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鱼被逼考科举 第82节(1 / 2)

咸鱼被逼考科举 清涴 8012 字 2021-04-04

虞衡不由失笑,“我都把种子献出来了,您还怕我私吞了不成?”

胡尚书也有些讪讪,这才让虞衡回了嘉秀侯府。

虞衡也没耽搁,正巧秦溶月出门赴宴去了,虞衡便直接进了屋子,从里头拖出一个麻袋扔在马背上,一路骑马去了户部的试验田。

胡尚书见了这么多种子,更是两眼放光,让虞衡又详细说了一遍玉米种植的方法,并拉着虞衡不让他走,指挥其他人具体怎么种。

理论结合实际,讲究。

胡尚书领着虞衡风风火火种完了玉米,这才笑道:“你小子打的什么主意我知道,等着吧,我一定好好夸夸你,一准把你夸到天上去!”

这话听着还怪羞耻的,虞衡羞涩一笑,不好意思道:“这怎么好意思呢?夸得太离谱也不太好,咱们是那么信口开河的人吗?据实讲述就行,顺便润润色,百姓们文化水平不高,翻来覆去就是那几句话,可以多教他们几句嘛,日后他们也能用得上。”

胡尚书:……能这么一本正经地让人给百姓们扩充夸他的词汇,这脸皮也是没谁了。

真是后生可畏啊!

第67章三合一

对于虞衡这等厚颜无耻的行径,胡尚书也是服了。这小子真不愧是年轻一代第一人,方方面面都碾压同期真不是随便说说的,单论脸皮厚度,别说碾压同期了,说一句碾压他们这一帮老狐狸也是不为过的。起码胡尚书自己是干不出来这事儿的。

再一瞧虞衡那一脸羞涩的模样,胡尚书更是想翻白眼,“得了吧,你都能干出教别人夸自个儿的事儿了,还有什么好不好意思的?”

虞衡抿唇一笑,“不是不好意思,而是看您这一脸不可思议的表情,我觉得我还是得意思意思羞涩一下,不然的话,您可能更加难以置信。”

合着这家伙根本就没觉得这行为有什么不对劲的。

胡尚书这会儿的脸色,整个就一表情包,脸上就写着一句话: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这还不算完,虞衡还坏心眼儿打击他呢,“悄悄”嘀咕道:“瞧您这接受无能的样儿,那可比陛下差远了。人家陛下听了我这话后,还夸了我几句呢。”

胡尚书整个人都不好了,三观摇摇欲坠,食指颤抖地指着虞衡,声音顿时抬高了八度,震惊道:“你还对陛下说了这话?”

这得是多不要脸的人才能做出来的事儿啊!

胡尚书真心觉得他小看了虞衡,瞧瞧这心理素质,这脸皮厚度,亏他先前还担心虞衡处境不妙准备拼命捞他一把来着,现在一琢磨,好家伙,陛下试探这小子京城流言之事时,这小子不会就一脸嫌弃的模样把搞事情的人数落了一遍,鄙视对方夸人都不会夸吧?

这画面太美,胡尚书想想都醉了,只觉得自己这几十年官当的,定力还是不够,眼界也不够宽阔,想不出竟然还能有人能干出这么骚的操作来。

论操作之骚,是他们这帮老狐狸输了。

虞衡一点都没觉得哪里不对,开开心心地向胡尚书传授炒作的套路,“流言嘛,最重要的就是博人眼球,话题绝对要选得有爆点,就像一泼水倒进热油锅似的,啪啦啪啦就炸锅了。对方这些手段,来来回回净拿红薯说事,红薯都出世两年了,再稀罕,现在家家户户都种着呢,根本就不新鲜。您看看,现在我又弄了个玉米出来,产量和红薯一样,绝对能引起所有百姓的关注,再结合先前的红薯,不就又能造出一波浩大的声势来?”

不是虞衡看不起对方搞事情的手段,主要是在后世经历过各种震惊体标题,新闻标题起得一个比一个骚,再看看对方,还扯着两年前的红薯不放,来来回回就那几句话,人家和尚天天念经还能多换几本经书念呢,对方要用流言搞事情,想破头就想到炒冷饭?

就这?就这?

要不是虞衡还没查到到底是谁在操控流言,他还能吐槽得更狠。小老弟你怎么回事,奔着搞死我全家的目的来,手段就这么点?你这搞事情的能耐不行啊!

胡尚书确定他在虞衡脸上看到了对对方的恨铁不成钢,整个人都红红火火恍恍惚惚,一时间竟不知是该吐槽虞衡太丧心病狂,还是该怜爱对方的脑阔。

被虞衡理直气壮这么一通吐槽下来,胡尚书竟然觉得虞衡说得对,对方连夸人都夸不好,真是废物本废!

再一听虞衡这操作,那套路真是一层又一层,什么“震惊!这东西的产量竟和红薯差不多!”,“福星小侯爷再次发威,又一神物降临京城!”,“种地能耐哪家行,当属京城小福星!”,“震惊!让胡尚书乐不可支魂牵梦萦的东西竟然是它!”……

怎么博眼球怎么来,一连串震惊体标题,一看就是老营销号了,相比起对方给虞衡泼脏水的手段,从标题看虞衡就赢了。

胡尚书都奇了怪了,“你们小年轻现在脑子里都装了些什么东西?”

瞧瞧这些乱七八糟的标题,胡尚书还记得虞衡是个正经的读书人,怎么想出来的东西就这么不正经?

虞衡也奇怪,“这些话题哪里不正经了?玉米的产量不是跟红薯差不多?您不是知道玉米的产量后就立即眉开眼笑乐不可支?”

说完,虞衡还用眼神瞟了瞟胡尚书正拽着自己衣袖的手上,意思很明确:就您刚刚那迫不及待的样儿,拽着我就跑来种地了,怎么就不是为了玉米魂牵梦萦了?

胡尚书刷的一下把手收回去,想反驳又觉得虞衡说的这些好像也没毛病,细究起来都能说得通,但怎么光听标题,就这么不正经呢?

虞衡大手一挥,淡定地表示,“不正经就对了!这年头儿,谁乐意听太正经的事儿啊?”

四书五经最正经不过了吧?除了一门心思备考科举的考生,谁见天地看个没完?舆论要有爆点,有讨论度,必然要迎合老百姓的口味,这些不正经的博人眼球的标题分明才是王者。

虞衡都不稀得吐槽对方的手段,这种毫无新意只会炒冷饭的做法,也就是这会儿信息不发达,不然的话,干活的人分分钟被炒鱿鱼,还得被群众们吐槽到死,成为业内反面教材。

胡尚书觉得可能是年纪大了,跟不上年轻人的思路。顺着虞衡的思路一捋,平复完心情后再回想一下虞衡自夸的那几个标题,还是觉得牙疼,忍了许久愣是没忍住,张嘴问虞衡,“这种福星小侯爷之类的话,你是怎么能说得出口的?还有什么小侯爷不仅是福星,还是陛下和阁老们的团宠?你是认真的?”

别人夸你那是客气,你这么自夸可就是不要脸了。虽然胡尚书是第一次听到团宠这个词语,但结合语境也不难理解,再回想一下虞衡接下来那一串自夸的大白话,整个人的三观彻底化成渣渣又重新组装了一遍,只觉得这世道真是变了,原来还能这么干?

要说这个虞衡可不累了,立马精神抖擞道:“胡尚书您看,我用的可全都是大白话,这些都是说给百姓们听的,哪能之乎者也的拽文呢?像对方那些给我泼脏水的,这点就做得不太好,动不动就拿我比圣人,还时不时拽上一段文,生怕别人不知道他们肚子里有点墨水似的,人家老百姓又没几个念过书的,他们拽这文,指不定老百姓们还嫌弃得不行,大白话就挺好,指定传得广。”

废话,玉米都和红薯捆绑了,这年头儿信息本就不发达,谈资来来回回也就那么点儿,一个故事能传好几代,先前红薯横空出世,绝对是话题度最大的东西,吊打各家八卦和朝政大事。毕竟朝政大事什么的,这会儿又没有电视网络,离百姓们的生活远了,百姓们最关心的肯定是自己的温饱问题。

红薯的话题度有多大,看看对方搞事情还拿红薯做噱头就知道了,用后世娱乐圈的话来说那就是国民度爆表的顶级流量,玉米还没出现就捆绑了红薯一波,肯定不缺话题度。再加上玉米又是虞衡先发现的,要是操作得当,百姓们直接给虞衡封个农神也不是不行。

当然,那就搞的有点大了,虞衡觉得自己还是挺低调的一个人,没必要弄出那么大的排场。

胡尚书:………你低调个屁!这一套一套夸自己的流程,都不知道在心里琢磨了多少遍了,还好意思说自己低调?呸!

虞衡哗啦啦把怎么吹自己的套路全都倒给胡尚书了,就等着胡尚书这边发力,玉米可是刚刚才种下去的,户部这边得了好处,哪有不干活的道理?

胡尚书没好气地瞪了虞衡一眼,“知道了,这事儿交给老夫便是,准保按照你说的给你办妥了!亏你想得出来这些个馊主意!”

“那怎么能是馊主意呢?”虞衡骄傲地反驳胡尚书,“论夸我自己,我可是专业的。”

胡尚书不由抹了一把脸:妈的这年头儿变态真是层出不穷,他们这帮老骨头一个不留神就会被闪了腰。

虞衡小嘴叭叭几声,将活全都扔在了胡尚书头上,自个儿还有闲心跑去接参加赏花宴的秦溶月。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