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节(1 / 2)

章宰相的谋逆案还有些尾巴没扫完,封元正在刑部审理,听到陛下急急召见,也不敢怠慢,而是赶紧就从刑部赶了过来。

他一来,皇帝就将菖州可能发生瘟疫一事说了。

封元闻言,脸色也凝重起来,道:“顾昭容的家人没道理也没胆子欺君,他们母子二人一路奔波到京城,却不敢将消息通报给沿途州县,想来是在这上面吃了亏,陛下,微臣猜测,菖州及其附近州县的官员,应当已经勾结到一处,这事儿得赶紧派人去查查,越快越好,否则疫情只会越发严重。”

皇帝陛下见连封元这样的聪明人也神情凝重,连忙召见了顾从之母子,一直到见了天子,顾从之才说出所有实话,他直言,他们逃出菖州后便要去昌州府衙诉说疫情,未料还没进杨州府衙,就看见常州刺史身边的人从杨州府衙当中出来,而一路上还有人暗中追查他们母子,他们再不敢大意,扔掉了所有值钱的首饰衣裳,只做普通百姓打扮,一路颠沛流离,日夜兼程,才赶到京城来,却不想刚刚到达京城,身子一向硬朗的母亲却病倒了,而他们的身份文书又丢了,这才耽搁了几天。

听到顾从之的话,封元道:“陛下,此事拖不得,得赶紧派人去菖州才行。”治下州县出了瘟疫,当地刺史可是要被治罪的,那菖州刺史为了瞒下此事,不知会害死多少百姓。

皇帝陛下立刻点头,依照封元的建议拟了圣旨,派了人带上兵马先赶去常州,又下令开国库让人赶紧准备银两粮食送去菖州。

这事儿才算是告一段落。

等到陛下忙完,抬头一看,才发现外头天已经黑了,肚子里也一阵阵叫,是到了该用晚膳的时候了。

他正要招呼爱妃一起用膳,忽然发现身边没了爱妃的身影,皇帝陛下疑惑地一歪头,想起了什么,连忙几步走进了内室,就见爱妃拉开了软塌旁的那个抽屉,拿出了里头那本书。

皇帝陛下惊得一声大喝,“爱妃,不要!”

做贼心虚的姚燕燕被吓了一跳,手上一个哆嗦,那本书哗的一声掉到了地上,页面翻开,正露出一对男女衣裳不整、交叠着坐在秋千上的图,正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春宫。

姚燕燕:……

她痛心疾首,陛下何时变得如此重口!

第74章

御书房中瞬间陷入一片可怕的静默当中。

姚燕燕与陛下站在御书房内室面面相觑,中间隔着一本春宫画册,画册上还有两个小人在荡秋千,仿佛在对两人说,来呀,一起快活呀~

姚燕燕眼神古怪地盯着陛下看了半晌,就见陛下脸上的表情从震惊、恐慌、心虚、忐忑逐渐变成了平静,然后……他居然理直气壮起来了。

只见皇帝陛下挺起胸膛,眼神在室内乱转,就是不去看姚燕燕,他道:“朕……朕平日里政务繁忙,偷空看会儿闲书怎么了?”

说着,他一脸“爱妃小题大做”的模样,弯腰捡起了那本画册,收进了怀里。

然而紧紧盯着他的姚燕燕,还是看到了陛下捡起那画册时微微有些颤抖的手,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陛下脸上的理直气壮都是装出来的,他现在心里肯定怂的很。

姚燕燕松了口气,吓死她了,她差点以为她可爱又迷人的陛下,变成了黄橙橙的老司机。

话说老司机是啥?这个念头一闪而过,姚燕燕就不去纠结了。

不过,她是绝对不会允许陛下看完这种小黄书,然后把那里头的手段用到她身上的!姚燕燕现在一想到秋千,就觉得头皮发麻,陛下现在为了长高,锻炼得特别勤快,身上的小软肉全都没了,体力也越来越好,姚燕燕觉得自己本来就不够他折腾的,要是陛下哪天兴起非要缠着她,然后她把持不住……

姚燕燕控制不住地想到那个秋千,就觉得脸皮都烫了起来。

好气啊,究竟是谁给陛下这种小黄书的?

姚燕燕正纠结着呢,皇帝陛下趁她不注意,悄悄后退了几步,赶紧把春宫册换个地方藏了。那鬼鬼祟祟的模样仿佛一个偷藏私房钱的小丈夫。

姚燕燕装作没看到,在陛下藏好后突然问,“陛下,这书,是谁给你的?”

皇帝陛下毫不犹豫地就把高公公出卖了,说完他又假装不在意地问,“爱妃问这个作甚?”

姚燕燕干笑道:“臣妾是觉得,这书看着还挺有意思的。”

皇帝陛下闻言,愣了一下,最后那点心虚散去,惊喜地握住爱妃的手,“没想到爱妃也喜欢这个,果然是朕的知音!”说着就把自己珍藏的画册都找了出来,拉着爱妃一起学习。

姚燕燕瞧见陛下从御书房各个犄角旮旯里找出来的十几本小画册,惊得目瞪口呆,没等她反应过来,就被陛下拉着趴到软塌上,说要跟她一起观赏这些“奇书”。

姚燕燕:……

陛下,臣妾一点都不想看啊!这些简陋的图画一点都不好看,一点都没人真人刺激!

次日,上完早朝,又辛辛苦苦苦批阅了一上午奏章的皇帝陛下,正打算找那本昨天没看完的画册再观摩观摩,然后就发现,他藏在御书房里所有的小书都不见了……

***

三日后的正午,一匹马飞快冲入了京城,将常州瘟疫属实的消息带入了朝廷。

这是监察司昼夜兼程、不停换马换人带回来的消息,朝野震动,也幸好陛下早已做好了安排,带兵前往常州的钦差已经在半道上,而户部这边也清算出了应付这场瘟疫需要耗费的银两药粮,由两千兵马押送着前往常州。

皇帝陛下坐在御书房内,听着户部尚书等人的汇报,只觉得心里疼得一抽一抽的。

“你们说,国库没有钱了?”

户部尚书见陛下冷着一张脸坐在那里,英俊的眉目间满是郁色,顿时怕得两股战战,却还是如实道:“是。”生怕陛下怪罪,户部尚书连忙将缘由都说了一通,原来早在年前,国库就很是吃紧了,章宰相谋反后,查抄了相府及其嫡系官员的家产,虽然拿到了八十万两黄金,但是这些钱里头,光是筹建龙卫军、练兵养兵,以及宫中用度就花费了大半,更别提还有百官俸禄、边疆将士的粮饷等等等等,到处都得用钱。最后剩下的那点钱,为了镇压常州的瘟神,也给掏出来了。

听到那些解释后,皇帝陛下沉默了一会儿,不敢置信地问:“赋税呢?朝廷这几年半点赋税都没收上?”

户部尚书战战兢兢地解释了原因,原来先前章宰相把持朝政,那些地方官为了给宰相送礼,较着劲贪污受贿,百姓日子本来就过得苦,赋税自然就收不上来,甚至还有些百姓为了交上赋税卖掉田地的……而今年章宰相下马,陛下又减免了八成赋税,国库自然……就更穷了。

皇帝陛下原本还想着能不能从国库里再挪些钱到自己的小金库里,现在听见国库竟然给掏空了,心情顿时复杂难言,他疲惫地摆了摆手,看向封元,指望这个聪明人能赶紧想个赚钱的法子来。

封元却抚须一笑,意有所指道:“陛下,您莫不是忘了,国库还有五十万两金。”

皇帝陛下:……

不,那不是国库的,那是朕的!

知道陛下现在不情愿,封元也不急,而是道:“陛下,如今已是三月,正是春种的时节,农事是社稷根本,今年又是陛下第一年亲自主持朝政,若是陛下能带领百官前往京郊,亲自举行籍田礼,那陛下在百姓心目中的威望必定能更上一层楼。”

所谓籍田礼,便是天子带领百官,在庶民面前亲自耕一次田,不仅能起到劝民事农的作用,还能收拢民心,传扬天子仁善爱民的美名。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