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三章 矛盾难解(2 / 2)

诸葛亮又道:“使君曾说过,孔雀东南飞的悲剧,固然是因为礼制,但刘氏无出,也是给了翁姑用七出之条责令其子休妻的借口。”

“其原因还是在于汉制七日一休的规定。”

汉代官员每逢七日可以放一次假,也就是所谓的“七日沐”,在这一天里,官员可以离开官府,回到自己的家中或者去外面旅游、野猎等活动,以放松心情,但换言之,其他六天要十二个时辰住在官府。

虽然私下里面,很多官吏会带着侍妾,以其婢女的身份消遣,但正妻是不能这么做的。

世家大族的官员,有很多借口和特权请假,受到的影响并不大,但一般的吏员,便几乎不可能了。

于是产生的问题是,很多人的正妻无后,这也是身为小吏的焦仲卿,和刘兰芝成婚数年没有子嗣的原因。

其实诸葛亮黄月英也是这样,黄月英要是不扮作书童,只能另找居所,七天才能和诸葛亮见一次面。

袁熙深感此等制度实在是没有必要,但他也不好直接开这个口子,毕竟若是每日让官员回家,紧急要事时找不到人,这个时代可不是打个电话就能把人叫过来那么简单。

这种沿袭了很多年的制度,很难一次修改到位,所袁熙制定了轮休制,还允许官邸后面可以另行设置别院,以供官员家人居住。

当然,这种别院很是简陋,只有一两间屋子,士族大家的人肯定会受不了,或者士族女子自重身份,也不愿意过来。

但对大部分寒微的官吏来说已经足够,他们往往只有一个正妻,让他们七天分隔,和坐牢没有两样。

袁熙的这个规定,在寒门良家子之中很受好评,以至于有些士族子弟也开始慢慢接受这种做法。

黄月英心道夫君这主公,好像和一般的世家子不一样啊,完全不像出身与世家大族的,不知道为什么,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一些东西呢。

她将心中的疑惑说出来,诸葛亮点头道:“确实如此。”

“也许是他以前遇到过什么事情,才能深刻体会到士族以外的其他人的苦处吧。”

“不过说起来,他还真是给我出了不少难题呢。”

“尤其是今天荆州蒯异度来,说了刘景升想要联手的想法,但两边好像很难谈到一起呢。”

黄月英听了,说到:“蒯叔叔?我曾经跟随家父见过其一面呢。”

“此人颇有智计,也没能劝服得了使君吗?”

诸葛说道:“使君很清醒,这个时候若只看情面,只会把江淮提前陷入到战火中去。”

“所以今日使君暂且拖延下来,我猜他是想让江东同时入局,利用两方矛盾获得最大的好处。”

黄月英失笑道:“袁使君的心肠还真是坏呢,倒是蒯叔叔没有拿以前袁氏交情说辞吗?”

诸葛亮道:“说了,别说刘景升的宗室身份,怕是天子来了都没有用。”

“好像使君对于天子的想法,和别人更是不一样。”

“他数次暗示过,让我好好想想,怎么解决皇权和士族争分权力之间的矛盾,好像在他心里,对于士族有种天生的不信任感一样。”

黄月英摇头道:“又让马儿跑,又让马儿不吃草,天下哪有这种好事?”

“说来使君也是出身士族,他这么做,不是在背叛世家之间的默契吗?”

“这里面风险极大,必然所谋甚大,你说使君会不会效仿王莽篡汉故事?”

诸葛亮一怔,随即失笑道:“夫人倒是眼光独到,也是敢讲,不怕使君问罪于你?”

黄月英哼了一声,“这话我只对夫君讲,要是传了出去,肯定是夫君想要除掉我了。”

“真要是那样,我死的也不冤,不耽误夫君续娶了,夫君大可以向使君讨要冯氏过来,人家可比我漂亮千百倍呢。”

诸葛亮大感吃不消,怒道:“哪有你这样讲话的!”

黄月英嘿嘿直笑,对付诸葛亮这种聪明人,耍无奈是最好的办法,谁让自己是他夫人呢。

诸葛亮只得岔开话头道:“王莽篡汉,关键在于篡字上。”

“彼时天下并没有现如今一样大乱,所以王莽无论做什么,都是欺骗成分居多,而不是像秦末高祖亲手打的天下,自然被人诟病。”

“而当今天下,夫人觉得汉室还剩几分?”

黄月英心道确实如此,如今的汉室名存实亡,天下的世家大族,还有几个忠心的?

她低声道:“那使君将来不还是要做皇帝,谁不愿意做皇帝呢?”

“不,”诸葛亮摇头道:“据我所见,使君心里是很犹豫的。”

“他常常说皇帝是最高危的,改朝换代,子孙后代可能全部被杀光,若是如此,他宁愿子嗣做普通人。”

“我不知道他为什么这么悲观,但一方面他想依靠皇权的力量压制士族,统一天下做些事情,又害怕皇权膨胀无能能制,为祸天下。”

“他说他也没有找到平衡两者的办法,所以交给我来,这也是为什么我愿意为其出谋划策的原因。”

“我想看看他是否真的如此想,是否真的能走出一条不一样的道路来。”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