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长嫂奋斗记 第162节(1 / 2)

那天晚上,他们一家回去时比较早,八九点钟。许医生从学习的单位回来,更是一身疲倦。林尚贤给妈妈倒杯开水。当医生是累,所以对儿子选择这一行,许医生有太多难以言喻的复杂情感在里面。到了第二天,早上宁云夕回去市教育局继续参加数学教学研讨会。

所有老师聚集在会议室里。主持会议的领导让大家踊跃发言。在场的专家组肯定是最后再点评,于是各地的老师团队选出代表进行发言。

可能是在首都的关系,发言的老师们都很拘谨,言辞谨慎,表情严肃。如同龚老师昨日说的那样,谁都不敢在专家面前大放厥词。

会议桌上甚至一度陷入了一片沉默的尴尬中。

主持人看了看,总得调动下大家的积极性,好不容易有天南地北的人聚集在一块儿,怎么冰冷成这样。作为承办主办单位,首都市教育局领导只好示意自己市的老师再度发言。

首都某中学的老师已经发过一次言了,第二次不知道说什么好了,那老师回头和身后另一个人商谈了下。后面那人探出颗脑袋说:“八一子弟中学的宁云夕老师,教出了他们省的高考理科状元,怎么不发表一下演讲,让大家也学习学习。”

第433章【433】研讨会成功辩论2

宁云夕望过去,看到萧盈盈探出的那颗脑袋。

这个同班同学说是到了首都当老师,可不是教的首师大附小吗,怎么到的中学数学教育研讨会上来了。宁云夕对于其中细节不去推究,这个人既然能调到首都谋生,肯定还有别的门路。但是有一点,井水不犯河水。人家都挑衅到门口上来了,没有理由礼让给人扁是不是。

看所有老师因为萧盈盈的话望到自己头上来,宁云夕两眼直射,避也没避,道:“我的主张是,上数学课不要让学生做笔记。”

什么?众老师表情一呆。

教出理科状元的秘诀是让学生不做笔记?

“宁老师,你可否讲详细一点?我相信这里没有一个老师能听明白你的话。谁不知道,学生上课就得好好听课好好做笔记,不然课后怎么复习功课,是不是,各位老师?”萧盈盈洋洋得意地噙起嘴角一丝弧度。

想你这个宁云夕打算怎么掰回去。不做笔记相当于是突破教学常规了,当着教育专家组的面说这个话不怕被专家批死呀,你宁云夕!

只看她这话如同一颗石子掉进了湖里激发了湖水的波澜,会议室里不少老师响应她这个话对宁云夕同样提出异议:“宁老师,你让学生不做笔记怎么让学生学习复习?他们能好好听课吗?”

“萧老师说的是要道理的。从没有见过不让学生做笔记的老师。”

专家组那边的老师们却是先沉默着。市教育局领导用一支笔示意宁云夕继续回答问题。

面对如此大的压力没有经验的年轻老师本该畏畏缩缩起来,结果老师们发现宁云夕却是端了一副神色自若,但是并无自傲,语气很谦虚说着:“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是所有学科的基础,锻炼的是学生的逻辑思维,所有老师都知道清楚这点。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数学同时是一门最难理解的课程。为什么有的学生学数学学得好,有的学生数学学得差,分数可以拉得很开,原因就在这里。”

所有老师的表情开始有了一丝稍微的改变,竖起耳朵倾听起宁云夕的讲述。之前提出质疑声的老师一样沉默了下来在听。

不用说,宁云夕刚才已经先用一段开场词征服了他们。

萧盈盈紧张诧异,心想宁云夕接下来会说什么,感觉宁云夕理解的数学世界再次教小孩子奥数那样超越她的理解了。

宁云夕继续说:“世界上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他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但是,多少人知道,他先是一个伟大的数学家。没有他很好的数学功底,他根本无法写出万有引力定律公式并加以证明。而又有多少人知道,这个伟大的科学家,曾经费尽心机想把数学这么课程变得让世人容易理解。足以可见数学是多么让人难以理解的一门课。”

老师们纷纷点头。数学是难理解,所以教数学的老师不是一般人可以担当得起的。

第434章【434】研讨会成功辩论3

比起文科抄抄写写查找资料可以搞定,数学需要的是一刻不停地动脑子。因为数学题目永远千变万化,没得抄没得查。

“宁老师的话是对的,所以——”

“所以,无论是牛顿,或是拉格朗日,费米,库朗等数学家们,都想去做一件这样的事情,让数学变得容易理解容易教学,可是,以失败告终。同样的,美国的教育学家们,把最大的精力都放在数学教学上,屡战屡败。为什么数学从一开始那样让人难以理解呢?因为那是一个本身可以号称为天才创造出来的世界,自然常人难以理解了,尤其对于高等数学来说。才可以理解的领域。”

老师们听着听着屏住了一口气。

萧盈盈插入声音:“等等。宁老师,你是不是扯远了?你说的不让学生做笔记,和你刚才说的有什么关系?”

“我没有扯远,萧老师。因为数学它是一门最难以理解的科目,所以,要想破局,必须从理解它入手。只有理解数学才能学好数学。是学生做笔记重要,还是听老师讲课去理解老师所讲的解题思路重要?一般人的心不能二用的,一路顾着做笔记能听懂老师说的思路吗?只怕这个笔记做的还乱七八糟的。”

听完宁云夕最后那句形象的比喻,一些老师哈哈笑了起来,大概是回想起了自己班上某些同学确实不知道是做笔记还是画乌龙。

“宁老师说的这个是有些道理的。”龚老师赞成地说,“不清楚的是,如果宁老师如果不让学生做笔记,怎么让他们课后复习好功课?”

“练题。”宁云夕简单精要两个字,“该讲的知识点课本都要列出了,他们只要翻看课本。至于拓展出来的解题思路,只能靠大量有代表性的习题来锻炼记忆思维能力。复习笔记不如复习经典练习题。但最重要最重要的是什么,是理解。每道习题让学生去理解题中考试方要考的逻辑性。只有理解透了数学的逻辑,才不会陷入一题会做,另一题不会做的尴尬。”

老师们肃起面孔听着,可以说,宁云夕这番话仿佛一针插入到了问题的中心点,掐到了要害处。有些老师皱着眉头,回想着宁云夕一开始说的话,越想越觉得如同数学一般的深奥需要反复琢磨。

见着几乎所有人沉浸在宁云夕的话里面,萧盈盈使劲儿地动脑子想着怎么再次抓住宁云夕的漏洞进行反击,突然灵光闪过,有了:“宁老师,我怎么感觉你之后的话和之前的话自相矛盾,你说伟大的科学家都不能让数学变得让人容易理解,又说不做笔记单独让学生们思考可以理解数学?不做笔记能比得上伟大的数学家了?”

对于老同学的刻意刁难,宁云夕笑了一笑:“萧老师,你这是把自己绕进去了,是吗?”

“我是钝人,真听不明白。”萧盈盈赌定了说,“宁老师,你不要避开我的问题。”

“我没有避开你的问题,萧老师。数学是难以理解没有错。伟大的数学家们尝试的是把数学变成可以用眼睛看到实物来理解的东西,难吗?当然难,因为数学本身就是抽象的,是让现实中的科学规律化为公式。从这一步来讲足以考验着人类的智商极限。”

第435章【425】研讨会成功辩论4

“再有,高考是选拔人才的考试,不同于小升初和中考属于基础教育考试。高考出来的顶尖人才是要去做科研工作的。小学初中的数学相对容易,学生们一心二用可以做到,到了高中数学变得向大学高等数学靠近,属于偏高难度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记笔记有的是处于一种机械状态,根本不是在理解了上面去做这个笔记。如果学生能做到一心二用,当然可以做笔记。而属于天才型的学生,他们理科基本不用做笔记的。”

这话说的就是人的智商有高低了,也是教数学的老师必须面对的一种尴尬境地。确实,数学考验人的天生智商。有的学生他就是这个思维不够给力,天生达不到考一百二十分的要求,你非要去让他考一百二十分,这不是很搞笑吗?

萧盈盈被驳斥的,老半天不知道怎么往下说了。

非要说的话,她没有吃透数学的本性,也没有悟透什么叫小学初中教育和高中教育的区别。因而,其他老师的目光望到她这里,已经有怀疑她为什么提一些这么愚蠢的问题了。

只要是数学老师,哪怕只是小学数学老师,都应该知道数学是最考天赋的课。

“宁老师说的,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市教育局领导邀请旁边的专家总结一下。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