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疯狂皇帝帝国的夕阳(2 / 2)

这,这算什么?

但是,这依旧还没有结束。

又过了几日,朝堂之上。

皇帝忽然道:“江苏巡抚,空缺依旧,有何人可以举荐?”

杜翰道:“皇上,可以让曾国藩这个两江总督兼任江苏巡抚。”

皇帝道:“不成,两江总督兼五口通商大臣,本就政务繁多,如何兼任?”

江苏巡抚徐有壬被罢免之后,朝廷在这个位置上,久久没有人提起。

因为,几乎无人敢去。

害怕去了之后,就再也回不来了。

皇帝道:“赵德辙。”

赵德辙头皮发麻出列道:“臣在。”

皇帝道:“你愿意去江苏吗?”

赵德辙当然不愿意,而且他现在是尚书,去做了江苏巡抚,是降职了。

肃顺道:“皇上,江苏巡抚没有兵权不行,臣举荐安徽布政使李鸿章,担任江苏巡抚。”

这也是没有办法中的办法了。

李鸿章自己有几千军队,而且他勉强算是半个湘军出身,他去做江苏巡抚,徐有壬那边大概是不会动手的。

如果苏曳对李鸿章动手,那就是和湘军翻脸了。

皇帝想了一会儿道:“就这样办,赵德辙你作为钦差,去向李鸿章传旨。”

赵德辙叩首道:“臣遵旨。”

这一次,赵德辙就走得没有那么快了,整整半个多月后才到庐州。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册封李鸿章为江苏巡抚,即刻上任,钦此!”

李鸿章一愕,叩首道:“臣,领旨谢恩,万岁,万岁,万万岁!”

钦差赵德辙离开之后,李鸿章充满了不安。

李续宾不在,正在率军攻打安庆。

而李鸿章和左宗棠水火不容,所以自然也不会找左宗棠商量。

于是,他用最快速度离开庐州,前往扬州,请教曾国藩。

扬州!

曾国藩道:“少荃,你想做这个江苏巡抚吗?”

李鸿章沉默,他甚至很难回答是否想做。

他在庐州呆得很难受,左宗棠太强硬,而他这个布政使在湘军麾下,也很难大展拳脚。

所以,他当然想要做这个江苏巡抚。

而且这个世界,他没有进入过曾国藩的幕府,不完全算是湘军中人,背后靠山不硬。

江苏巡抚,一等一的封疆,对于他而言,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但是,去做这个江苏巡抚,风险太大了。

“想!”李鸿章直接道。

曾国藩道:“那你愿意喊我一声老师吗?”

李鸿章立刻跪下道:“学生李鸿章,拜见老师。”

这个江苏巡抚,如果没有湘军的支持,李鸿章当然是坐不稳的。

李鸿章这一拜,也就等于把自己当成了湘军的一份子。

曾国藩道:“好,我带你去九江。”

几日之后,九江!

书房内。

曾国藩道:“苏曳,朝廷册封李鸿章做江苏巡抚,你看如何是好?”

南方七省,湘军已得安徽、湖北、湖南,如果在得江苏,就直接拿走了四省。

更何况,曾国藩这个两江总督,也是管得到江西的。

苏曳当然知道,皇帝这是不管不顾,要强行拆解南方七省联盟了。

他甚至不愿意和臣子商量了,也不讲究政治体面了。

之前那种稳扎稳打的步伐,全部抛弃不用了。

他就是要用皇权,直接压制了,进行政治暴力拆解。

而且不管任何后果,大不了你直接造反的架势。

这一次他受到的耻辱太大了,让他疯狂了。

苏曳道:“少荃兄那边,已经答应了朝廷了吗?要三辞三让吗?”

曾国藩道:“朝廷的意志非常坚决,要么接受,要么拒绝,大概没有三辞三让的空间。”

苏曳想了一会儿道:“我还是那句话,我不拦人上进。”

此时的苏曳没有半点虚伪,压根没有说什么我已经在野,这些政事我不管。

“所以,少荃兄做这个江苏巡抚,我当然不反对,我也愿意支持。”苏曳道:“相信徐有壬大人那边,也不会有意见。”

曾国藩道:“朝廷那边的旨意,想要让少荃带着军队去苏州上任。”

苏曳想了一会儿,道:“三千,不能超过三千。”

曾国藩道:“好,就三千。”

苏曳道:“另外我还是那句话,不能拆解南方七省联盟。”

话依旧没有说完,谁做这个江苏巡抚,可以的。

但是,做了江苏巡抚之后,如果敢直接宣布退出南方七省联盟,那就不要怪苏曳无情。

直接人体消灭。

曾国藩道:“当然。”

接下来,苏曳和李鸿章面谈了半个时辰。

对方很恭谨,但也很矜持,或者说很疏远。

谈完之后,曾国藩带着李鸿章离开九江。

几日之后,李鸿章带着三千军队离开庐州,前往前往苏州上任。

至此,新的江苏巡抚诞生。

沈葆桢道:“大人,皇上已经几乎失去理智了,他是要用皇权直接对南方七省进行暴力拆解了。”

苏曳道:“对。”

沈葆桢道:“我们应该怎么做?”

苏曳道:“什么都不做。”

对于他而言,最最重要的招商大会,已经完成了。

九江经济实验区,最关键的一步过去了。

接下来,他看上去会完全偃旗息鼓,任由皇帝的一方攻击。

沈葆桢道:“今天是十二月二十五,英法大军什么时候来?”

苏曳没有说话。

旁边的巴厦礼道:“大概,二月份中旬。”

苏曳道:“我们来推演皇帝的进攻。”

“接下来一切对我们的攻击,都会是皇帝直接出手,他甚至不会在听从军机处的意见。因为之前每一次政治攻击,杜翰等人都布置得非常高明,但每一次都失败。”

“皇帝完全失去了耐心,也失去了理智。”

“等李鸿章成功前往苏州,就任江苏巡抚之后。皇帝就会解除张国梁和冯子材的所有官职,下旨让李鸿章接管江苏的所有兵权。”

“按照时间进度,这大概是一月中旬,或者下旬。”

“接下来,朝廷大概会和李鸿章进行拉扯,让他退出南方七省联盟,但也有可能不会。但这一点底线,李鸿章是会遵守的。”

“所以,罢免了张国梁和冯子材之后,朝廷下一步,要么罢免王有龄,要么罢免田雨公,要么罢免你沈葆桢。”

“然后,皇帝会派遣一名完全不怕死,绝对听命于皇帝的臣子,来担任这个封疆大吏。”

“而这个封疆大吏就任之后的使命,就是宣布这个省份退出南方七省联盟。”

“他的唯一使命,就是拆解南方七省联盟。”

巴厦礼在边上忽然道:“苏曳大人,我有一个问题,我想要请教。”

苏曳道:“请讲。”

巴厦礼道:“现在招商大会已经成功了,我们和很多省份的权贵豪商,已经构建成为了利益共同体了。所以这个南方七省联盟,其实没有那么重要了。”

沈葆桢道:“巴厦礼爵士,未来苏曳大人进入中枢之后,需要强大的政治助力,而这个南方七省联盟,就是他最大的嫡系,所以这个联盟必须存在。”

苏曳道:“而且未来,我们要全面工业化,整个南方七省也会率先开展。九江成功了之后,我们可能在苏州,杭州等地,继续复制。所以南方几省会成为我新政的急先锋。”

巴厦礼点头道:“我明白了,如此一来,这南方七省联盟,确实非常重要,一定要保住。”

沈葆桢道:“我明白那条线在哪里了。”

按照苏曳的心思,肯定是想要让李鸿章速度稍稍慢一些,别那么快。

帮助他拖住朝廷的节奏。

但是,李鸿章不快,也不慢。

一月十六,他就率领着三千人,进入了苏州。

正式就任江苏巡抚。

他难道不知道苏曳的心思吗?他肯定是知道的。

而且,他完全可以把这件事情拖到二月中旬。

毕竟,朝廷的旨意是让他率军前往苏州,一旦涉及到几千军队,时间慢一些完全是正常的。

但是,李鸿章依旧在一个月内,完成了上任。

朝廷密使在苏州再一次约见了李鸿章,意思是让他公开宣布退出南方七省联盟。

李鸿章表示,这一点他实在有心无力。

尽管没有明说,但是表达的意思却很清楚,谁一旦公开宣布退出南方七省联盟,那就是死期。

朝廷密使没有继续逼迫,而是用最快速度回京汇报。

一月二十七。

皇帝在朝堂上,公开下旨:“罢免江南提督张国梁所有职务,罢免总兵冯子材所有职务,二人所属军队,完全归江苏巡抚李鸿章调遣。”

听到这句话,朝廷众臣是心惊胆战的。

张国梁和冯子材,都是天地会反贼出身,一旦强行罢免二人的职务,那很可能会造成哗变的。

毕竟李鸿章手中只有三千兵,而张国梁和冯子材手中至少有两万。

一旦哗变,直接杀入苏州。

后果不堪设想。

江南大营这群兵本来就桀骜不驯,之前逼饷哗变,追杀主帅的事情,也不是没有发生过。

一旦几万军队哗变,朝廷该如何收拾?

派兵镇压吗?

顿时,有人小心翼翼道:“万一,二人麾下兵马出现哗变,又该如何办?”

皇帝怒道:“僧格林沁,胜保,荣禄掌握十几万军队,干什么吃的?曾国藩手中的军队干什么吃的?一旦哗变,直接派遣大军镇压就是了。”

众臣头皮发麻。

上一次的奇耻大辱之后,皇帝真的是彻底豁出去了,要用最直接的手段,拆解南方七省联盟了。

哪怕出现哗变,出现内战也在所不惜了。

而且在皇帝看来,李鸿章是湘军的人,是曾国藩的学生,江苏的军队哗变攻打李鸿章,也就等于苏曳势力和湘军势力公开决裂。

这个时候,谁也劝不住皇帝了。

甚至,他也没有和肃顺杜翰等人过多的商议。

“匡源,你去下旨,罢免张国梁和冯子材二人所有职务。”皇帝直接下令。

匡源上前道:“臣,遵旨!”

接下来,吏部侍郎匡源几乎是抱着被劫杀的思想准备,前往镇江和常州。

在进入扬州运河的时候,他不止一次,遭到阻拦。

不是明着阻拦,而是运河的拥堵。

超乎寻常的拥堵。

每一次,他都想起德兴阿和翁同书钦差船队被劫杀的画面,尽管他没有经历,却能想象。

他当然知道,只要南方七省联盟不同意,他都无法进入长江。

所以,他匡源几乎是视死如归。

但是,想象中的劫杀没有发生。

尽管拥堵,但是钦差大臣匡源的船队还是顺利进入了长江,并且渡过了长江,进入镇江城。

“苏松镇总兵,冯子材,听旨!”

冯子材上前跪下。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免去冯子材所有军政职务,所属军队,归江苏巡抚统领,钦此!”

念完圣旨之后,钦差大臣匡源的双手几乎在微微颤抖。

他实在害怕圣旨念完之后,直接兵变,冲出几个士兵上前将他乱刀砍死。

但是,一切都没有发生。

冯子材显得非常安静,直接道:“臣,领旨谢恩!”

接着,他直接摘下了官帽,放在地上,并且接过了圣旨。

匡源面孔微微一颤,不知道该怎么说,尴尬地安静了好一会儿,他直接离开镇江,在上百名钦差卫队的保护下,狂奔前往常州,想江南提督张国梁宣旨。

结果,张国梁不在常州。

“不知道啊,提督大人应该是在丹阳吧,江南大营散了之后,帅帐撤到丹阳了。”麾下的将领道。

于是,钦差大臣匡源又赶去了丹阳。

结果,张国梁也不在丹阳。

“应该是在苏州吧,巡抚大人在苏州,提督大人有重要军务,要去和巡抚相商,应该是去苏州了。”丹阳守将道。

钦差大臣匡源顿时觉得不妙。

接下来该不会踢皮球一样吧,张国梁根本就不出现,让他宣旨都找不到对象,活生生把他拖死?

但没有办法,匡源只能再一次离开丹阳,前往苏州。

结果,张国梁还真的在苏州。

而且,李鸿章也在。

不仅如此,李鸿章的三千人,张国梁的七千军队,都在苏州城内。

甚至,匡源听说徐有壬也在苏州城内。

顿时间,匡源心脏都哆嗦了。

他提前去见了李鸿章,问道:“少荃,你老实告诉我,一旦发生兵变,你的军队能不能敌过张国梁的军队?”

李鸿章道:“很难。”

匡源道:“你觉得我一旦宣读罢免张国梁的圣旨后,会不会出现兵变?”

李鸿章想了一会儿,摇头道:“我不知道。”

他确实不能确定。

因为徐有壬本来是在长江上,而张国梁也本来在常州,忽然两人就回苏州了,而且还带着七千人回来。

曾国藩说过,他和苏曳有默契。

苏州城内,不会有兵变。甚至整个南方,都不会有兵变。

但是现在这个架势,李鸿章也不敢把话说死。

甚至,一旦发生兵变,他该何去何从?

如果发生兵变?那苏曳的军队和湘军,会不会开战?

又或者是朝廷直接派遣大军南下镇压?

通通不知道。

这个时候,只能赌了。如果真的发生兵变,李鸿章决定直接隐藏踪迹,离开苏州,以观事变。

伸头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

次日,钦差大臣匡源还是决定宣旨。

在苏州知府衙门内,江苏巡抚李鸿章在场,江南提督张国梁也在场。

就在匡源要宣读旨意的时候,前江苏巡抚,南方七省联盟的盟主徐有壬,也走入了衙门之内。

这个时候,匡源内心猛地一抽。

完了,完了。

接下来肯定要兵变了。

但是,他强忍着恐惧,大声道:“皇上有旨,江南提督张国梁接旨。”

张国梁上前跪下。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免去张国梁江南提督等所有职务,其所属军队归江苏巡抚李鸿章节制,钦此!”

然后一片安静。

匡源颤抖着闭上眼睛,等着乱兵杀出。

结果,依旧什么都没有发生。

江南提督张国梁静静道:“臣张国梁,领旨谢恩。”

接着,他也摘下了官帽,静静放在地上,高高举起双手,准备接旨。

匡源呆了,足足好一会儿,赶紧把圣旨放在张国梁手中。

就,就这么结束了?

你们不造反?不兵变?

安静了好一会儿后,钦差大臣匡源几乎是狂奔出门,然后用最快速度离开苏州,返回京城!

二月十九。

钦差大臣匡源,回京复旨。

所有人惊愕,竟然这么顺利?

张国梁和冯子材两个军头,就这么被罢免了?

没有任何兵变?甚至连士兵闹事都没有。

皇上这一连串攻击,苏曳竟然没有任何反击,全部安静接受了。

这,这难道是乱拳打死老师傅?

之前肃顺和杜翰等人的计策,多么高明,多么阴狠啊。

苏曳一一破解,而且直接反击,打得朝廷颜面尽失。

后来,无比愤怒之下的皇上亲自出手,不讲政治套路,就是蛮干。

直接用皇权,狠狠砸下去。

结果,全部办成了。苏曳那边别说反击了,就连一声叫唤都没有。

不止是苏曳,连徐有壬这个南方七省联盟盟主,也没有任何反应。

就这么任由捶打?

整个南方七省也未免太安静了,苏曳甚至一点点反击的意思都没有。

这是什么意思?难道招商大会成功之后,苏曳彻底蛰伏了,完全被动挨打了?

三希堂内!

过去这两三个月,皇帝一顿猛攻,全部成功。

他自己也意外,兴奋中带着一点点惶恐。

于是,他再一次召见了心腹重臣,对接下来的事务相商。

“接下来,当如何?”

杜翰道:“皇上英明,这几个月,苏曳竟然毫无反击。如此我们便可以更进一步,直接罢免闽浙总督田雨公,让赵德辙担任这个总督。一旦顺利接任,赵德辙立刻宣布退出南方七省联盟,如此便可彻底瓦解了。”

匡源道:“那如果南方那边,派人劫杀怎么办?直接栽赃到海盗头上。”

怎么办?

没有办法,完全无解。

但是,之前的攻击太顺利了。

尤其这一次罢免张国梁和冯子材,完全是苏曳反击的最佳时机。

二人本就是天地会出身,手下众多将士也是匪徒出身,借机哗变再正常不过,而且也牵连不到苏曳头上。

毕竟苏曳现在什么官职都没有,苏州距离九江那么远。

只要二人的军队哗变,湘军那边陷在安庆战场,大概率是旁观。

那么朝廷只有一个办法,从北边派遣大军南下镇压。

真到了那一步,就是天崩地裂。

如果朝廷败个一两仗,届时甚至需要苏曳出面调解。

所以不管怎么看,这都是苏曳的最佳反击之策。

结果,竟然什么动作都没有。

苏曳葫芦里面,究竟卖什么药啊?

这个机会一旦错过,可就再也没有了啊。

而此时,皇帝的通红的目光忽然变得浓烈起来,沙哑道:“不,不是罢免田雨公一个人。”

这话一出,杜翰等人汗毛竖起。

他们知道皇帝要做什么了。

“把闽浙总督田雨公,浙江巡抚王有龄,署理江苏巡抚沈葆桢,三个人全部,同时罢免!”

“让赵德辙去做闽浙总督,领兵部尚书衔。”

“让罗遵殿担任浙江巡抚,领侍郎衔。”

“让耆龄担任江西巡抚,兼南昌将军。”

“要拆解,那就拆解得彻底,”

这确实拆解得彻底,苏曳的盟友全部被罢免,然后几个省同时宣布南方七省联盟瓦解。

皇帝咬牙切齿道:“三个人,分三路去就任,”

“苏曳他们有本事的话,就把三路人全部劫杀。”

“一路劫杀,还可能是偶然。三路全部劫杀,还如何掩饰?届时天下人都看得清清楚楚,他苏曳就是乱臣贼子。”

这一点倒是说对了,三个封疆大吏南下就职。

如果全部被劫杀的话,那那就只有一条路,谋逆,造反!

在场众臣毛骨悚然,完全不敢出声。

这一招固然狠辣,但也直接把对手逼到绝路。真的会把人逼反的。

一旦南方几省军队全部谋反,真的杀向京城清君侧,又该怎么办?

之前为何要去雇佣海盗假扮洋人舰队啊,不就是怕直接逼反了南方七省联盟吗?

杜翰道:“我敢肯定,苏曳绝对不会公开谋反。”

“他要谋反,最好的机会,就是让张国梁和冯子材哗变。那个时候不谋反,选择劫杀三路封疆大吏的话,就真的昭然若揭了。”

“他好不容易一直保持到现在的政治大义,就会彻底沦丧了。”

“他不会劫杀三路封疆大吏,他也不会谋反,但是他会怎么做?我不知道,臣真的不知道。”

皇帝寒声道:“之前步步为营,步步算计,却屡屡失败,落入苏曳陷阱,颜面扫地。”

“朕决定了,就这样干!”

“用最直接的手段,直接拆解所谓七省联盟。”

肃顺、杜翰等人躬身道:“臣等遵旨!”

苏曳站在楼宇高处,眺望长江。

竟然下雪了。

进入三月份,竟然下雪了。

望着鹅毛大雪,洋洋洒洒,落入滚滚长江。

苏曳伸出手,诺大的雪花在掌心,好一会儿才消融。

“今天,大军应该出现了吧?”苏曳问道。

沈葆桢道:“对,根据海面上的一路汇报,应该要出现了!”

与此同时,海面之上,夕阳西下。

额尔金伯爵率领的几百艘舰船,几万大军。

浩浩荡荡,遮天蔽日。

朝着天津方向而来。

注:终于写完了,一万二千多送上!小声问一下,还有月票吗?糕点感激涕零。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