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八章 虚虚实实(2 / 2)

看来自己的威望,还是不够啊。

他有些不甘,自己要是和袁谭年纪一样大,未必比对方做得差,不,只要早生五年,虽然可能不及袁熙,但说不定赶上袁谭是没问题的,但留给自己的时间实在太少了!

他现在深切感到袁绍去世前的不甘,纵有万般雄心壮志,但天不假年,一样是要含恨而去,腹部的疼痛袭来,如海浪般一波波侵袭的他的身体,袁尚竭力抵抗的同时,不禁苦笑起来,这难道就是自己用五石散害死阿父的报应?

不,真正的罪魁祸首袁谭和曹操还没有死,自己无论能不能活下来,总要给阿父讨回些利息!

他缓缓站起身来,叫过屋外等着的洪氏,说道:“帮我着甲,我要巡查兵营。”

袁尚的到来,让城内守军欢欣鼓舞,袁熙脸色不好,但还是装作淡定的样子,向众人保证一同死守邺城,同时会想办法安置将士的家眷。

邺城北面城门大开,一条长长的队伍沿着大路北上,往易京而去,人头攒动,蜿蜒上百里。

而在邺城上游漳河押解民夫挖河的曹洪得到这个消息,不由大喜,他也来不及和夏侯惇商量,而是带着数百骑兵,直扑邺城北面大路,意图袭击逃难队伍,削弱邺城士气人心。

结果他刚绕到邺城北面,猝不及防便遇到了早就埋伏在此的张郃军。

张郃先前就得知曹军在掘漳河,肚子里憋了一肚子火,因为掘漳河后果之严重,远比其他河流。

漳河,古称衡漳,也叫邺水,其上游系两河合一,一为清漳河,一为浊漳河,均发源于黑山山腹地。

最早的漳河的洪水峰高量大,善淤、善决、善徙,因为漳河决堤泛滥导致民不聊生,故公元前422年,魏文侯以西门豹为邺令治水。

门豹兴民屯发民力,在漳河中修筑十二座溢流低堰以拦河水,每堰在南岸开取水口,共建成十二条渠道,能灌能排,旱时可引水灌田,水大时可排涝,效益十分显著,这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引漳十二渠。

十二渠建成后,粮食产量获得大幅提升,让饱受水患的邺城成为中原地区重要的农耕经济区和军事重镇,加上后世利漕渠的修建,才让邺城一跃成为北方最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而如今曹军要做的,便是决漳河灌城,一旦成功,谁也不知道邺城能活下来多少人,这让冀州将领极为恼火,偏偏因为敌情不明,冀州军还不能贸然出击阻止曹军。

因为曹局疑兵之计做的很好,号称来了十万大军,夏侯惇等人率领上万人明目张胆胁迫民夫挖掘河道,让冀州军根本摸不清底细,生怕其埋伏大军围点打援,对付前来阻止的冀州军。

所以这段时间,张郃也是憋闷久了,如今审配预测邺城放出逃难的民众,曹军很可能浑水摸鱼,于是让张郃领一支精兵埋伏在大路旁的树林里,结果曹洪果然上钩。

曹洪的兵马,上来就被冀州军强弓劲弩射倒了大半,大惊失色之下连忙向西逃窜,张郃带人紧追不舍,足足追了二十余里,早得知消息的夏侯惇才赶来救援。

张郃见对方也不过千余步兵,直接突入阵中,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看得一旁的夏侯惇以为是赵云来了,心道曹军的阵势难道如此不堪,是个人想来就来,想去就去?

但张郃气势正胜,他也不敢轻撄其锋,只待张郃力竭,同时慢慢消耗张郃兵马,张郃也不傻,看着几次冲击后己方骑兵疲惫,直接领兵退走,回到了邺城。

他越想越不对劲,怎么曹军的攻势,似乎很是疲弱?

于是他当即去见审配田丰等人,田丰听到了,思索一会,脸色有些难看,出声道:“我们怕是被曹军骗了。”

“对方怕是和年前我们佯攻官渡一样,实际没有派出多少人!”

审配目光一闪,“元皓是说,他们大张旗鼓掘河,根本就是在诈我们?”

田丰点了点了头,“很有可能,他们看准了我们大部分兵力都交给文丑将军,去青州边境阻据袁谭了,没有足够的兵力试探他们,才如此有恃无恐!”

审配听了,脸色更加难看,他现在主管军情,没有看出曹军虚实,他也有不小责任,只得道:“那元皓以为如何,全力攻击掘河的曹军?”

田丰犹豫了一下,他其实也拿不准,要是曹军离着兵力,等着他们上钩了呢?

想到这里,田丰也是心里郁闷,袁谭才是个真正的搅屎棍,冀州大部分兵力都被他牵制了,没有他的话,事情根本没有这么麻烦的!

他出声道:“文丑将军那三万兵马不腾出手来,很难解邺城之围。”

“我觉得没有必要将其放在青州边境了,其防备的是雷薄陈兰和袁谭的少量兵马,袁谭主力不是和显弈公子在徐州打仗吗,他还能有多少兵骚扰冀州?”

“如今将其调回,尽快解邺城之围,方是上策。”

审配听了,思索了好一会,说道:“全调回来也不好,我便让其先调一万兵马回来。”

他当即发信给文丑,让其后撤百里,同时分兵回援,结果信发出后如同石沉大海,杳无音信。

直到五六天后,冀州青州边境才传来了一连串的消息,让冀州的谋士们目瞪口呆。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