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54(1 / 2)

开始包扎开始装车,这几日城下町的油粮等物资亦开始涨价。

这一切都令城下町百姓心觉今日的富山城与以往相较有几分反常。

或许是大战将起了吧,不少敏感之人如此地揣测着。

天守阁之中。

大广间之外几十双木屐摆列得整整齐齐。

负责警卫的武士们一个个面色肃然。

在数道纸拉门之后的城主大广间之中。

李晓麾下众家臣,皆聚集在此进行军议。

下首家臣分左右两排各正襟危坐,李晓坐在主位上,环顾左右之后,面色平静地言道:“御馆大人,已决定在十月出兵,集倾国之兵上洛,与织田家决战”

李晓的话语犹如波纹般,传入麾下各家臣的耳中,一时之间众人脸上各种表情神态皆有。

“终于要上洛了吗这可是我等追随御馆大人,夺取天下的良机啊”藤堂高虎面色喜悦地低声言道。

怀着建功立业的野心,这一消息令在场大部分少壮派家臣皆是振奋不已,但亦有不少老成持重的人,却明白风险与收益并存的道理。

这次武田家上洛是乘织田家与浅井朝仓家戮战,无暇分身之际上洛,若是成功固然一举定鼎,但万一失败,日后会过气来的织田家,那报复亦是恐怖惊人的。

李晓接着宣布言道:“御馆大人,命我飞驒越中军团,除了守备越中之外,亦必须出兵上洛,协助本家主力的进攻。下面宣布此次作战命令。”

“木下秀长,竹中半兵卫,椎名康介你们三人,率领五千军势,驻守松仓城,鱼津城,天神山城一线,提防越后之上杉家来攻。”

“喔”

木下秀长,竹中半兵卫,椎名康介三人俯身言道。

“神保长宪,神保长住,水越盛重,寺岛职定,你们率领神保家军势,屯驻于富山城,作为预备队,随时听后调遣。”

“喔”

神保长宪四人一起答应道。

“马场昌房,内岛氏理,盐屋秋贞,你们率领三千人,对外号称五千兵力,从北陆道前进,与朝仓,浅井军会合,并伪装出我大军主力所在的样子,以吸引织田家之注意。”

马场昌房三人一同答应。

“而其余众将,皆随我一起,率本家五支常备,以及岛胜猛的郡上众,出兵美浓,袭击织田家后方”

“喔”

李晓话音一落,在场众家臣皆是轰然答应。

为了配合正面的信玄主力,李晓率领飞驒越中军团精锐,以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之法,悄悄自城生城出发,经飞驒,准备从郡上出兵织田家的腹心之地。

一时在信玄指挥下,武田各军团配合浅井,朝仓,本愿寺,松永诸势力,向织田家发动了多路进攻。

这亦是历史上的第二次信长包围网。

信长一生之中的最大危机。

第三百八十五章一言坂的平八郎

早在去年时,武田家在第六次川中岛合战后,为了惩戒德川与上杉家密谋沟通。

武田与德川两家就已经撕破脸皮。

元龟二年。

武田信玄命秋山信友从南信浓出兵,攻入三河设乐郡。

设乐郡位于三河国东部,因处于群山之间,又名为奥三河。

在奥三河有三家豪族势力最大,分别是作手城奥平氏,长筱菅沼氏,以及田峰菅沼氏,这三家合称山家三方众。

在信玄的调略之下,山家三方众为武田家所寝反,一起叛离德川家。

得到秋山信友东三河进攻成功的消息,随后武田信玄率领两万三千大军,从甲府出兵由骏河攻入远江。

与秋山信友军团,对德川家远江的滨松城形成前后夹攻的态势。

信玄为了取得对远江攻击的立足之地,命马场信房修筑小山城,修筑完毕后,令大熊朝秀为城主,率军进驻此城。

后又修筑诹访原城,命谱代重臣今福倍显入驻。

当初武田家与德川家密议瓜分今川家时,密议以大井川为界,以西归德川,以东归武田。

而小山城,诹访原城都在大井城西岸,武田信玄修筑此二城,就是作为武田家攻击远江时,立足点之用。

完成了二城的修筑之后,武田信玄率大军包围了远江重城高天神城。

但在高天神城下,武田家进攻受挫,攻城一番死伤甚重。

武田信玄不得不撤军而还,返回信浓,从伊奈进入信浓,再出三河与在奥三河的秋山信友军团会合。

在信玄的兵锋之下,武田家大军横扫奥三河,北三河,连下德川家六城。

但是却没有攻下由菅沼氏分族,菅沼定盈把守的野田城,以及酒井忠次驻守吉田城。

后信长介入此事,为德川武田媾和,武田信玄亦心觉得与织田家翻脸时候未至,所以接受了议和,率军返回甲斐。

s:历史上是北条大军来袭骏河,因而信玄才决定放弃。

元龟三年。

武田大军,倾力来袭。

畏惧于信玄的威势,三河远江豪族,可谓是一日数惊。

十月十日。

武田信玄到达远江犬居城,犬居城城主天野景贯未战先降,向信玄大开城门。

十月十三日。

武田信玄将主力兵分两路,一路命重臣马场信房率领五千军势,向远江只来城,二俣城一线攻击。

而信玄率领本队一万七千人扫荡北远江。

一日之间德川方天方城,一宮城,饭田城,挌和城,向笠城全数陷落。

十月十四日。

武田信玄率本队包围久野城。

远江,滨松城。

德川家康神色肃然坐在主位之上。

德川家众大将如内藤信成,本多忠胜,石川数正,大久保忠世,神原康政,酒井忠次皆坐立其下,神色不安。

眼下武田信玄三路大军在远江境内肆掠纵横,连连破城,而德川家康集结了八千军势,于滨松城中,战又不战,始终安然不动。

这一情形,却一时急坏了德川家家臣上下。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