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大笔投资(2 / 2)

这位世界首富现在就是港商的风向标,如果他都大笔投资粤省的话绝对会打消一大部分犹豫不决的人的忧虑。

罗念中皱着眉头在思考一些事情,并没有注意到所有人的眼光都在他身上。

日立的家电产业是肯定要进来的,屈臣氏的很多食品工厂也可以加入,还有远东置地等企业都可以进入。

罗念中考虑的是日产的事情,现在的广东可没有广汽,汽车类又受保护,不能独立建厂。

难道要派人接触上汽?还是和那些本地小机械厂合作?

技术上倒是无所谓,用的肯定是日产的技术,和谁合作都一样。

可是工人的质量和人数上差距就太大了,上汽属于硬件落后,人员素质上没什么太大问题,可是这里的小车厂那真是软硬件都不行呀。

再有就是现在上面还没有决定大力扶持发展汽车产业,相关的利好政策也没有,思考了一番罗念中觉得还是等等的好。

思考了很久,一抬头,看见所有人都注视着自己,罗念中摸了摸鼻子。

“张领导,我想知道人才方面怎么解决?”

现在的大学生可是包分配,私企想要人才,官府部门不协调解决基本不可能。

罗念中可不想建立单纯的生产工厂,很多业务既然早晚都要转移兔子,那就赶早不赶晚。

这样也能更好的让兔子的技术得到提到,罗念中不怕那些技术人才学会后创业竞争,大不了投资入股吗。

一家独大显然是不现实的,罗念中也没想过。

“人才?”张继民有些不解。

生产加工有足够的工人就行了,罗念中这个人才是什么意思?

“当然,我集团旗下企业如果要投资建厂,就会建立配套的研发中心,根据兔子的情况来研发产品”。

“可是”。

张继民还没有说完,罗念中就摆手打断了他的话,他知道张继民想说什么。

“我知道,按照规定投资的外企主要是用来出口。

可是以后呢?兔子有广阔的市场,像家电类产品,我们不可能不考虑兔子市场。

还有就是食品类,既然允许我们售卖肯定是要有相对应的研发中心的”。

别人不知道,他可知道现在的兔子市场有多大。

都以为现在的兔子国民收入水平不高,事实上呢?

后来很多在这边设厂的家电外企直接就把商品从港岛转了一手,就以进口品牌的形式销售到兔子。

很多港商建立的皮包公司可是赚了不少钱,他很清楚现在的兔子人们消费是远远被低估的。

关键是人口基数在这里摆着,而且兔子人们能存钱,用西方的那一套计算预估根本没用。

张领导也没有想到,罗念中建立的不仅仅是加工厂,居然要在这里建立研发中心,这让他欣喜不已。

别的外企是可怕技术外露,建厂都是利用低廉的人才成本,生产产品。

罗念中直接就想要在兔子搞研发,他怎么可能发走这条大鱼。

“人才方面,我们来协调,最大程度满足贵公司要求。

至于不符合规定的产品内销,我们可以向上面争取,不过必须是合资”。

合资吗?肯定是要的,不过也要分产业。

接下来的两天双方开始对远东系投资粤省进行了一番商讨,确定了大致的合作框架。

日立出技术和设备,远东集团出资金,兔子出土地,三方建立中华日立家电股份有限公司。

日立占股25,远东集团占股40,兔子占股35,生产出来的产品可内销,但是需保证最大限度用于出口。

还有就是中华日立电梯公司,不过这家企业是由日立和远东置地集团

股份上港岛自动电梯公司占股51,日立占股49,算是纯外资企业了。

自从罗念中成为日立大股东后,日立的电梯靠着远东集团这个地头蛇在港岛的市场的销量就节节攀升,预期今年将占据港岛电梯行业的半壁江山。

销售大增的日立本身就要建设新厂来增加产量,不过被罗念中给压了下来,就是为了在兔子建厂抢占将来的庞大市场。

其实要说创造就业人数和投资最大的是屈臣氏,屈臣氏会根据情况,建立食品加工厂和美妆加工厂来应对因为扩张一直紧张的产能。

等这些工厂建成投产后,屈臣氏就会加大扩张的脚步,同时也会关闭在港的工厂。

大致的敲定了几项合作,罗念中则想起了什么说道。

“随着企业入驻越来越多,不知道港口问题鹏城这边有没有什么想法?”

张领导没有想到,罗念中刚投资了那么多资金,现在又打起了港口的主意。

感慨远东集团的资金强大之外,觉得这倒是一个机会。

就像罗念中说的,随着建厂的企业越来越多,运输问题是必然要解决的。

可是港口建设可不是其他产业,涉及的资金太过庞大,根本不是现在的粤省能负担的。

如果能拉来资金共同开发倒也不失为一个办法。

可是现在上面对这方面并没有具体的文件,张领导也不敢贸然答应。

“罗先生,我需要沟通。如果允许的话,我们非常愿意和远东集团合作”。

“好,那我就静等张领导的好消息了”。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