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夫之种植大王 分节阅读 73(1 / 2)

d就把宁哥儿给扑倒了。

“哈哈哈哈哈,别舔啊,好痒”

一人四狗玩得起劲,左宝莹也从后面跑了过来。

“宁哥儿,你起来啦”

左宝莹带着一顶彩色的毛线帽子,长长的护耳垂下来挡着耳朵,还有两个圆圆的小球球垂在肩膀上,很是可爱。

没错,这帽子就是殷裴楠画出来,让赵秀娥她们给织的。

宁哥儿和水珠也有。家里大人们也都有,不过款式就更简单一些。

宁哥儿还躺在地上呢,看见左宝莹道:“哈哈哈,莹莹姊姊,快,把糖葫芦弄开,我都起不来了。”

左宝莹把糖葫芦赶开,拉起宁哥儿,给他拍身上的雪,说道:“怎么不戴帽子,好冷的。”

“我忘了。还好,不算很冷。”宁哥儿进屋拿起帽子,跟左宝莹往后院跑去。

进了灶房转了一圈,宁哥儿问赵秀娥:“阿娘,阿兄他们呢”

赵秀娥在灶前一边烤火一边做棉鞋,闻言答道:“去城里了。”

“那么早”宁哥儿大惊,顿时跺脚:“我也想去城里来着,怎么都不等我那姊姊和阿叔呢”

赵秀娥白了他一眼:“还早啊,都巳时了他们也去了,要过年了,铺子里比较忙。这大雪天的,你去凑什么热闹快去洗脸,你不饿啊”

“哦,我好想去城里啊”宁哥儿嘟嘟囔囔着去洗脸了。

左宝莹安慰他:“你快洗脸吃饭,吃完我们去堆雪人,回来给阿兄他们看。”

“好哇好哇,堆雪人好玩。”又有了活力。

铺子里,殷裴楠他们几人一早就来了。

因为购买年货的缘故,这几天比较忙。

天气越来越冷,做饭做菜都让人觉得异常痛苦。水冷呀,洗菜要冷死人,还要切切切,炒炒炒,是个辛苦活儿。

因此这段时间,昌隆粮铺的咸鸭蛋特别好卖。

殷裴楠他们每天都要拖三缸咸鸭蛋出去卖。

幸好这咸鸭蛋做法简单,也耐放,家里做了很多,专门弄了个杂物房来存放这些大缸。

因为咸鸭蛋不费劲,他们都是买了鸭蛋来自己做的,不用别人帮忙,做法都不用传出去。

半下午的时候,生意清闲下来。

左安在休息室教水珠怎么算数,殷裴楠和郑文浩在仓库对数。文逸出去买布去了,他给左安做棉袄,家里的布还差一点。

铺子里进来两个客人,一个三十出头的汉子,另一个年轻一些,可能二十五六的样子,都穿着北方特别流行的皮袄。

小二上前招呼。

那个年长一点的汉子拿起腐竹来闻

了闻,用浓重的北方口音问道:“小二,这腐竹多少钱一斤”

小二乍一听差点儿没听懂。

新平县这个地方没有大的港口,也不是南北方的交通枢纽,平时来往的行商不多。外地客人也不是很多,像这种北方来的,特别少,大部分都是临近县城的,口音有些不同,但基本能听懂。

他们县城里的货品,基本是靠着本地人把外地的货物带回来的。

不过见客人拿着腐竹问,小二大致也能猜出来客人说的是什么了。

小二道:“腐竹一斤四十文,这个炸腐竹就要贵一些,要五十文一斤。”

客人点点头,然后又去看咸鸭蛋,问了一下价格。另一个客人好像对他们的谷子有些兴趣,抓了一点在手心看。

小二一一报了价:“客官来点么过年了,腐竹和咸鸭蛋都是很好的年货,还可以做年节礼,送送亲朋好友。”

客人摆了一下手,问道:“你们老板是不是姓左”

小二愣了一下,左夫郎正确来说应该是老板娘。不过他还是点了一下头:“对的。客人认识我们老板娘”

客人也没在意那老板和老板娘的区别,说道:“我想跟你们老板谈笔买卖,他可在”

小二一听要跟老板谈买卖,通常这种就是买得多要讲价的了,他赶紧跟掌柜的汇报。

掌柜的刚才也听到了,过来问了一下,赶紧到后院去汇报东家去。

“两位东家,外面来了两个客人,说是京城来的,要见东家,想跟咱们谈一笔买卖。”

“京城来的”郑文浩看了一眼殷裴楠,问他:“是不是之前弟夫说的那个大人派来的”

殷裴楠想着可能是,他们跟京城里的联系,也就只有十月初给钱大人带的东西了。

“走,出去看看。”

殷裴楠去隔壁叫了左安,几人一起出去,果然看到店铺柜台边站着两个人。

因为之前是左安联系的,两位客人问的也是左安,左安便上前去招呼了。

“两位客人从京城来”左安问道。

“对。”其中那个三十来岁的汉子看见左安他们,拱手问道:“你们哪位是左安左老板”

他这么一问,殷裴楠他们便知了,果然是钱大人那边的。

“我就是。”左安答了一句,然后又问道:“你们是钱大人派来的”

得知眼前的哥儿就是自己要找的人,三十的汉子点头,脸上带了些笑意,道:“是。左老板,我叫李达,这是舍弟李治。我们想跟你谈笔买卖。”

“可以的,我们里面谈,请跟我来。”左安把两人带到里面的休息室,见有客人,水珠已经出来了。

“这天寒地冻的,你们一路过来辛苦了,快烤烤火,喝杯热茶。”左安把两人安排好,给两人倒了热茶,然后跟他介绍殷裴楠和郑文浩。

“李老板,这两人也是铺子的老板,这是郑文浩,这是我相公殷裴楠。”

两边互相见过礼,又坐下。

左安直接问道:“不知两位想跟我们谈什么买卖”

李老板人也爽快,直言道:“是这样,我们从钱大人那里了解到你们做了两种新鲜的吃食,腐竹和咸鸭蛋。我们尝过了,希望能把它们销到京城去。”

“哦这是好事。”左安问了一下道:“李老板在京城是做什么生意”要是店铺不对路,那也不好卖的。

李老板答道:“在下不才,在京城开了三个南北特产店铺,有一个是专门卖吃食的,就在东大街二巷。舍弟开了两间米粮铺子,生意

也还可以。”

东大街二巷,那里确实繁华,也有很多卖吃食和特产的铺子,可以算得上是吃货一条街。

左安笑道:“那用我们的货品是很合适了。你们俩的铺子都要卖腐竹和咸鸭蛋吗”

李达点头:“对,我们的铺子都是分散的,价格我们也会定一样的,你放心。”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