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夫之种植大王 分节阅读 91(1 / 2)

d。”

郑文浩点头:“放心吧。这几天辛苦了,特别是弟夫,回去好好休息一下。”

左安道:“嗯,没事的。文浩兄,你专心准备成亲吧。”

作者有话要说:抱歉,晚了。

第91章

这次朱府的采购虽然过去了,但是却给殷裴楠和左安提了个醒。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有好的一面,也会有坏的一面。

他们的腐竹和咸鸭蛋被封为贡品,的确是件天大的荣耀,能让他们的产品得到更大的知名度,带来更多收益,这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与此同时,也会带来极大的风险和不利的地方。

被封为贡品,要么每年都要按规定上供,要么就是皇商采办。前一种是强制性的,连拒绝的权利都没有。而后一种,则多少都会被皇商剥削压榨。

而且,根据以前历史上的记载,还有不少地方官员为了贡品,肆意压榨当地百姓的故事。

损失利益算轻的,为此丢了命的也不在少数。

如果是在现代,有什么商品上了国宴,成为国宴特供商品,那绝对是利大于弊的。

但是,这里是古代,市场秩序非常混乱,小商贩的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市场可以说掌握在少数有权有势的大家族手里。

没权没势,只能任人欺凌。

这一次,朱凡山没能得逞,殷裴楠他们幸运地度过了这次危机,这是运气。可下一次还会有李凡山张凡山,那时候还有没有这样的运气就不一定了。

两人想了一路。

“殷少爷,殷夫郎,到家了,那我这便回府了。”王叔把殷裴楠和左安送到家,拉转马头准备回去。

殷裴楠赶紧道:“王叔,快到中午了,吃了午饭再回去吧”

王叔摆手道:“不用了不用了,这会儿回去正好赶上府里午饭。”

左安接口道:“王叔,不差这点时间,吃了再回去吧”

王叔笑着道:“就不吃了。早上家里另一辆马车跟老爷出去巡查了,下午夫人和少爷要去点心铺子看喜饼样式,我这得赶回去接送夫人和少爷的。”

两人一听是为了郑文浩成亲的事,便也不强留。殷裴楠便道:“既如此,那我们便不留您了。这阵子有劳王叔了,多谢。”

“殷少爷客气。那我这便回了。”

“好,王叔慢走。”

两人回了家,赵秀娥他们都去地里还没回来,天色也快到午时,两人便没再去地里,稍作休息后,两人开始腌制咸鸭蛋。

殷裴楠把黄泥倒进盆里,又倒进食盐和水,开始搅拌,便搅拌边说道:“不知道李达回去后怎么办,朱凡山会不会放过他”

左安在用清水清洗鸭蛋,闻言答道:“估计会有些麻烦,不过他以后肯定是不敢跟我们做腐竹和咸鸭蛋的生意了。”

殷裴楠叹口气,道:“这古代没权没势连个小生意都不好做啊。”

“嗯。”左安顿了一下,抬眸跟殷裴楠说道:“裴楠,我想了一下,我们以后还是不要走京城这条线了。”

殷裴楠拌黄泥的手一顿,侧头看着左安,然后道:“问题是在制度上。就算没有朱府,我们也有可能会碰到其他的大家族,只要比郑府大,那就是有风险的。”

左安缓缓摇头,道:“我们可以尽量降低风险。地方上的大家族到底没有皇商那么霸道,他们还是会有所顾忌的。”

殷裴楠叹口气,道:“被封为贡品也不是什么好事。”

左安也叹口气,道:“是啊。我有些后悔给钱大人带腐竹和咸鸭蛋了。”

殷裴楠安慰道:“亲爱的你别多想,这是不可避免的。腐竹迟早会流传到京城,早晚的事。”

左安看着殷裴楠,缓缓道:“以后可能还会有。”

他们现

在种的东西,口感比现有的可要好太多了。宫里的吃食都是最好的,他们种的东西要是流传开来,说不得什么时候就会被封为贡品。

他们没权没势的小老百姓,可干不过别人有钱有势的皇商。

但是,又不能因为这个原因就不种吧不说别的,单是他们自己都不愿意一辈子吃口感粗糙的食物。

殷裴楠摇摇头道:“这个问题一时半会儿也解决不了,到时候再看吧。亲爱的,别担心,大不了咱们到时候把腐竹咸鸭蛋方法公开,让大家都来做,到时候皇商选择多了,也不一定非要我们的。”

既然他们没办法获得比皇商更大的权势,那就扩大皇商选择贡品的范围,这大概也是现阶段他们所能做到的了。

左安叹口气,只有这样了。

田里的秧苗已经可以插了,大家都忙了起来。

今年,殷裴楠家的田多了十亩,除开用作轮作种甘蔗和大豆的几亩田,种水稻的田也多了几亩。

他们用一块比较大的田,用来试行稻田养鱼。

稻田养鱼不用围栅栏,不过需要挖坑。

在稻田放水口附近或者田中间挖一个深一点大一点的坑,当作小鱼塘。稻田四周再挖几条至少宽度和深度都三十公分的水沟,中间挖十字形水沟,与小鱼塘相通,这是为了方便养鱼苗,以及最后稻田晒田的时候可以让鱼儿有活动空间。

挖出来的泥用来加宽加高田埂,以免大雨时鱼儿逃逸。稻田出水口以及小水塘出水口都需要准备栅栏,以免鱼儿溜走。

等秧苗返青后,就可以放鱼苗。

这是第一次试验稻田养鱼,村民们都有关注。他们已经从稻田养鸭的方法中尝到了甜头,而且现在他们对殷裴楠和左安很是佩服,看他们鼓捣新东西,就很好奇。

殷裴楠他们田多,其他村民插完田后,殷裴楠他们还没插完,便请了些村民来帮忙。

养鱼这一块田是最后插秧的。

插秧前,殷裴楠叮嘱大伙儿:“这四周围和中间都有水沟的,很深,到膝盖,大家注意别踩进去摔了啊。”

一个村民疑惑问道:“裴楠,你挖这么宽的水沟做什么很浪费啊,感觉还可以插一篼禾,这一大圈,里面还有两行,到时候起码还能多收几十斤谷子。”

殷裴楠答道:“这水沟有大用处的。”

“什么用处啊”

“到时候晒田的时候,鱼就可以到水沟和水塘里,不影响晒田。”

“哦哦,原来如此”村民恍然大悟,赞道:“还是你们想得周到。”

又有村民问道:“阿楠,这鱼可跟鸭子不一样,可是吃禾苗叶子的啊,这真能养”

这件事之前季月柏特意交代了的。

殷裴楠答道:“可以的,等禾苗返青了,长高了,叶子已经出了水面,鱼吃不到叶子。”

村民佩服道:“哎,也只有你们家敢这么干了。”

反正让他们用一块田的水稻来试验到底能不能把鱼养在稻田里,他们是不敢的。

这一块稻田很大,有一亩三分,到时候收成可三四百斤稻谷呢。他们可不敢冒这个险,万一失败了,鱼把秧苗叶子都吃了,到时候就晚了。

殷裴楠笑道:“凡事总有第一次的,万一成功了呢到时候鱼也可以卖钱的啊,是吧。”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