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8章 大好机会(2 / 2)

&t;divcassntentadv>“这便是周公瑾提出的二分天下,这个版图里面,我江东必全取江淮,无论北方最后的赢家是谁,我江东也能占据一半天下!”

吴夫人叹息一声,孙权之所以如此极端,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周瑜的判断。

其认为凶虎迟早被灭,所以江东应趁此机会蚕食凶虎地盘,这次攻伐皖口,北上寿春,也是周瑜的手笔。

吴夫人不明白周瑜对与凶虎的恨意,为什么似乎比孙权还大,但在两人的一拍即合下,吴夫人虽然名义上是监理江东内外政事,但在孙家吴家全员赞同孙权的情况下,还是没能阻止江东的出兵。

想到这里,她也有些心灰意冷,站起身道:“权儿大了,我也没什么作用了。”

“随你去吧。”

她也没有说孙尚香的事情,孙权又不是不知道,但既然做了,证明他何尝在乎一个妹妹的性命?

这确实是身为合格主公的正确决断,但吴夫人却高兴不起来。

望着吴夫人离开的背影,孙权心中却是有一团火在烧。

自己的阿父阿兄,都曾威震天下,他们可以,自己也可以!

迟早一天,自己会证明不输于他们,到时候自己不仅会全取江东,甚至取得天下!

丹徒对面的广陵城内,陈登正在处理政事。

在刘备逃走,袁术溃败后,除了琅琊郡还在袁谭手里,袁熙事实上已经是获得了徐州,陈登行使的也是徐州刺史的职责。

年前袁熙已经将徐州刺史印绶,让太史慈从幽州带来,交给了陈登,所以陈登得以放开手脚,统筹徐州事务。

他任命臧洪为东海太守,让其在当地募兵,对抗蠢蠢欲动的袁谭军。

事实证明陈登的猜测是对的,因为前日得到消息,泰山贼臧霸领上万兵士,从琅琊南下,突袭东海!

臧洪早有防备,虽然他新招募的兵士无论从士气还是经验上稍嫌不足,但臧洪本人守城经验极为丰富,他将自己从东郡带出的部下分散到东海各郡大城防守,臧霸的泰山贼转战数城,竟是无功而返,双方就此对峙起来。

不过从臧洪传回的信中,陈登推测出,其实臧霸对于攻打东海,也不是那么情愿,如今气汹汹的模样,倒像是做出来给人看的。

但青州方面,派出的却不是只是臧霸这一支军。

有消息说,先前为袁术叛将,如今归附了袁谭的雷薄陈兰,从平原进入了冀州清河郡附近,明显是在威胁魏郡。

更有一支袁谭麾下的青州军北上渤海,其目的似乎竟是幽州渔阳,那里有幽州最重要漂榆邑码头,听说正在辽东半岛建立据点的田豫已经紧急赶回,调兵防守。

这还不是最麻烦的,此时真正的袁谭主力,却是动向不明!

陈登猜测,袁谭真正的目的,一是进入兖州,协助袁尚攻打曹操,二是和上次一样的路线,从彭城国借道,目的是取得寿春!

前者的可能行微乎其微,因为谁都知道袁谭和曹操不清不楚,此时翻脸的可能性不大。

但后者更加可怕,若其成为现实,证明袁谭彻底和袁氏决裂,成为了曹操的鹰犬。

偏偏这种可能性还不小,因为这个变故,将会严重影响袁尚和曹操在官渡的战事。

若袁熙袁尚溃败,曹操和袁谭联手取得中原,便成了定局!

陈登对此无法决断,只能将所有的情报都发给了在寿春的袁熙,让其做决定。

同时陈登也是自顾不暇,因为江东出兵皖口,同时给了陈登很大的压力,最近甚至派出了黄盖周泰两员将领,试探性性的进攻了广陵的邗河出口。

虽然陈登领兵将其打退,但也见识到了两员将领的难缠,幸好这次他们头上,还有个监军张昭。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张昭虽为文臣,却会被孙权任命为监军,但相比其擅长的内政,张昭显然不太适合指挥兵事,在陈登派出的多支小股船队骚扰下,张昭应对失措,很快便吃了个小大不小的亏,被迫退了回去。

陈登猜测,张昭这次吃了败仗,还是在江东另立新主的当口,这是狠狠削了孙权的面子,回去之后一定不好受。

听说其先前在江东威望很高,这次怕是声望受损了吧?

先前陈登听说,张昭是江北人士的核心人物,隐隐约约有和江东士族的领军人物周瑜分庭抗礼的趋势,若周瑜在皖口攻城略地顺利,风头便会压过张昭,江东的政局,只怕会发生大的变化啊。

陈登的猜测还是很靠谱的,因为在皖城的周瑜,也得知了张昭攻打广陵受挫的消息。

他不禁心怀大畅,将信件展示给左右看,笑道:“有黄盖周泰两人相助,尚且不能击败陈登,张长史怕是轻敌了啊。”

众人皆是出声附和,鲁肃却是沉默不语,孙权派张昭出兵打城,本就有些不合常理,其中深意周瑜未必不知,不至于如此轻佻才对。

但周瑜在孙策死后,虽然仍然受道孙权重用,但其很大一部分权力,其实是被分走了的。

要知道孙策在世时,虽然也对张昭礼敬有加,但却没有给其多少实权,而孙策一去世,孙权便马上让张昭带兵,显然是更加看重他了。

虽然张昭不争气没支棱起来,但作为孙策在世时的军中二号人物周瑜来看,这无疑是触动了他的根本利益,也难怪周瑜心态有些失衡。

想到这里,鲁肃有些糊涂了,江北士族和江东士族之间,孙权到底是更偏向那边?

亦或是在两方之间,搞制衡之术呢?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