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见死不救大战爆起(2 / 2)

几个时辰后!

苏曳船队行驶在长江航道上。

忽然间!

前面冲出来一支太平军的舰队,怒气冲冲,杀气腾腾而来。

“敌袭,敌袭!”

苏曳船队大声高呼,敲响了钟声。

“当当当当”

然后,苏曳的巡抚卫队和太平军水师在长江水面上开始激战。

苏曳的卫队,仅仅只有三百多人。

而太平军水师,足足有一千多人。

双方战况,顿时无比激烈。

激战一刻钟后。

便有几艘挂着清廷龙旗的战船出现了。

这是清廷江南大营的战船,正在此处巡逻。

这段时间,苏曳,湘军,清廷,太平军在长江航道上都相对默契。

而此时,见到江面大战。

江南大营的战船立刻上前查看,看到激战的双方,一方肯定是发逆的水师,而另外一方,挂着大清龙旗之外,还挂着苏字。

这是江西巡抚苏曳的船队啊?

“管带,要不要上前支援苏曳船队?”江南大营水师军官问道。

这个清廷的水师管带道道:“不要上前,不要支援,立刻回去禀报。”

接下来,这几艘清廷战船立刻后撤,这个水师管带,立刻前往江南大营帅帐禀报。

此时!

帅帐之内,江南大营主帅和春,两江总督何桂清、江苏布政使王有龄,正在议事。

很快,这个水师管带飞奔而入道:“大人,前方江面上,发逆水师遭遇苏曳船队,正在激战苏曳人数少,战船少,仿佛处于被动,我们要不要上前支援?”

这位和春说来也巧,他的字和肃顺一样的,都叫雨亭。

听到这个水师管带的话后,和春本能地望向了何桂清。

他虽然是江南大营主帅,但在这个地面上,还是两江总督何桂清最大。

所以,要不要救援苏曳,也需要这位两江总督发话。

但是,两江总督何桂清依旧谈着事情,没有任何表态。

和春道:“丛山兄,你看?我们这边要不要去救援苏曳?”

两江总督何桂清道:“什么?救援什么,救援谁?现在哪里有战况啊?”

接着,他望向那个水师管带道:“此时哪里有激战吗?”

那个水师管带不由得一愕,然后摇头道:“没,没战况,末将眼睛看花了。”

“末将告退!”

然后,他直接跑了出去。

在何桂清看来,苏曳已经是政敌了,如果能够死在发逆手中,那就再好不过了。

去救援?

开什么玩笑?

和春忍不住问道:“苏曳在长江遇袭,我们要不要上报朝廷?”

两江总督何桂清道:“千万不要多事,就当作什么都不知道,你若上报了,皇上还会责怪你。现在就连皇上,大概也巴不得”

话到嘴边,何桂清赶紧咽了下去。

江南大营主帅和春点了点头,也决定当作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

于是。

就这样在长江航道上,苏曳的卫队和太平军水师,一边激战,一边朝着西边撤退。

而江南大营,就这样静静地看着,没有任何反应。

苏曳船队,一边撤退,一边激战。

从白天激战到天黑。

激战了三百多里,终于才摆脱了太平军的水师。

带着伤痕累累的战船,返回九江。

这等逼真,无出其右。

尤其是江南大营见证了这一切,还见死不救,简直太好了。

为苏曳下下步计划,做了最好的铺垫。

京城!

伯彦讷谟祜出现杜翰的府上。

“杜翰大臣提出的试探性进攻简直绝了。”伯彦道:“如此一来,苏曳一旦反抗就是有异心。但若不反抗,则会被朝廷一点点渗透,一点点收回权力。”

杜翰道:“伯彦世子,我们之间就不需要客套了,有话直说。”

僧格林沁和肃顺不是一党,所以和杜翰也不算一党。

但是因为有共同的敌人苏曳,所以杜翰而伯彦二人,又算是绝对的盟友。

伯彦讷谟祜道:“但是在我看来,第一步和第二步不必分先后,而是应该同时进行。”

杜翰陷入了沉默。

按照他的想法,算是一种温水煮青蛙,先用第一步进行试探苏曳,如果苏曳没有反抗的话,再去撤换王世清新军内的苏曳嫡系,再把王世清新军从扬州调到天津。

站在政客的角度而言,这是稳妥的办法。

但是在伯彦看来,这是完全不对的。

就是应该双管齐下。

伯彦道:“原因有二,第一,我们的目的和皇上的目的是不一样的。皇上只是想要试探出苏曳有没有异心,如果没有异心的话,苏曳还会在江西巡抚的位置上坐下去。但这是我们两人的目的吗?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把苏曳赶下台。”

“对于皇上而言,这是试探性攻击。而对于我们而言,就是攻击。”

“把王世清新军彻底调离,拔掉苏曳的爪子。让翁同书带人去和苏曳死斗,不管有没有异心,都要让他有异心。”

“第二,现在洋夷下了最后通牒,说六日之内要朝廷派人和他们谈判,而朝廷这边打算边打边谈,所以打会维持一段时间。既然要打,那肯定要挑选最强的军队来打,为大清争取最好的谈判条件,要给洋人最大的教训。”

“而现在整个大清表面上,哪一支军队的战斗力最强?不就是苏曳的那支新军吗?而且苏曳不是口口声声说他的新军要用来保卫京师,保卫皇上吗?”

“那么现在这个时刻到了,下旨命令王世清,立刻派遣新军北上去天津,抵抗洋夷!”

“所以,对付苏曳的进攻,不能分为两步走,而是要并为一步走。”

“现在洋夷威胁京师,危急之计,让苏曳新军北上,那就是掌握着绝对的大义。苏曳但凡阻止新军北上,那他的真面目就会暴露于天下,甚至会身败名裂。而王世清,更加没有拒绝北上的道理。”

“现在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一旦战争结束,朝廷和洋夷和谈,这个理由就不够充分了,这个大义也就不够了。”

“所以,在拍翁同书去九江做知府的同时,也应该派遣钦差大臣前往扬州,命令王世清率领新军北上天津和洋夷作战。”

杜翰听完之后,微微倒吸一口凉气。

论狠,果然是你伯彦世子啊。

你不但想要让苏曳倒台,还想要让他一手编练出来的新军,完全葬送在天津战场啊。

但是,伯彦说得对。

现在确实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而且有一句话说得对,对于皇帝是试探,但对于他杜翰而言,更多是攻击。

既然是攻击,那自然要又凶又狠,想办法置苏曳于死地。

整整思考了一刻钟。

杜翰道:“我立刻入宫面圣!”

三希堂内。

皇帝听到了杜翰的话后,顿时心思大动。

“让王世清率新军北上天津,和洋夷作战?”

杜翰道:“皇上,现在我们要和洋夷先打后谈,那肯定要先打得漂亮,才能谈出一个最好的条件,否则如同何桂清的那种条件,我们是万万不能接受的。”

“而现在大清哪支军队最强?毫无疑问就是苏曳的那支新军,唯有把这支最强的军队派出去,才能获得最好的战果。”

“另外,现在把王世清这支新军调回来,才有足有的大义,苏曳没有任何理由阻止,否则就是有异心,而且会身败名裂,让天下众人,看清楚他的面目。”

“另外,苏曳是不是彻底失去了对新军的控制,也能看的清清楚楚。”

顿时间,皇帝也陷入了沉思。

被杜翰说了之后,这个念头也如同野草一般滋生出来。

杜翰道:“某种程度上,这也是为了苏曳好。彻底失去了兵权,苏曳某些方面的心思才不会滋长,才能更加安分,这还算是保护了他。这支新军现在就调回来,他也用不着念想了。”

皇帝依旧没有出声。

足足好一会儿后,皇帝道:“行,那就这样办。”

接着,皇帝问道:“你觉得派谁作为钦使去扬州,命令王世清率领新军北上天津?”

杜翰道:“臣举荐镶蓝旗副都统德兴阿,让他和翁同书一起南下。一人去扬州带着王世清新军北上天津,一个去九江担任知府。”

皇帝思考了一会儿,点头道:“行,那就命令德兴阿做这个钦差去扬州。”

“另外,命令漕运总督,准备足够多的大船,务必一次性把在扬州的王世清新军带回来,用最快的速度投往天津战场。”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另外命令直隶总督谭廷襄,拼命地打,无论如何,也要支撑一个月左右,等到王世清的新军到来。”

“告诉谭廷襄,洋夷的舰队上不了陆地,他手中的军队那么多,坚持一个月,绰绰有余。”

“一定要打出大清的威风,让洋夷在谈判的时候,才不能为所欲为,得寸进尺!”

杜翰顿时拜下道:“嗻!”

“圣明,无过于皇上!”

然后,皇宫之内出了两队人马。

一个是去天津传旨,让谭廷襄拼命打,务必和洋夷对抗一个月。

另外一个,就是去向德兴阿传旨,让他作为钦差大臣和翁同书一起南下。

这个两步并一步,伯彦算计得很好,甚至一流。

但可惜的是,他的谋划,反而成全了苏曳。

又上一计助攻。

倒真要谢谢他了。

大沽口!

经过了六天的时间,清军在大沽口炮台以及在后方的天津城,严正以待。

直隶总督谭廷襄,在众军拱卫中,威风凛凛。

前后军队,密密麻麻,不计其数!

很快,朝廷的使者到来,想直隶总督谭廷襄传达了皇帝的口谕。

“洋夷万里迢迢而来,距离香港补给也甚远,而我军以逸待劳,占据主动。”

“并且,洋夷的陆军在广州,战舰上不了陆地,你有炮台和坚城在手,至少坚持一个月,苏曳曾经统帅的新军就会北上加入战场,届时将如虎添翼。”

“能战,才能止戈谈和。你一定要打出朝廷的威风,只要坚持一个月,朕就给你记功!”

直隶总督谭廷襄道:“臣遵旨,一定打出威风,不给皇上丢脸!”

半个时辰后!

英方给出的六日期限已到。

联合舰队再一次派出了使者,向谭廷襄道:“六日期限已到,贵国谈判使者何在?”

直隶总督谭廷襄道:“皇上有旨,让你们舰队先后撤五百里,再派员和你们谈判。”

使者耸了耸肩膀道:“这是你们自找的。”

然后,他乘船返回到战舰之上!

半个时辰后!

双方大战,正式爆发!

注:第一更送上,这一章写到早上十点半,无语了!

最近剧情,不是太好写,但请放心,我会遵照历史轨迹下,写得更爽。

有月票恩公,投我几张,谢谢大家,我去睡觉了。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