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节(1 / 2)

苏卫民亲自带着他们去田里“考察”,边走边把又把自己了解到的情况说了一遍。

大家都知道今年闷热得有些不寻常,但隔壁几条村没有像苏家村这样三面环山,晚上的蛙叫蝉鸣等不会有那么大的回音,即便是比平时大声一点也不会太过在意,晚上多了很多蛇虫鼠蚁爬出来乘凉倒是真的。

中午随便随便吃口红薯芋头对付一口,几个人跟着苏卫民连水塘都去看了,傍晚时分亲眼看见鱼群跃出水“乘凉”,看着太阳落下,天边的火烧云红得不同寻常,鱼鳞般层层叠叠蔓延到山的另一端。

一个老把式说:“我们村没有这么大的水塘,像这样大片鱼群跳出来透气我也是第一次见。”

另一个老把式也说:“你们不拉着我看我都没注意到这天红得跟火烧一样,不过火烧云也不能说明台风就要来了啊。”

气象专家也摸不准,气象台那边的确没有监察降雨或者台风迹象,但也这一圈走下来的确有些不同寻常,他们的经验比较单一,其实是不如这些常年住在村里观察入微的老把式的。

到了太阳下山以后,苏家村这种三面环山的“盆地”聚焦的热浪全数散发出来,他们才真真切切感受到这的确已经不是普通的闷热,那是一种足以让人产生窒息感的燥热,从他们进村到现在为止,没有感受过一丝丝的风吹草动,河边最容易随风摆动的垂杨柳都从来没有动过一下。

入夜,漫山遍野响起了比昨天晚上更恐怖“哀鸣”,若不是大家一起亲耳听到,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山那边的大小动物叫嚣着,这边圈养的家禽和牲畜跟着回应,尤其是那些狗,撕心裂肺地叫,苏家村像是一个封闭的山谷,循环,回荡,生生不息。

也只有苏家村这样离大自然最近的村落才能用这样的方式和大自然“交流”,能提前接收到大自然的哀鸣和警示。

最后专家判定,是非常的不同寻常,肯定是要发生一些自然灾害,而且还不会太小,至于是台风还是地震还其他,这个不好判断,但是最大的可能是台风季提前到来。

苏卫民说:“我在苏家村住了几十年还是第一次遇到这样极端的情况,今天又比昨天加剧了,昨天还没有这么明显,明天还是得加快抢收进度才行,不然真的来不及了,三天内,台风一定会来。”如果昨天还不是那么确定,今天他起码有九成以上的把握。

眼见实耳听虚,听别人说是一回事,陈主任亲身感受是另外一回事,他当机立断说:“我连夜把情况汇报给县里,尽量在明天天亮之前通知各个公社进行抢收,即便不是台风我也认了。”

陈主任连夜带着人走了,感谢和道歉的话是一句也没有说,苏卫民是无所谓,但是他这样污蔑完苏笑笑就走,他那口气就是下不去:“道歉没每一句就走,都什么人啊。”

苏笑笑不怎么在意,信口开河说她两句也不会少块肉,她更想知道到底是谁吃饱撑着没事干举报她,不过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要不是陈主任到来,他爹昨天也没有十足的把握提前跟县里汇报,县里不批准的话,他也不好擅自抢收水稻,这也是为什么他要先斩后奏的原因。

即便是今天有把握明天再去汇报,再等县领导带人来考察拖上个两三天,指不定台风和领导哪个会先来,现在陈主任一来再顺便把情况汇报上去,效率就高了很多,希望能抢收到更多的水稻,挽救一下损失吧,严格来说举报那个人算是坏心做了件好事。

韩城在晒谷场忙活了一天,脸上和身上都已经晒掉一层皮,原本细白的皮肤泛着火辣辣的红还伴随着刺痛,苏笑笑看着都心疼,这年头也没有什么防晒霜,苏笑笑只好找了点芦荟给他涂上。

苏笑笑皱着眉头,一边涂一边吹,心疼坏了:“这太阳也太毒了吧,孩子们都没晒得你这么狠,你怎么晒得那么伤啊?”

韩城倒是没怎么在意:“晒谷场的温度是要高一些,那些谷子暴晒一天已经干透可以装袋,咱们这些劳动人民是真的能干,一天的功夫粮仓里已经堆放了不少粮食,按照这个速度下去,过不了几天就能收割完了。”

苏笑笑摇头说:“我爹不是说了,三天内台风会来,除非连夜抢收,否则来不及了,总是能抢回来多少算多少吧。”

苏笑笑放下芦荟,轻轻吹了吹韩城晒伤的地方:“韩城,以前咱们在清风镇的时候,每年的台风季都是狂风暴雨,我习以为常没觉得台风有多恐怖,但是我现在一想到田里那些沉甸甸的稻谷可能要泡到水里发芽,心情就特别沉重,农民都是靠天吃饭,一年到头就盼着这口新粮,这万一连饭都吃不上可真是……”

韩城想了想说:“我明天给部队打个电话汇报一下情况,请领导调派离这里最近身上没有任务的兵过来帮忙,争取在这一两天内收完。”

苏笑笑倒是没有想过这一层:“这样合规矩吗?”

韩城说:“小肉包有一句话其实是对的,天大地大吃饭最大,大家饭都要吃不上了,何谈其他?”

苏笑笑点头:“那好,明天一早就打电话。”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