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节(2 / 2)

临安是二公主的封号,面对兄长的呵斥,她撇撇嘴,俏生生的垂首而立,摆出端庄优雅的仪态。

皇室宗亲都知道,长公主和二公主不合。

长公主是皇后所出,二公主是陈贵妃所出,地位还是有差别的。不过贵妃比皇后更得宠。

年少时,二公主喜欢挑衅长公主,处处找茬。

本是再寻常不过的天家勾心,然而,长公主偏是个霸道且特立独行的,她让侍从擒下二公主,侍从不敢,便自己亲自动手,拎着一卷竹简,追着二公主打。

从南打到北,从北打到南。

宫里的丫鬟侍卫不敢拦,最后惊扰到了修仙的元景帝。

陈贵妃带着鼻青脸肿的女儿控诉长公主,元景帝打算严惩长公主,喊她去御书房。

长公主早有准备,带着礼记、通典、宫律等十几套书,往御书房逐一摆开,引经典句,感慨陈词。

最后打赢了官司,元景帝郁闷的判长公主无罪释放,自己闷头回去修仙。

成人之后,长公主便内敛了许多。

永镇山河庙。

穿黄袍戴皇冠的威严男子拄剑而立,庙门紧闭,元景帝站在开国皇帝的法相前,无声的凝视着那柄布满灰尘的铜剑。

“一品又怎么样本该有漫长寿元的你,还不是受到人间气运所累,又比普通人多活了几年”元景帝像是在自言自语,又像是与这位六百年前的老祖宗交谈:

“我二十岁登基,打败了所有敌人,坐在那个位置上,无人再能与我并肩,可最后我才发现,最大的敌人是时间。”

元景帝缓慢移开目光,低头凝视着脚下的地面,看了许久。接着,他开始检查庙里的摆设,甚至登上神坛,大不敬的触碰先祖法相,触摸那柄黄铜剑。

这个过程细致而漫长,最后,元景帝如释重负吐出一口气。

他表情变的轻松,跪在蒲团上,朝开国大帝三拜九叩,然后离开了永镇山河庙。

元景帝站在高台,俯瞰着文武百官和皇室宗亲,声音如暮鼓晨钟:“祭祖大典继续。”

他没解释刚才的异常的原因。

禁军五卫和打更人重新散开,有条不紊的恢复秩序,巡视周边。

一列列宦官低头疾走,清理高台上的碎瓦、分拣贡品供器,以及皇室列祖列宗的牌位。

许七安重新回到了站岗位置,心里嘀咕着,很奇怪啊,按理说,祭祖时遇到这种事,是大胸之呸,大凶之兆,元景帝应该勃然大怒才对。

可他对此似乎有一定的心理准备,没有怒斥魏公和禁卫军统领们嗯,不一定是心理准备,而是知道异变的真正源头。

然后,这又是不能在公开场合谈论的东西。

桑泊湖果然隐藏着不为人知的隐秘。

第99章信息共享

而这个隐秘,多半与我听到的求救声有关。甚至,甚至这场异变是因为我引起的许七安被自己这个猜测吓了一跳。

他是一个成熟的刑警,有着严谨的逻辑,并没有立刻认定自己是“真凶”,严格来说他是嫌疑犯。

事情还有其他可能,虽然从宋廷风和朱广孝身上验证过,只有他能听见求救声。

但未必就是他引起了这场骚乱。

桑泊本身就有秘密,而且是只有元景帝一人知晓的秘密。可能这场骚乱本身就会发生,只是因为自己的特殊,听见了不该听的声音。

“我身上的特殊大概就是这莫名其妙的捡钱buff了。”许七安的心情很复杂,既有旺盛的求知欲,也有追索真相的顾虑,害怕那是自己这个年纪无法承受的。

又过了一个小时,祭祖终于结束了。

禁卫军和打更人武百官离开,许七安等人得以解脱,散值。

“真奇怪,永镇山河庙里到底有什么东西”

回去的路上,宋廷风一脸轻松,开始倾吐心里的八卦。

“把眼睛睁开走路,李荣浩。”许七安笑着打趣,试图分散自己的注意力,让心情平静下来。

“李荣浩是谁”宋廷风茫然反问。

许七安不搭理他。

其他铜锣们也在讨论刚才的异状。

“刚才那是剑气吧我从未见过这么可怕的剑气,就算是蕴养剑意的张金锣,也远远不及。”一位铜锣说。

“吓死了,刚才还以为有刺客,我就说嘛,这么可怕的刺客,怎么可能进的了京城。咱们京城可是有监正和国师坐镇的。”

“你们说庙里到底有什么”

这个问题,铜锣们面面相觑,回答不上来。

“是开国帝君当年征战沙场使用的佩剑。”许七安道。

众人纷纷看来,对于许七安这号人,打更人衙门的铜锣们态度两极化。

有的想结交他,有的则嫉妒他。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