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鱼被逼考科举 第112节(1 / 2)

咸鱼被逼考科举 清涴 7982 字 2021-04-04

大家都很满意,史官笔不停,嗖嗖记下了这感人一幕,想必多年后又会被纳入父慈子孝典范的经典篇章。

禅位日期定在来年的二月初二,大家还能过上最后一个以“景隆”为年号的年,等到明年新帝即位后,就该用新年号了,也不知新帝会用什么年号,想必礼部又有一场大吵。

福王也是个蹭热度的高手,当即跑来找虞衡商量,“咱们那个酒楼,开张的日子就定在二月初三怎么样?到时候我让皇兄给我赐点东西长点脸面,新帝登基后头一回给的赏赐,这名头够不够?”

虞衡当即给福王竖了个大拇指,“王爷好想法。”

就是不知道太子听了这话后想不想把你的脑袋按进水里清醒清醒,新帝登基头一回赏赐,就给了一家酒楼,是不是哪里不太对?

福王在关于挣钱的事儿上是真的莽,打定主意就算被批一顿也得把这面子给挣回来,心里早就想好了八百种去他皇兄面前卖惨的方式了。

虞衡也只能同情了一波太子,碰上的坑货弟弟有点多,未免太糟心。

殊不知,太子对虞衡也有其他的安排。

虞衡还在默默同情太子呢,就听齐王来找他,说是太子有话要和他说。

虞衡顿时有些摸不着头脑,老实说他和太子确实没什么交情,接触次数还不如齐王。太子突然找他,虞衡也有点懵,赶紧向齐王打听。

齐王其实也不太清楚,但是,凭借他对太子的了解,齐王也有自己的猜测,抬着下巴看向虞衡,“有些人就是运道好,指不定又要升官咯!”

第87章三合一

虞衡很是诧异,东宫属官那么多,都是太子心腹,自己和太子并不算亲近,太子现在怎么可能会惦记着给他升官呢?

齐王则有不同意见,“升不升官又不是只看是不是东宫属官,头一个要看的还是自个儿的本事。要是个废物点心,就算他在东宫待了几十年,也就顶多给他一个养老的官儿,想一步登天,做梦呢!”

虞衡更纳闷儿了,“那我也没到可以一步登天那个地步啊。”

前头还有那么多大佬蹲着呢。

“本王也没说皇兄这回就准备让你一步登天啊,他会这么犯傻吗?就是先跟你通个气,卖个好罢了。”齐王白眼一翻,瞪了虞衡一眼,而后又话锋一转,开始向虞衡分析起来太子心中更深层次的打算,“你呢,虽然不是皇兄的心腹,但也还没被父皇重用,算不得父皇的心腹。虽然你有时候傻是傻了点,但你这人运道好得很,能耐也是一等一的,又是父皇手底下的臣子。皇兄拉拢你,予你重任,正巧收服你,将你纳为他的心腹重臣,又能让其他老臣看看,只要他们自身有本事,照样能出头,不必担心什么一朝天子一朝臣的事儿。”

虞衡听得连连点头,又忍不住笑着打趣齐王,“你说我傻,我看吧,你所有的心眼儿都用在这上头了。”

甭管是景隆帝还是太子的心思,这家伙都能揣度得八九不离十,怨不得人家受宠呢。

齐王给了虞衡一对大白眼,领着虞衡一路进了东宫。

虞衡还是第一回来东宫,自打景隆帝提出禅位的事儿后,东宫近来便成了热门得不能再热门的地方,虽然先前太子地位也十分稳固,东宫同样地位超然,是个人人争着抢着想进的好去处。但禅位一事出来后,东宫这边就更加烈火烹油繁花似锦了,朝堂上反对景隆帝禅位的官员不少,私底下想向太子示好,提前在下一任帝王面前刷好感的官员同样也有一大把,毫不夸张的说,东宫近来接的拜帖,摞起来怕是能有一间屋子那么高。

不过太子也十分谨慎,前面那么多年都这么低调得过来了,眼瞅着皇位就要到手了,太子绝不会在这个紧要关头给自己添麻烦,万一出了什么问题,那岂不是要后悔八辈子?所以太子把拜帖全都给拒了。

虞衡还是这段时间以来,太子第一个请进东宫的人,就是不知道有多少人在听到这个消息后,心里又要冒酸水了。

东宫的内侍和其他人想象得不同,似乎是被人敲打过,言行举止都十分谨慎,丝毫没有半点主子马上就要登基的狂喜浮躁劲儿,很是沉稳。

虞衡看得不住在心里点头,单看内侍这般沉稳的表现就知道,太子还是十分靠谱的,馅饼提前从天上掉下来砸他头上,也没让他高兴得昏了头,对自己的处境心里非常有数,这点已经足够难得了。换个嘚瑟点的,这会儿都不知道飘成什么样了。

以小见大,太子还是十分靠谱的。尤其是在好几个奇奇怪怪的弟弟的衬托下,就更加稳重可靠了。

太子已经在前厅等着了,身后还站了个约摸十一二岁的小少年,生得同太子有六七分相似,不过正值青春,少年意气更浓,还没达到太子的处变不惊境界,见了虞衡,眼中的好奇之色怎么都掩不住。

虞衡上前向太子行了礼后,太子便指着身后的少年对着虞衡笑道:“嘉秀侯头一回来东宫,应该也是头一回见祯儿吧。祯儿,这是嘉秀侯,你近来爱吃的鸳鸯火锅,就是嘉秀侯弄出来的。”

虞衡拱手,笑着向小少年见礼,“皇长孙。”

现在还是皇长孙,过段时间,等到太子变成新帝后,这位皇长孙也该向上升升,成为新一任皇太子了。

皇长孙同样很是客气,好奇地看了一眼虞衡,一本正经地拱手回了个礼,“嘉秀侯。”

齐王上前捏了捏皇长孙的后脖颈,故意挑眉找事儿,“怎么,就看见了嘉秀侯,没看见我?”

皇长孙脸上的无奈之色一闪而过,转头笑嘻嘻地将齐王的手扒拉下来,眯着眼睛乐呵呵地叫了声,“哪儿能啊,忘了谁也不能忘了您啊,三皇叔。”

“算你小子有良心。”

虞衡站在一旁看着他们兄弟叔侄一家亲,心里忍不住感慨,果然齐王才是那个走狗屎运的家伙,瞧瞧这场景,非但把下一任帝王的心拉拢了,下下任帝王的心也没能逃脱,就他在皇室中的迷之人缘,一直嚣张到死都不稀奇。

太子笑着看了他们叔侄胡闹了一会儿,而后问虞衡,“嘉秀侯觉得祯儿如何?”

情商只要达到及格线,就不可能干出当着人家亲爹的面儿吐槽人亲儿子的事,更何况虞衡也是第一次见皇长孙,挺阳光活力一小少年,性格也很不错,都能和齐王处得那么好,智商不确定,情商肯定点满了。

听了太子这么问,虞衡便实话实说,“皇长孙殿下龙章凤姿,聪颖绝伦,有殿下之风。”

太子摸了摸新蓄的胡须,乐滋滋地点头道:“我也觉得他最像我。”

说完,太子又话锋一转,突然问虞衡,“嘉秀侯若是喜欢祯儿,等到年后,便来东宫给祯儿当个少傅,如何?父皇也对你赞不绝口,听我提及此事,便欣然同意,你不必有其他顾虑。”

虞衡当即就被惊呆了,太子这话的意思,是他二月二登基后,将皇长孙立为太子,然后让自己担任太子少傅?

太子一般有“三师”和“三少”,三师是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和太子太保,三少则是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和太子少保。都是太子最亲近的官,地位超然,虽然是虚职,没什么实权,隐形的好处确实大家都能看得到的。

不得不说,这确实是天上砸下来了一个香饽饽。大宣的太子们成功即位的几率还是很大的,不像荣朝,太子就没几个能活到最后的,皇室一锅大乱斗,随便翻开一页荣朝的史书,都能看到荣朝皇室“兄友弟恭”、“父慈子孝”的感人事迹。

如果说荣朝的皇位是竞聘上岗,太子仿佛坐在火山口,指不定哪天就被烧没了;那大宣的皇位便是顺位承袭,很少有意外,太子地位安如泰山,安全得很。不然的话,照先帝当年宠妾灭妻的劲儿,怕是景隆帝都登不了基。在大宣当太子,基本上只要太子之位定了下来,自己身子骨保养得当,别嗝屁了,基本还是能感受一下皇位的滋味儿的。

太子安全,跟随太子的官员同样也安全。尤其是三师三少这几个要紧的职位,好确实好,下一任帝师,地位超然,太子登基后都要给他们几分颜面,以彰显自己尊师重教的美德。

但是吧,这位置可以说是天然的太子党,要是太子倒台了,那三师三少基本上也没得跑。惨的被新帝清算丢了性命,幸运点的,就算能苟住小命,接下来也得缩着脖子过日子,千万别冒头,免得惹了新帝的厌恶,更加别再想实现自己的抱负之类的远大志向。

还是拿荣朝做对比,被抄家流放的三师三少都不知道出了多少个,这位置也是个高危职业。不过在大宣,倒可以不用担心这个问题。

景隆帝当年吃够了先帝嫡庶不分的苦,在对待自己的六个儿子上,便吸取了不少教训。虽然最宠爱的是齐王,但景隆帝也从未让任何儿子越过太子,赏赐待遇和放权上头,太子都是独一份,为的就是确保太子独一无二的地位,也不让其他儿子生出妄念。

目前来看,效果挺好。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