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九章 辩论(1 / 2)

陈默话音未落,又有一名手持笏板的官员站了出来:“陈大人既然刚刚提起了武安侯,那本官倒是想问问陈大人,武安侯当初坑杀赵国降卒乃是为了保境安民,你陈大人现在突然提议我朝发兵扶桑,你可有用兵的理由啊?”

“虽然人人都知道朝鲜乃是我大明的属国,可就算是想要两国交战,那也不可能越俎代庖,直接由大明这个宗主国对扶桑宣战吧?”

“这位大人说的没错,按理来说大明的确不应该直接向扶桑宣战,但是我的手中要是掌握了扶桑对于我大明有所进犯的证据呢?”

“陈大人的证据在哪里?不如先拿出来给我们这些同僚看看!”

“大人想看我的证据?好,我现在就命人拿上来!”

陈默对于今天的事情早有准备,至于这些臣公们的刁难,他也早就已经有所防备。

就如陈默之前和朱棣的对话那样,这群大臣只想着自己在职期间能够不出现任何的纰漏。

出任官员的时候,他们口口声声说是要为百姓谋福。

可随着权柄在手,随着权力高涨,他们却往往会违背自己的初心,不会再想着为天下百姓谋求生计,而是要想着让自己清史留名,能够比肩史书有载的列位文臣。

对于他们的这副嘴脸,陈默早就已经司空见惯。

如今面对这群大臣们的刁难,陈默丝毫不显得慌张。

他对着大殿之外挥了挥手,随后便有两名小太监捧着一堆刀剑上殿。

见此情景,那名文臣顿时大惊失色:“陈子秋,你真是好大的胆子,竟然敢逾越祖制,带刀上殿!”

陈默闻言摇头道:“这位大人的眼睛是瞎了吗?难道您没看到这些刀剑是我提前交给殿外的两位小公公的吗?”

“我自然知道我朝有臣子上殿不得携带兵器的规矩,我陈默还没有傻到这个程度,不会白白给各位大人递刀子!”

这名文臣受到陈默的回呛,虽然被气的脸色涨红,却拿对方没有任何办法。

朱棣此时也被这两名小太监怀中抱着的长刀吸引了目光,看着这两名小太监手中抱着的刀具,朱棣用手轻抚下巴,同时开口问道:“陈子秋,你这葫芦里卖的究竟是什么药?”

“回禀陛下,这两位公公怀中抱着的刀具全都是微臣之前在浙江缴获得来,这些刀具上全都刻着使用者的名字,足以证明他们的身份。”

“这个倭刀与我大明军队所用的雁翎刀制式不同,同时打造的工艺也有很大的差距。”

“只要凭借着这些刀具就能定性扶桑曾对我沿海地区造成多大的威胁,这里共有刀具一百余把,这也就是那些扶桑倭寇留在我浙江边境的证据。”

“我知道各位大人肯定都想着能够天下太平,不想让大明与扶桑发生这场冲突,可是有些事情并不是你们不想就不会发生,就像扶桑军队大举入侵朝鲜,谁能想到一个小小的扶桑竟然能够迸发出如此强大的力量。”

“为了这场战争,扶桑早已厚积薄发,沉淀多年,如今是我大明派遣军队击退了扶桑,这才没有让朝鲜沦陷。”

“可是各位大人想一想,如果我大明这次没有接到朝鲜求援的消息,如果我大明这次没有看出扶桑的狼子野心。”

“如果朝鲜真的沦丧于扶桑之首,那我们现在的结局又将如何?”

“各位大人可别忘了,朝鲜可是与咱们的山东隔海相望,如果朝鲜真的沦丧于扶桑之手,那接下来受到侵害的就不仅仅是浙江沿海,同时还要多出一个山东。”

“如果扶桑真的占据了朝鲜,那他们就可以在朝鲜兴修舰船,可能用不了多久,扶桑的军队就会彻底踏足我大明的领土。”

“我知道各位大人可能认为我是在危言耸听,可是各位大人有没有听过一句话叫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