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节(2 / 2)

许二叔是老京城人了,他来负责这些事,婶婶和妹妹都放心。

这男人嘴上还是得有些毛的,男人喜欢,女人也喜欢。

这天休沐,快一个礼拜没有去教坊司的许七安,驾着马车出门,在集市里与提前联系好的山货铺老板接头,从他那里购买了两箩筐的香菇。

接下来他兑现自己的两个承诺:一,帮助褚采薇晋升术士六品;二,下面给褚采薇吃。

目标很明确,制作简陋版鸡精。

许七安以前看过一部视频,发布视频的是位美食家,不是贝爷,是正经的美食家。

他收集很多古代菜谱,根据菜谱的步骤制作美食,结果发现古代美食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吃。

总结之后发现,现代菜和古代菜最大的区别,不是样式的改变和增加,而是调味料的改革换代。

来到这个世界后,许七安对这个说法深表赞同,桂月楼的大厨手艺很不错,但普通人家的饭菜就显得非常寡淡,即使许家有熬着高汤。

“味精的出现,是人类美食行业里的重大突破”许七安把两箩香菇倒进大缸里浸泡。

然后翻墙去主宅,偷了一只老母鸡,杀掉,放在小土灶里炖。

接着,把浸泡的香菇简单清洗,捞起来沥干,投入到土灶的另一口锅里。

许七安不打算调制味精,因为缺乏相关的知识和制作经验,他只知道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可以通过谷物发酵和海带中提取。

但是,谷物发酵出来的难道不是酒吗许七安一边回忆,一边心里嘟囔。

海带中提取味精这个选项直接被删除,不予采用,理由很简单,成本太高。

大奉京城地处中原,远离沿海,虽说有漕运和海运,但海货在京城仍旧是达官显贵才能享用的奢侈品。

“想在海带里提取足量的味精,需要极其庞大的数量,买到倾家荡产都提取不出多少味精。”

许七安的打算是用鸡精来代替味精,得益于小时候的好奇心,某一天,家里突然来了太太乐,妈妈再也不用味精了。

他就很好奇,这包黄色的东西怎么就取代了味精呢。于是仔细看了配料。

鸡精的主要成分有鸟苷酸,这是可以比肩味精的提鲜物质。而鸟苷酸大量存在于香菇中。

时间一点一滴过去,途中添加了几次水,香菇和老母鸡渐渐煮烂,一股奇特的鲜味在小厨房里弥漫。

许七安把香菇捞出来,锅里留下浓稠的汁液,煮烂的香菇搁在过滤纱布上,用力绞拧,拧出浓稠的汁液。几次之后,纱布里的香菇干巴巴的,一副身体被掏空的模样。

之后的流程是,将浓稠的老母鸡汤汁和香菇汁混合在一起、用捣药罐捣烂鸡肉和鸡骨,混入汁液内,均匀搅拌。

然而就是等待汁液自然干涸成块状物,再把块状物磨成磨粉,简陋版鸡精就形成了。

做完这一切,许七安看了眼天色,黄昏了。

这个点儿,厨娘应该在忙碌着晚餐,正好可以尝试一下来自二十一世纪的学渣的发明。

从二叔婶婶身上寻求产品反馈。

我有预感,许铃音今天要吃十碗许七安嘴角微翘,颇为愉悦的盛了一晚浓稠汁液,翻墙去了主宅。

第170章不借,滚...

厨房里,几位厨娘忙里忙外的操持着,洗菜切菜,生火烧灶。边做事边聊着。

“咱们以后就要住到内城去了。”切菜的厨娘笑道。

京城百姓对内城的向往,正如许铃音对美食。住在外城的不一定是社会底层,但住在内城的,绝对都是家境殷实的。

不管是民生和治安,内城都要远胜外城,在内城几乎没有贫民窟这种东西。小娘子出门逛街,也不用担惊受怕。

看到僻静的巷子,也能大胆的走进去。当然,这种事并不值得提倡。

“大郎真有出息,我听夫人说,那宅子得五千两呢。”洗菜的厨娘搭话。

“五千两那也就比咱们这座宅子差不多。”烧火的厨娘说。

“你懂什么,”洗菜的厨娘啐了一口:“我听夫人说,那座宅子至少也得七千两,比咱们这座更气派呢。”

至于为什么只花了五千两,这当然是大郎有本事啊,他可是打更人,想来低价买宅子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吧。

“夫人跟我们说,再过几天就带咱们去内城住了,我跟你说啊,内城可繁华了。”

外城生活着的很多底层百姓,极少有机会去内城,不骑马或者乘坐马车,单靠双腿的话,从外城到内城,得一两个时辰。午后出发,到内城都快日落了。

府里的下人们对于搬到内城居住,非常期待,这几天干活都卖力起来了。生怕被辞退。除非了绿娥自幼卖身在许府,许大郎可以随便睡的丫鬟,其他下人签的是活契。

“我发现一件事”切菜的厨娘忽然插嘴,等两位厨娘看过来,她低声说:

“夫人越来越喜欢炫耀大郎了,总是把他挂在嘴边,但逢着大郎回来,就绝不给好脸色看。”

“咳咳”

突然,门外传来咳嗽声,打断了厨娘们的碎嘴。

“大郎怎么来了”厨娘们惊讶的问。

厨房这种油腻又脏的地方,不是主人们该来的。

你们几个老妈子戏还真多婶婶会炫耀我才怪许七安手里捧着碗,点了点头,道: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