决定本家重大要事,都是由家老们组成的评定众商议之后,由主公下论断,所以若不能将穴山家和小山田家说服站在我们一方来,要断绝本家与今川家的同盟,扳倒义信殿下这一切也就无从谈起了。”

李晓听了真田幸隆的分析后一愣,恍然大悟,原来他费尽心思向自己介绍穴山家和小山田家,是出于这个目的。

对此李晓点了点头表示明白。

不过真田幸隆亦然笑道:“不过李晓大人,既已成为本家家老,对胜赖殿下而言实在是一件喜色,这意味着大人你亦然也有参与评定的资格。如此在重臣评定的会议上,我们的力量就更强了一分。”

李晓听真田幸隆这么说,笑道:“能帮得上胜赖殿下,如此就好了。”

就在李晓在一边与真田幸隆攀谈,一边喝着屠苏酒时,一名近侍走来对李晓言道:“但马守大人,主公有请。”

武田信玄的突然召见,颇令李晓诧异。

上一次武田信玄召见是谈论自己儿子李正与武田家联姻一事,谈至大半后,武田信玄因身体不适,就没有继续下去。

本来武田信玄还要继续询问李晓关于越中,北陆方面的军略,但也因为他的身体问题而中断。

李晓猜测武田信玄召见他,可能是继续上次未完成的讨论,让目前代替马场信房负责越中飞驒方面攻势的李晓,阐述下北陆现在的情况,以便为武田信玄决定未来一年武田家的攻略方针,做一个参考。

在明日就是本家一年一度的家老评定,武田家在永禄八年的战略决定,攻略方向,以及外交倾向的决定,都必须在明日的家老评定会议上商议而出。

如此才能给武田家上下明确在永禄八年中,武田家将进行那些计划,给予各人制定目标。

李晓跟随着近侍走向武田信玄的居所。

武田信玄的居所,在本馆中处于一个较为寂静的位置,虽是新年,但四周警戒一点也未松懈。

李晓可以很明显感觉一路上,负责信玄安全的奥近习布下不少明暗哨。

李晓走到了居室前,正好有一名穿着和服,三十有许的美貌妇人,正缓缓地为居室拉上纸拉门。

这人的穿着打扮应该是武田信玄的妻妾,从年纪上估算是祢津夫人或是油川夫人中之一。

李晓十分友善地向对方躬身行礼,而那妇人看见李晓,亦是微微一笑,向李晓言道:“这位就是李晓但马守大人吧,妾身有幸得见,我是主公的侧室油川。”

李晓心里一凛,原来真是油川夫人,未来李正的岳母。

当下李晓不敢怠慢,言道:“原来是油川夫人,在下正是李晓。”

油川夫人温和地向李晓一笑,言道:“李晓大人,请勿多礼,以后我们都是一家人,菊姬以后还要请你多多指教了。”

李晓亦是客套地言道:“油川夫人哪里的话,菊姬能下嫁我们李家,这是主公对李晓的厚爱,也是李晓的荣幸。”

接着油川夫人又与李晓闲聊几句,当即告辞。

李晓舒了一口气,从油川夫人的相貌来看十分美艳,这么说她的女子菊姬想来也不会差,如果性格也像她一样,想必将来和李正十分好相处。

“李晓大人,主公正在内等候阁下。”

经身旁武田信玄侧近提醒,李晓才回过神来,当即脱下鞋子,交出武士刀,然后迈步走向武田信玄的居室。

李晓走进武田信玄屋内,屋中摆设十分简单,这一切都颇具出家修行人士的作风,而在内壁的上方则悬挂着一副字画上面写着一个禅字。

武田信玄本人是信奉天台宗,并且自身从小受临济宗影响颇深。

由后世所见武田信玄一生中下达的政令中可见,他曾多次修缮佛寺,赠地于寺庙,免除寺院年贡,可见他侍佛之心甚为虔诚。

在这乱世中武田信玄,可谓是一手拿屠刀,一手念佛之战国大名,并且这样的大名在当时不占少数。

在居室内的烛光之中,李晓可以清晰地看见,武田信玄正在窗台边,用手指在一个地球仪上,轻轻拨弄着。

李晓心知这是自己所带的葡萄牙宣教师托雷斯神父拜见武田信玄时送赠的。

武田信玄似在想些什么事情,十分入神,以至李晓到来了都没有发现,李晓与身旁武田信玄的侧近都没有出声,只是在一边恭候。

待到窗台上的烛光噗地一声发出清脆的剥响,这时武田信玄才从沉思中回过神来。

武田信玄转过身来,这才看见恭候在一旁的李晓,他笑着言道:“想事情入了神。”

武田信玄说完退侧近挥了挥手,侧近会意跪拜后退下,走到居室之外,双膝又重新跪在居室门前,缓缓地将纸拉门推上。

侧近退出之后,武田信玄手中拿起地球仪,开口向李晓言道:“李晓,你相信如南蛮人宣教师所说的我们所在的大地,真的是圆的吗”

李晓喔地一声,恭敬地言道:“是的,我相信,并且我们明国人多数都相信。”

武田信玄诧异问道:“哦你们明国人不是一直说天圆地方吗”

李晓微微笑道:“这是过去,现在我们已经认识到了,不过南蛮人更厉害,他们中有个麦哲伦,他率领船队环绕我们所在的地球,航行了一圈。”

武田信玄点了点头言道:“我明白,虽对这感到不甚明白,但我相信那宣教师和你李晓的判断,你们说的是对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