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辉煌大捷朝堂震动剧变将至(2 / 2)

但是,左宗棠还是用最快速度,派遣一支精锐新军,一百多人,护送安德海离京南下。

钟粹宫。

肃顺、端华、载垣、载龄等人整整齐齐跪着。

“太后,赶紧下旨啊。”

“赶紧下旨让僧王和胜保率军回京。”

刚才朝堂之上,面对两场胜利,他们也喜气洋洋,说要对苏曳和僧格林沁大肆封赏。

但是现在,也是脸色铁青,如临大敌一般。

慈安太后道:“这样下旨,恐引发后果。”

郑亲王端华道:“这又能有什么后果?打赢了大仗,班师回朝难道不是应该的吗?”

慈安太后依旧下不了决心。

她实在是担心,如果下旨让僧格林沁和胜保大军回京,肃顺和端华等人就会利用这支军队做大事。

她当然不想八旗被裁撤,她当然想要保住大清根基。

但是,她也绝对不想要内战。

所以,不管肃顺和端华等人再怎么劝,她也不愿意下旨。

此时,一个太监飞奔而入。

“启禀太后,西边太后那边下旨了。安德海秘密出宫了,直接就去了苏曳的奉恩镇国公府,然后左宗棠就派了一支精锐,跟着安德海一起走了,应该是离京了。”

这话一出,慈安太后脸色剧变。

端华道:“太后娘娘,您看看,您看看。”

“您不下旨,但是西边那个太后可不客气啊。”

“如果苏曳大军先进京,那会是何等后果?”

慈安太后颤声道:“之前苏曳想出这个法子,他去浙江剿灭发逆,僧格林沁率领旗人军队去山东剿灭捻匪,不就是另类的兄弟登山,各自争先吗?不就是为了避免内战吗?”

端华道:“此一时,彼一时啊。苏曳招募一半旗人进入帝国新式陆军,并且成立了帝国陆军学院,让所有的军官都成为他的学生,就是想要收服这些旗人之心啊。但是他没有想到,这些旗人反抗的意志如此坚决,所以正常的收心已经不可能了啊。”

载垣道:“这一场斗争,终究要分出一个胜负的。不管是我们,还是苏曳,都要分胜负,决生死的。”

肃顺道:“太后娘娘,这是生死斗争,这不是过家家啊。”

慈安太后依旧不愿意下决心。

端华道:“太后娘娘,如果让苏曳大军先进京,那就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啊。”

慈安太后内心深处,就是不愿意相信苏曳会害她。

毕竟他他还说倾慕自己呢。

肃顺和端华几乎要气炸了,自己这个外甥女太后真是

都这个时候了,你还心慈手软?还对局势充满幻想?

还想着你好我好大家好?

看看人家西边那个太后,何等之坚决?

当机立断就下旨让苏曳率军进京了。

你倒是好,都这个时候还磨磨蹭蹭。

但是,正宫太后就是掌握绝对大义,她不下旨,端华等人就是没有办法。

当然,他们也可以直接让僧格林沁和胜保无旨进京。

但那样的话,就名不正言不顺了。

忽然,肃顺道:“太后娘娘,在您心中,是不是觉得苏曳肯定不会伤害您?”

一时间,慈安太后面红耳赤道:“你胡说八道些什么?”

肃顺道:“苏曳,或许确实不会伤害您?但是西边那个太后呢?”

慈安太后道:“她也不会。”

肃顺道:“先帝是不是给过您密旨,关键时刻,铲除西边那位的密旨?”

慈安太后本能摇头否认,但是偏偏她这个人,又不擅长撒谎,眼神都会把自己出卖。

肃顺道:“西边那位的性情您难道不知道吗?平常时候当然和睦相处,但是现在对于她而言是生死攸关,您手中掌握能够将他处死的利器。她难道不会防备吗?之前没有分歧的时候,当然一切都好。但是现在有了分歧和裂痕,她难道不想一劳永逸,彻底解决隐患吗?”

这话一出,慈安太后脸色微微一变。

很显然,她对叶赫那拉氏还是有一定了解的。

端华道:“太后娘娘,就算您不下旨,我们也会立刻招僧格林沁和胜保率军回京的。如果那样的话,名不正言不顺,更加容易发生剧变。”

接着,几个人再一次整齐叩首道:“请太后娘娘下旨。”

一刻钟后!

一个大太监,在另外一支精锐护送下,用最快速度前往山东传旨。

让僧格林沁和胜保立刻率军回京。

而端华立刻秘密会见了俄国公使,和美国公使。

“有一件事,非常需要你们的帮忙。”郑亲王端华道。

俄国公使面色冰冷。

甚至整个沙俄,都被彻底激怒了。

海兰泡还好,只是被严重炮击,杀了不少人。

但是海参崴,就极度惨烈了,因为距离得太远,过了好长时间才被发现。

整个海参崴军事基地的俄国人,几乎被屠杀得干干净净。

一半的尸体,被堆积成为金字塔。

另外一半的尸体,被钉在木架子上,延绵几十里不止。

这群海盗用最凶残的方式,屠杀了整个海参崴。

尽管没有任何证据,但是沙俄也一下子就能判断出,这是苏曳和英国人的联合阴谋。

他可以想象,皇帝会是何等震怒?

沙俄和大英帝国的关系,会受到何等颠覆。

“说。”

端华道:“僧格林沁和胜保在山东大获全胜,苏曳在杭州大获全胜。”

“我们召僧格林沁和胜保的军队进京,西太后召苏曳进京。”

“苏曳的军队在杭州,距离京城远得多,所以想要快速回京,一定会走海路。”

“我想要请你们的舰队,对他的船队,进行拦截。”

这话一出,俄国公使和美国公使互相对视一眼。

对于两国而言,当然希望苏曳彻底失去清廷中枢的权力。

足足好一会儿,美国公使道:“公然拦截苏曳的船队,那是会开战的。”

端华当然巴不得沙俄和美利坚对苏曳开战,但不能这样说。

“苏曳和英国人既然可以用伪装海盗的方式袭击海参崴,那你们也可以伪装成海盗去拦截苏曳的船队,不是吗?”端华道。

俄国公使和美国公使,再一次对视。

端华继续道:“两位公使,苏曳彻底掌权的话,英国就独吞你们在清国的所有利益。所以在这方面,我们的利益是完全一致飞。”

“我可以告诉你们,一旦我们执掌中枢,我们也会进行洋务运动。但是到那个时候,我们会对你们两国进行定向开放。”

俄国公使道:“我们需要商量一下。”

接下来,两国公使进入另外一个办公室密谈。

“这件事情,可以做。”俄国公使道:“而且对于我们来说,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

美国公使沉吟不语。

他们虽然和苏曳也是对立关系,但没有像俄国人一样不共戴天。

俄国公使道:“可以肯定一点的是,一旦清廷中枢陷入内战,对于我们都是天大的利益是吗?届时我们扶持八旗王公,你们扶持湘军,英国人扶持苏曳。”

“这个国家,就被肢解了,我们三方都能获得天大利益。”

美国公使道:“你也知道,我们国家正在内战,而且我其实没有在远东发动战争的权力。”

俄国公使道:“我们不想开战,那难道苏曳就想要和我们开战吗?”

“他毁掉条约,不让我们进入长江,难道我们不应该对他进行惩罚吗?”

“而眼下,就是最好惩罚的机会。”

美国公使再一次沉默思考良久。

足足好一会儿,他点头道:“好,做!”

接下来,两国公使来到端华面前道:“我们同意你的条件,但是需要你签订一份密约。”

接着,俄国公使递过去一份密约。

这份密约非常仓促,是临时写的。

他们就是这么贪婪,不管谈什么事情,哪怕是对自己有利的东西,也都要狮子大开口。

端华接过密约后看了一眼,脸色稍稍有些难看,但还是咬牙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你们速度一定要快,西太后那边已经派遣钦使离京,前往杭州宣旨了。”

俄国公使道:“你放心,我们的速度一定会更快。”

确实很快,仅仅一刻钟后。

两国公使就派遣的一队武官,用最快速度南下,前往上海。

几日后!

上海长江口。

俄国和美国的舰船,已经堵在这里整整几个月了,一直对峙,始终没有要离开的意思。

但忽然一夜之间,这两国的舰队就撤退了。

而且撤退得无影无踪,直接退到了外海去了。

长江舰队的指挥官,闽浙总督徐有壬没有感到欢喜,反而如临大敌。

两国舰队忽然就撤退了,究竟有什么大动作?

又过了一天!

李鸿章原本一直围攻苏州的动作,也忽然停了下来。

直接停战。

而后,他率领着大军直接北上,离开苏州。

不知道这个动作,包含何等意思?

紧接着!

朝廷使者来到济南。

“太后懿旨,命僧格林沁和胜保,立刻率领大军回京,钦此!”

僧格林沁接过圣旨看了一眼,心脏微微一跳。

因为圣旨上只有御赏的印章,而没有同道堂。

也就是说,这不是两宫太后的旨意,而仅仅只是东宫太后。

“僧王,太后的意思是立刻进京,不做任何耽误。”大太监道。

僧王道:“我知道了。”

其实,对于这个圣旨,他已经有了足够的心理准备。

所以,大军已经集结完毕了,随时都可以进发。

不过,他还是要做最后的商议。

山东巡抚衙门的秘密书房内,只有四个人,僧格林沁,胜保,傅奇,都兴阿。

“母后皇太后下旨,让我们率军回京。”僧格林沁道:“要不要回?”

胜保道:“当然要回,我们不是等了好几日了吗?不回京,让苏曳率先回京,我们坐以待毙吗?”

傅奇道:“就算只有母后皇太后的御赏印,但我们还是没有抗旨的可能性。”

都兴阿道:“僧王,这这率军回京,很可能就意味着内战啊。”

僧格林沁拿着香烟的手微微颤了一下,然后将烟头丢掉。

都兴阿道:“我们准备好内战了吗?”

胜保道:“走一步,看一步。但是肯定有一点,我们一定要比苏曳率先进京。”

“再说,难道我们还能抗旨吗?”

“在这里密会,有什么意义?”

僧格林沁点燃了一根烟,深深吸了一口。

是啊,圣旨已经来了。

贪婪地吸完这根烟,僧格林沁来到门外。

外面密密麻麻,都是他带来的军队,也勉强称得上百战之师了?

这一回京,可能就真的面临内战了啊。

足足好一会儿,僧格林沁大声吼道:“全军出发,返回京师。”

然后,僧格林沁一身戎装,再一次翻身上马。

几万军队,浩浩荡荡离开济南城。

返回京师。

整个局势,再一次陷入了可怕的焦灼之中。

朝廷中枢的内战,真的就要爆发了吗?

无数人的目光,都盯向了杭州。

都在等待着苏曳的决定。

而与此同时,俄国和美国舰队在外海,做了简单的掩饰。

真的很简单,就是换上了几面海盗的旗帜。

然后,联合舰队开始在苏曳回京的海路上开始游弋巡逻。

而徐有壬的长江舰队,留下了一小半在长江口,他亲自率领另外大半的长江舰队南下,进入杭州湾,准备护航苏曳大军回京。

而杭州城内。

大太监安德海几乎是日夜兼程,终于赶到了杭州。

“苏相,太后懿旨!”

“着苏曳大人,立刻率军回京。”

然后,他直截了当把圣旨递给了苏曳,所有的规矩都免了。

苏曳拿过圣旨,看到上面果然只有同道堂的印章。

而且字迹还有些潦草,显然是叶赫那拉氏仓促之间写成的。

安德海道:“苏相,我们必须要快,山东那边距离更近,所以僧格林沁和胜保肯定更早接到圣旨,肯定已经在回京的路上了。”

“我们必须用最快的速度集结大军,登上战船,走海路到天津,然后陆路回京。”

苏曳朝着安德海道:“你稍作休息。”

安德海道:“是,苏相。但是我们一定要快,如果让僧格林沁和胜保的大军领先太长时间进京,那就太不利了。”

接下来。

苏曳把太后的懿旨交给了几个亲信手下。

徐有壬,王有龄,王世清,甚至袁甲三和马新贻。

看完之后,所有人都面色凝重。

但是,也都没有开口。

只感觉到内战的脚步,越来越近。

但这件事情太大了,让他们几乎不好开口。

而且苏曳的脸色沉着坚定,很显然早已经拿定主意了。

顿时,徐有壬道:“下官完全服从苏相的命令。”

王有龄道:“下官也是完全服从。”

袁甲三道:“下官亦然。”

马新贻道:“下官亦然。”

苏曳点了点头,然后走出门道:“传令下去,全军登船。”

苏曳的几万主力大军,也提前好几天就已经集结完毕了。

杭州湾的船只,也已经全部就绪。

随着苏曳一声令下,几万大军开始用最快速度登船。

不计其数的船只,密布十几里钱塘江面上。

安德海稍稍休息了片刻,见到大军登船,便心安下来。

甚至,他也来不及在杭州城内休息,直接就要登船,跟着一起回京。

次日天亮时分。

苏曳的几万大军,已经全不登船完毕。

“进发!”

随着苏曳一声令下。

这支巨大的船队,开始行动。

安德海一愕道:“是我看错了吗?我们是不是在往西走啊?”

苏曳道:“你没有看错,我们就是往西?”

安德海道:“回京,不是往东走吗?离开钱塘江进入大海,然后北上去天津?”

苏曳道:“我们不回京。”

安德海脸色剧变道:“什么不回京?但是太后的旨意,可是让您回京啊!”

苏曳道:“太后那边,我已经派人去解释了。”

安德海道:“苏相,不能抗旨啊?而且僧格林沁和胜保率军回京了,我们不回京,何等被动?您还是奉旨,立刻回京啊。”

苏曳冷冷看他一眼道:“我不说第二遍。”

然后,直接转身离开。

安德海的脸色不由得青一阵,白一阵的。

僧格林沁和胜保二人,率领几万大军,继续往北回京。

而苏曳的军队,乘船进入江南运河北上。

一部分军队,在苏州登陆。

与此同时,太平军的勤王林启荣,侍王李世贤提前一个时辰,率领太平军离开了苏州。

顿时,苏州变成空城。

苏曳大军进驻苏州,并且用八百里加急向京城皇宫奏报。

收复苏州。

而他另外部分的军队,没有做丝毫停留。

继续分别在常州,无锡,丹阳等地登陆。

几乎不费任何吹灰之力。

他的军队重新占领了整个苏南。

快到了极致。

从头到尾都没有抵抗,太平军不断放弃这些城池。

整个苏南所有的太平军,都在返回天京。

苏曳这边八百里加急的信使,一波接着一波回京。

苏州大捷,常州大捷,丹阳大捷,无锡大捷。

紧接着!

另外一个额外的消息北上入京。

这是曾国藩的奏报。

久违的曾国藩奏报。

安庆大捷。

湘军主力,攻克安庆。

紧接着,一个更加炸裂的信息传播出去。

湘军主力,正在从四面八方朝着一个方向集结。

天京!

他们这是打算攻打天京吗?

京城皇宫!

僧格林沁和胜保的军队,距离京城已经越来越近了。

而这个时候,苏曳的信使不断进入皇宫。

朝堂之上。

一阵阵高呼不断。

“八百里加急!”

“苏曳大人收复苏州。”

“收复常州,收复丹阳,收复无锡。”

“江苏大捷,南方大捷!”

注:今天章节有点难写,努力加快节奏,所以写的有些晚。

恩公们,月票榜真的拜托大家了,您受累投票了!谢谢您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