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五章 形势恶化(2 / 2)

大乔害羞的低下了头,就听袁熙继续道:“到时候你们的身份,应该便不是妾室,而是夫人,这应该也算对得起桥公了。”

大乔一惊,袁熙这话很是明白,因为自上古以来,只有天子和诸侯王的侧室能被称作夫人,这已经是算是有官职在身,和公卿大臣正室地位无异。

大乔知道袁熙刚刚拒绝了汉廷封公的诏书,听这话里意思,这是要称王?

这可是犯了大忌讳的,不怕被天下人诟病吗?

袁熙看出来大乔眼里的担忧之色,出声道:“放心,有人比我更急。”

“至于形势如何变化,就看曹操和孙权接下来的动作了。”

事情果然如他所料,不久之后消息传来,曹操尽起麾下大军,一方面度过汉水猛攻襄阳,一方面纠集了一支庞大的船队,顺着汉水一路猛攻,直往陆口而去。

面对曹军的猛烈攻势,南郡的刘备军抵挡不住,曹操的水军随时都会度过汉水,侵占骚扰南岸的刘备军城镇,在巴丘江陵一带调兵的关羽,被迫紧急赶往陆口方向救援。

这一下就将刘备的缺点显露出出来,相比曹操手下谋士武将云集,刘备军虽然补足了谋士的短板,但武将方面差距还是很大,至今还是靠着关羽张飞撑门面。

这也是刘备的无奈,后世他从荆州才开始打开局面,在荆州益州招揽了大量的人才,才得以建立蜀汉,而之前其手下除了关羽张飞寥寥数人,确实没有能独当大局的人。

在这个时间点上,五虎将只有两人,极为重要的魏延也没有出现,刘备能凭借这些班底抵挡曹操两年,已经算是超水平发挥了。

袁熙也明白这一点,所以他必须要动手了,更是因为曹操明显是冲着他来的,要是等曹操水军和江东水军会合,水陆并进,以他在江淮的兵力,是很难抵挡的。

于是袁熙给皖口的周瑜军发去了一份书信,要求其立刻撤军。

周瑜自然是装傻充愣,袁熙也没指望一封信就让江东退兵,他之死拖延时间,准备集结巢湖水军先和江东打一仗。

但在相隔寿春一条淮水的豫州,曹操军终于开始行动了。

曹洪和乐进集结了几乎整个豫州的兵力,在淮水各处渡河,想要趁机侵入淮水南岸,袭击寿春周围的地区。

因为这次豫州发动的人数很多,且掺杂了大量民工,再配合淮水为数不多的曹操水军,同时在淮水十几处地方发功攻击,让守卫淮水的陆逊也无法判断虚实。

这种情况下只能填人数,虽然袁熙早有防备,把两郡的江淮兵都派到了沿岸防卫,但也只能是堪堪守住。

但这还不是最麻烦的,因为关键的战场,显然是在长江。

之后曹军顺汉水而下,和江东军打破了陆口,关羽被迫带军退往巴丘一带。

曹军和江东军并没有趁势进击,而是曹军派了一支步军驻守陆口,剩下的船队一边向西阻拒关羽水军,另外派出近半船队和江东水军汇合,往皖口而来。

这一下子,谁都知道曹操和孙权要联手攻打袁熙了,而且走的还是水军巢湖北上这条路!

不过这看似齐心的联盟,似乎也有着裂痕。

如今把守巢湖水域的,是甘宁和太史慈,今日袁熙就接到了太史慈的密件,说江东有人秘密向他发信私通请降,并将信件一同送了过来。

袁熙看到信后,差点笑出声来。

因为这封信件的内容,他可太熟悉了,这是江东第一演员,黄盖写来的。

说起为什么黄盖此时写信,还要追溯到当时太史慈去皖口出使时的遭遇,当时江东军尚未偷袭陆口,太史慈赶到后,两边其乐融融,各自演戏。

太史慈虽然是武将,但他却是武将之中,少有会使小心思的,当年他在北海时身为小吏,就能用计骗走对头,所以他此时扮演这种角色,也是如鱼得水。

如是过了几天,某日晚上他和周瑜推杯换盏时,就听帐外有人喝骂道:“凶虎杀我江东兵士,扣押鲁子敬,实乃江东仇寇,如今和仇人对坐饮酒,不亦耻乎!”

正在喝酒的周瑜闻言大怒,喝道:“谁在此胡言乱语,给我速速绑上来!”

他身边的侍卫闻言,连忙出去,不一会就面带难色回来,而外面的喝骂声却一直没有停止过。

侍卫在周瑜耳边悄声说了几句,周瑜更是愤怒,狠狠将杯子摔在地上,怒道:“怎么,他资格老就可以不服上官,违背军令?”

“速速将其绑来!”

侍卫听了,连忙赶出去,周瑜转向太史慈,笑道:“如今我江东诚心和袁使君谈和,却有人想要存心破坏,我定然会给将军一个交代!”

不一会,侍卫们推着一个五花大绑的人走了进来,太史慈定睛一看,心道有趣了,这不是江东大将黄盖吗?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