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17(1 / 2)

名家臣随即会意,言道:“左京殿,在下乃是川上山上讨取织田信长的马场昌房,你难道有什么见教么”

“马场昌房”

武田信虎气势微微收敛,待看向他腰间所按佩刀时,这刀正是他当年所持过的名刀左文字宗三。

此刀他当年赠给女婿今川义元,后听闻今川义元亡于捅狭间之后,此刀就到了信长手上。

而信长身死之后,李晓因觉得此刀历代佩戴过主人,下场尽皆不祥的原因,没有将此刀收作自己佩戴。

倒是马场昌房身为武士,没有这么多顾忌,将此刀日日佩在腰间,以彰显其武士莫大的荣耀。

而李晓让马场昌房自报身份的用意,亦是十分显然,连放逐足利义昭,不可一世的信长都死在他的手中。

足利义昭那么一点名分大义,更是连厕纸都不如了。

看了此刀,武田信虎或是因为往事浮上心头,又或者为马场昌房斩杀信长的威势所慑,当下默然不语。

而武田信廉这时看向武田信虎,身后武士,喝道:“给我退出去,你土屋总八郎,没有我的命令,大殿武士谁也不得入内。”

武士首领土屋总八郎喔地一声,随即带领武士尽数退出,将纸拉门重新合上。

眼下震慑住了武田信虎,这时李晓朗声言道:“诸位,在下李晓,并非甲斐源氏出身,但蒙之老主公,馆主大人不弃,将在下收录为本家武士,历经十数年之辛苦奋战,方至今日成为本家笔头家老。”

“可谓没有两位主公,就没有李晓的今日,身为武士者当知恩图报,以生命奉献忠诚于主公。长筱合战后,馆主大人为逆臣所乘,身负重伤,垂死之际,将武王殿下托付给在下。”

“李晓虽是不才,但也明白何为士为知己者死的道理,既然主公以孤子相托付,唯有以死报答尔。今日武王殿下在此,李晓言明,只奉武王殿下一人为我武田家家主”

李晓之言语,听得大殿之中众家臣纷纷点头,不说他们是否支持仁科盛信或者武王丸,但作为一个武士,对主家的忠诚,乃应守之义。

所以李晓所作所为,绝对是在情在理,不愧于武田胜赖将独子托付。

这时仁科盛信开口了,他言道:“但马守大人,在下绝无夺取武王丸家督的野心,我说了十年之后,必将家督之位交还给武王丸。在下绝不会违背此诺言。”

李晓看向仁科盛信,言道:“仁科殿下,你我虽无深交,但阁下是恪守忠义的仁德之士,在下是素有知晓的。”

李晓之言,令在场以为他要维护武王丸,转而攻击仁科盛信的家臣,大惑不解。

但亦有家臣认为李晓在两面讨好。

随即李晓将话锋一转,言道:“武家之传承,乃是父子相传,却不是兄终弟及。难道阁下不听闻宋朝宋太祖,宋太宗兄弟二人之事么”

宋太祖,宋太宗二人,就是赵匡胤,赵匡义兄弟二人。

烛光斧影之后,赵匡胤离奇身死,之后赵匡义借口当初金匮之盟,取代赵匡胤之子即位为帝。

而赵匡义即位后,自己侄儿,赵匡胤之子赵德昭、赵德芳先后逼杀,又将自己即位可能者弟弟赵廷美杀之。

铲除这些人后,赵匡义将帝位传给自己的儿子。

李晓之言,令在场之人,明白这项掌故之人,皆是幡然醒悟。

李晓补充言道:“正所谓兄弟之亲本不如父子,而兄之尊又不如父,不是在下不相信仁科殿下,只是不相信这私欲,以及世道人心。武家传承绝不违背,否则宋朝之事,将会在本家重演。”

“而至于推说武王丸年幼不可亲政之事,这馆主大人,早在遗命之中提及,让巢月大师来担当武王丸之后见,内有贤臣之辅佐,外有众家臣们齐心协力,数年之内本家可重整旗鼓,执天下牛耳”

李晓这一语出,仁科盛信半响无语,终于点了点头,不复再言。

正当殿内形势渐渐为李晓扭转之时,这时却有一人道出,言道:“李但马守,方才听你说只奉武王殿下一人为本家家主,也就是若非武王殿下执掌家督,你就要叛出武田家,自立门户不成么”

听闻此,李晓心底微微一凛,心道这人之言好恶毒,转过头看去,出言之人竟是穴山信君。

李晓冷哼一声,言道:“穴山玄蕃,说话需要谨慎才是,我李晓岂是你可随意污蔑的。”

穴山信君冷笑言道:“并非在下污蔑,李但马守当初长坂光坚谋逆之时,可说是阁下一手指示的,联想至今日之事,却不容在下有所怀疑。”

听穴山信君提到武田胜赖身死之事,李晓双目一眯,露出森然之色,心道:正可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这穴山信君是要把火烧到自己身上。

第四百七十七章权臣

穴山信君目光不让地与李晓对视着,但他心底却未想表面上那样强硬。

眼下他顶撞李晓却也是迫不得已之所为,当初在长筱合战时,在面临织田军柴田胜家主力大军的反扑,他作为武田家家臣,兼一门众的身份,竟然率领一千两百军势,临阵脱逃。

因为他的不战自败,直接导致了武田军中央军团阵线出现一个缺口,为织田家所乘,并导致了安中景繁,土屋昌次,真田信纲,真田昌辉,四名臣之一内藤昌丰等武田军大将战死。

不过穴山信君也有自己的打算,当日长筱合战他以为本家战局必败。

武田家实力大损之后,而对于他这样手握重兵,只会安抚不会追究,否则万一逼急了,穴山信君立即举旗叛变,为织田军内应。

不过结果武田军,在李晓之助下,反而在长筱取得胜利,反而斩杀了信长。

穴山信君这次方知道不好了,幸亏武田胜赖不久身死,否则他当地就要遭到极严厉的处罚。

而眼下武田家中正处置家主更替之事,尚无力追究他,但若家主一立,如李晓,马场信房,高坂昌信,真田昌幸这些实权派将领,必然追究他临阵脱逃之罪责。

特别是马场信房,高坂昌信二人,更是恨不能杀穴山信君而后快。

高坂昌信这次更是奉武田信廉,武田信繁二人之令,连上杉谦信都不顾了,从海津城最了最大动员,率领一万北信浓军势进入甲斐,就是准备镇压各方蠢蠢欲动的势力。

穴山信君听闻高坂昌信大军进入甲斐后,更惶恐不安,在这样兵力面前,穴山家领内这点兵力根本不堪一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