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天大手笔逼反湘军(2 / 2)

“而且,这一次左宗棠率军去西安主持裁撤地方八旗,就已经带了几千军队,已经在西安城构建起了坚固的防线,所以尽管陕西也已经乱起,但只要西安不沦陷,整个陕西就不会有大事。”

“西北回乱看似势大,但他们战斗力不强,而且也泛滥不到大清腹地!”

慈安太后道:“可是这片大片的国土,几乎占了我大清三分之一,四分之一,可万万不能丢失。”

而就在此时,外面响起了大太监增禄的声音。

“太后娘娘,左宗棠回京,求见太后。”

片刻之后,左宗棠风尘仆仆进入钟粹宫内。

“臣参见太后。”

慈安太后道:“怎么样?西北的局面怎么样?”

左宗棠道:“非常惨烈,陕西因为有臣的几千军队镇守,所以局面尚且还好。甘肃那边,被杀得千里血腥,白骨如山。疆地俄国人大肆扶持热西丁汗和卓、妥明、哈比布拉汗、金相印与思的克伯克,塔兰其苏丹等叛贼,局面岌岌可危,稍有不慎,这几千里江山就要沦丧。”

历史上,清廷对疆地的叛乱是无力平叛的,只能一直坐视那边的割据政权做大,坐视沙俄和英国对疆地的吞并,坐视阿古柏不断地侵占土地。

一直到平息陕甘回乱之后,在左宗棠的强势要求下,并且向洋人借贷军费下,才再一次抬棺出征,收复新疆。

而那个时候,整个疆地许多地方已经整整沦丧十几年了。

慈安太后道:“苏曳,你打算怎么办?”

苏曳道:“先平陕甘,再收新疆。”

“臣举荐陆军大臣左宗棠,率领第二师第一旅,第三师第一旅,第四师,第六师,守备师第一旅,第七师总共六万大军,前往陕甘,彻彻底底,平息所有叛乱,杀光所有叛贼。”

听到苏曳的话,慈安太后微微一愕。

这这么大手笔吗?

“如果本宫没有记错的话,第七师,应该是捻军和太平军骑兵组成的,如今在天津也只是训练了不到四个月吧。”慈安太后道:“这第七师,有多少人?”

苏曳道:“一万三千人。”

慈安太后道:“全部都是骑兵吗?”

苏曳道:“是的,平息陕甘大乱,就要用到大量的骑兵。”

慈安太后道:“这群人在几个月前,都还是叛军,是不是太冒险了?”

左宗棠道:“太后放心,第七师长李秀成,副师长李世贤,皆是华夏之民,此战必定竭尽全力。”

慈安太后道:“苏曳,我记得你之前打战,从来都没有用过这么多军队吧。”

去年苏曳去收复浙江,面对十几万发逆大军,也就是出动了三万多军队而已。

而这一次,竟然让左宗棠带了六万人。

这可比历史上手笔大得多得多了。

历史上左宗棠率领西征军,号称五六万,其实也就是两万来人。

历史上西北回乱用了整整好几年才平息,汉民被杀了一两千万,太过于惨烈了。

而这一次,苏曳给左宗棠更强的军队,更好的武器。

而且光骑兵,就有近两万。

希望他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彻底平息叛乱。

在整个陕甘,杀出一个彻底的长治久安。

慈安太后道:“西北和疆地那边乱了,北边俄国人,是不是也要动了?”

苏曳道:“是的。”

慈安太后道:“那你打算怎么办?”

苏曳道:“臣打算派出三个师,以及景寿部的一个旅,北上黑龙江,构建防线。”

慈安太后道:“那那这样一来,你对湘军,就没有军队了啊。”

苏曳道:“还有我在九江的第一师,以及陈玉成、林启荣正在训练的第八师和第九师。”

“太后莫怕,根据我们的情报,俄国人在中俄边军虽然已经集结了五万大军,但是他们的军事物资,粮食物资还是远远不足的,今年可能会开打,但肯定大不了大战。”

“而我们的第十,第十一,第十二,十三师,有的已经在编练中,有的已经在路上。”

“明年,乃至后年的战争潜力是有的。”

慈安太后道:“军费呢?”

苏曳道:“拨给左宗棠西征军,总共两千万两军费,拨给黑龙江方向的军费大约七百万两。”

“这些银子,大约三分之一向洋人借贷,已经全部准备妥当。”

慈安太后不敢置信道:“这么多银子,都安排妥当了?”

按照慈安太后的概念,不久之前刚刚平息了山东和河南,又裁撤了十万地方八旗,又编练了六个师的新式陆军。

这两三千万两的军费,怎么拿得出来?

换成其他时候,早就是天大的亏空了。

但是苏曳不一样,消灭太平天国发了一笔横财,而且还有九江经济实验区这个超级利润大户。

“其中有一千二百万两,是朝廷向九江经济实验区借的。”苏曳道:“接下来,朝廷中枢是要还的。”

这一次,朝廷旨意非常快。

仅仅在西北回乱消息进入朝堂之后的第三天,就已经下旨册封陆军大臣左宗棠为西征军主帅,钦差大臣。

开始集结六万西征军,准备前往西北平叛。

而这六万西征军,可谓是名将如云,王世清,李秀成,李世贤,张宗禹,都兴阿,多隆阿。

从天津方向,源源不断的军队朝着京城方向开拔。

从直隶到河南再到陕西,地方督抚都已经开始行动,准备开始征用海量的民夫运输粮草。

与此同时!

尽管俄国人还没有正式宣战。

但是,苏曳已经奏请朝廷,筹建北伐军,专注于黑龙江战场。

一时间,整个天下战云密布。

十月初三。

湘军高层已经收到了最新朝廷消息。

左宗棠为帅,组建六万西征军。

这个手笔,让整个湘军高层为之惊诧。

六万?

竟然出动了六万?

按照他们的预测,应该是在三万左右。

如果稳扎稳打的话,三万精锐去平息西北大乱已经足够了。

而且苏曳还要组建北伐军,去防守黑龙江,虽然没有明说要收复瑷珲城,收复海兰泡。

但名字却叫北伐军,让人怎么都会联想。

听到风声,苏曳组建北伐军也有四万人,未来还会增加。

那这架势?

苏曳用来对付他们湘军的军队,竟然只有三万人左右?

这这是看不起谁呢?

江苏巡抚马新贻故意走的很慢。

甚至到了上海之后,还去观摩了第一师和英国海军陆战队的联合演练。

但就算是再慢,最多两三天也要进入苏州了。

不管怎么样,湘军高层都要下定决心了。

选择哪一种方案?

这个抉择,真的很难做。

以至于曾国藩屡次问李鸿章:“当时苏曳劫杀翁同书和德兴阿的钦差船队时,手中仅仅只有三四千新军而已。他是怎么下这个决心的啊?”

“他是如何敢冒这个险的啊?”

李鸿章道:“老师,现在追寻苏曳当时心境,已经毫无意义。”

“对于我们而言,只有一个问题,面对西北大乱,北边俄国人大军压境,苏曳究竟敢不敢逼反我们二十万湘军?”

“一旦逼反了我们,好不容易平静下来的江南,又要彻底打烂。”

“苏曳大量的军队,才刚刚开始训练,甚至有的还在去天津的路上。”

“如果,他不敢逼反我们,那是不是他所做的一切,都是虚张声势,色厉内荏。”

曾国藩陷入了沉默。

李鸿章问道:“老师,您曾经很长时间是南方七省联盟的成员,当时他用七省联盟对抗先帝中枢的时候,可有虚张声势,色厉内荏的时候?”

曾国藩点头道:“有,而且很多。他最喜欢用四两拨千斤。”

而就在此时。

有人飞奔而入。

“大帅,闽浙总督徐有壬,率领长江舰队正式封锁江苏境内的所有长江航线,宣布整个长江航道成为军事禁区。”

“任何船只,不得进入。”

听到这话,曾国藩一颤,怒道:“欺人太甚!”

按照他们的计划,一旦苏州这边举办不了招商大会,就改址到武昌进行。

因为苏曳总不能在最短时间内,把湖北巡抚罢免掉。

结果现在苏曳直接封锁了长江,你想要带着几百名商人,洋人前去武昌进行招商大会,已经来不及了。

曾国藩颤抖道:“他这是逼我们鱼死网破吗?”

“他总是这么咄咄逼人,一点余地都不留。”

十月六。

江苏巡抚马新贻,终于从上海来到了苏州。

在钦差卫队的保护下,他浩浩荡荡而来。

而原来的江苏巡抚李鸿章,则要率众前往城门之外迎接。

这也是朝廷中枢那边提前赶赴苏州,要求的议程。

当然,湘军这边可以选择遵守,也可以选择不遵守。

马新贻除了是新的江苏巡抚之外,还是钦差大臣。

“圣旨到!”随着一声高呼,道:“李鸿章领旨!”

原江苏巡抚李鸿章上前跪下。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免去李鸿章江苏巡抚之职,即可进京,聆听圣训,钦此!”

李鸿章叩首:“臣领旨谢恩,万岁万岁万万岁!”

而后,马新贻便把圣旨给了李鸿章。

李鸿章朝着身后众多官员道:“拜见你们的新抚台大人吧。”

各级官员躬身道:“参见抚台大人。”

马新贻挥了挥手道:“进城吧!”

然后,他重新坐回到防守严密的大轿之中。

“起!”

“进城!”

在吹吹打打中,超过几百人的队伍,浩浩荡荡,进入苏州城。

几百名的钦差卫队,护送马新贻前往临时的巡抚衙门。

上百名官员,在后面步行相随。

整个气氛,显得非常凝重。

因为这些官员,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难道湘军就这么任由马新贻拿下江苏巡抚?

拿下苏州?

距离临时衙门还有几百米的时候。

忽然,前方路上出现了一个汉子。

高高举起一个大大的冤字。

“抚台大人,替我申冤啊!”

“抚台大人,我冤枉啊!”

钦差卫队就要上前,将这个汉子驱逐走。

结果这汉子高呼道:“抚台大人,是我啊,难道您忘记曾经救您的故人了吗?”

江苏巡抚马新贻掀开帘子一看,发现果然是熟悉的面孔,张汶祥。

这一张照片,他已经看了不知道多少遍了。

深深吸一口气,马新贻道:“停,落轿!”

旁边钦差卫队道:“大人,打发走就是了。”

马新贻道:“落轿!”

顿时,整个队伍停了下来。

巨大的轿子停了下来,江苏巡抚马新贻走出轿子,朝着地上的那个汉子走了过去,道:“你有何冤屈?”

张汶祥磕头高呼道:“大人,我冤啊,我太冤了啊。”

马新贻上前,伸出双手将他搀扶起来道:“你尽管说来,本官为你做主。”

忽然,张汶祥脸色猛地一寒,怒声道:“狗官,去死!”

然后,他猛地从袖中抽出匕首,朝着马新贻的胸膛猛地刺入。

而与此同时!

“砰!”远处猛地一声枪响。

新的江苏巡抚马新贻,缓缓倒下,鲜血流了一地。

注:中耳炎已经五天了,加上昨天失眠,所以今天只有八千字了,真的抱歉。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