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是非是福(2 / 2)

但是吴小英这种情况,家里请一个保姆照顾一下,不算是过分。

也是这年代的家政方面的人才比较少。

专业的月嫂更不好找,刘洪昌也是耽误了几天,才找到了一个这么经验比较多的保姆。

“行吧,回去,你们两个带两个孩子,我也真没那么放心。”

刘运昌这边的事完了之后,王翠兰还是更偏向刘洪昌的。

“洪昌,六子,老谢,这就是最近煤矿的产出情况,你们三个也看看吧。”

王翠兰回了家之后,刘洪昌就自由了许多。

能离得开家,也有时间看看自己的投资。

趁着休息的时候,刘洪昌带着六子来到了煤矿,查看煤矿的情况。

“可以呀,就这几个月,就上万吨了?”

刘洪昌真心的攒了一句厚墩子。

干活方面厚墩子还是值得信任的。

一万吨煤说起来不多,跟一些大煤矿远远不能比。

如果在经济发展起来之后,这种年产几万吨的小矿,只会是关停一个结果。

但是考虑到这个年代的生产力,一个月出三千吨,一天百吨煤,已经是很不错的产出。

这个时期一吨煤一百多块,一万吨煤也是真真正正的百万产出。

扣出掉各种生产成本,也就短短的几个月,煤矿已经要开始盈利,已经是一个很好的结果。

“干了一辈子,我也就擅长做这些事了。”

厚墩子还挺谦虚,还保留着质朴。

“不错,没想到承包煤矿,比咱们最开始的预期还要更好。”谢科长对厚墩子同样给予了肯定。

“现在矿上账户上也有不少钱,不知道你们三个是什么打算?”

夸奖和谦虚来来去去几回之后,厚墩子问道。

“墩子,你是不是有什么想法?”

“我想着银行的贷款,不着急还,咱们再继续承

包一口新矿去。”

“可以考虑。”

谢科长、六子、刘洪昌三个人眼神交流了一下,刘洪昌开口说道。

当初投资煤矿,刘洪昌就占的大头,谢科长、六子可以说都是刘洪昌拉上的。

拉谢科长是因为,刘洪昌需要谢科长的技术和煤矿行业的关系。

六子占的一点股份,完全就是刘洪昌担心徒弟以后生活,才给带上的。

刘洪昌的意思,基本也就可以代表三个人共同的意思。

“那就先请勘探的技术员过来了…”

接下来四个人,初步沟通了一下了之后,还是决定继续投资。

这年代可以说,有钱都没什么地方花去。

刘洪昌已经把自己家的生活,尽量的提升到了最好。

真要吹毛求疵的说一下的话,可能也就是差一辆汽车。

但是这年代小吉普还便宜一点两三万,正经小汽车至少七八万,桑塔纳都要二十万。

刘洪昌每天的通勤,骑自行车只需要十几分钟,完全没有买车的必要。

这些钱不如继续投资,让厚墩子继续帮自己赚钱去。

“墩子,你们商量差不多之后,就吃饭吧。”快中午的时候,高俊玲过来说道。

到了矿上之后,高俊玲就成为了厚墩子身边的后勤人员,帮着厚墩子管理一下杂事。

只从表面看的话,两个人相处的还行。

但是也不能排除,厚墩子想继续开新矿,有躲开高俊玲的想法。

“那就吃饭吧,要开矿怎么都是明年的事情了,咱们也不用定的那么着急。”

厚墩子跟着说道,今天的讨论算是提前各个股东通个气。

想要再开一口新矿,也不比第一次开矿的时候,容易多少。

这个阶段,几方的实力都不强。

还不到可以分拨单干的时候,还是需要继续的合作。

“洪昌,你慢点走,姐跟你说几句话。”

从办公室到厚墩子、高俊玲,在矿上的家,有一段距离,几个人要吃饭,当然是去厚墩子家里,走过去的时候高俊玲示意刘洪昌有话说。

“行,俊玲姐你说。”

刘洪昌也就陪着高俊玲,拉下来几个人几步,走在了最后面。

“文慧她还好吗,于师傅好吗?”

刘洪昌本来想着高俊玲,是问补药的事,没想到开口又是问的何家。

毕竟要问何家的话,其实是六子和何家一个院,六子更了解何家的日常。

“应该挺好的吧,他们家前一阵出了一点事,但是事情已经过去了,这段时间应该不错,要不一会儿问问六子去。”

虽然心里方面,对于何文远也进去劳教,何家人会比较难受。

但是现实方面,何文慧现在只需要照顾于秋花、何文达。

比起之前的时候,肯定要轻松太多。

于秋花一个瞎子老太太,从不惹事,只是生活上需要一点照顾。

何文达为人懦弱,虽然可能物质一些,虚荣一些。

但是不是会主动惹事的人比何家老二、老三,还是要让人省心不少。

“知道她们过的不错那就可以了,不用问六子了。”

“俊玲姐,墩子他这段时间,吃药调理的效果怎么样,要不要再换一个方子?”

既然高俊玲不坚持了解何家详情。

两个人需要单独谈,也就是厚墩子的这点事。

刘洪昌自然不会多嘴,说何文远进去的事。

说不定高俊玲再见何家人的时候,何文远已经出来,这件事在高俊玲这,就算没有发生过。

“应该是有效果的吧,墩子天天下矿挖煤,比那些小伙子都能干。”高俊玲顿了顿,才犹豫的说道。

刘洪昌:“…”

厚墩子吃的都是补身体的药,尤其是有钱了之后,药材的品质会尽量提高,补身体的效果当然会更好。

但刘洪昌的初衷,是治疗厚墩子的男人问题,并不是想要厚墩子精力充沛之后,就多下矿挖煤去。

这个投入和产出,当然也不合理,厚墩子挖再多煤,也不够那些大补药的投入。

矿上有一百多矿工的情况下,也完全不差厚墩子亲自挖的一点半点。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