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全军覆灭(2 / 2)

“当然了,李广单兵作战确实很强,被俘后逃回来那段就特别能够彰显李广个人生存能力。关于李广如何逃回,描述也相当传奇。人的名,树的影,那会儿李广的名气大,连匈奴单于都想见见这个‘飞将军’,点名要活捉。因此追随李广的一万骑兵战死了,李广却被匈奴人费心生擒。”

“然后匈奴人就把他放在网中抬着走,途中李广装死,趁匈奴人不备,一跃而起夺了一匹好马和弓箭,从数百名匈奴骑兵追击中逃回关中。全军覆没加上自己被俘虏,按律当斩,不过在汉朝很多死罪是可以金赎的。李家这样的世家自然不缺金子,于是李广以金赎为庶人。”

“要是李广从此为庶人没准也挺好,安享晚年没问题。奈何心不老,一次失败并不足以让李广放弃封侯的梦想,一直图谋东山再起。这次被贬为庶人后,还发生了一件事。”

“庶人李广喜欢到南山中打猎,某天在田间与人饮酒,入夜方归。途径霸陵亭,被霸陵尉阻拦。李广的从骑说:‘这是前任李将军’。霸陵尉就回复道:‘现任将军尚且不能夜间通过,何况是前任的呢!’”

“以我的想法是霸陵尉这话完全没回错啊,我以前看电视剧,守城门的将领总是三两下被收买,或者随便来个达官显贵吓一吓就不检查放行,就觉得这些人老不靠谱了。霸陵尉或许说话不中听,但这忠于职守的态度我是很赞赏的,我要是皇帝得提拔他去守城门或者宫门。”

“但谁也没想到,霸陵尉就因这一句话为自己招来了杀身之祸。不久后李广得到举荐再次得到了领兵的机会,尚未出战寸功未立,做的第一件是就是把霸陵尉调到自己身边,将之杀死,甚至都没有罗织任何罪名,就这样杀了,然后就干脆地上书向武帝谢罪。”

“这是吃准了武帝不会阵前杀将,主打一个有恃无恐。当然了李广也很会把握机会,但凡等他打完仗再杀霸陵尉,汉武帝非削他不可。让你给我打仗,你就提条件,条件提了还打不好,公报私仇你第一。就是可怜霸陵尉未犯死罪,却落得枉死,而汉律也形同游戏。”

“说这段除了霸陵尉真的不该死外,还有另一番不平。李广因一句话妄杀霸陵尉,史官的记录却透着一股世家子弟哪怕是庶人也是拥有特权的,可以不像其他人一样遵守宵禁的规矩。霸陵尉不让李广通过是狗眼看人低,活该倒霉。”

“另一边,李广的儿子李敢前脚因追随霍去病封侯,后脚就去刺杀霍去病如同亲父的舅舅卫青。霍去病知道后愤怒之下将之射杀,史书写这段却句句都透着李敢不该死,霍去病跋扈的意思。可和李家相比,霍去病哪里配得上跋扈这两个字啊!”

卫青一惊:“陛下!”

因天幕揭秘,有些世家早已视卫家如眼中钉肉中刺,想要取而代之。知道霍去病将来射杀李敢,李家怕是越发憎恨他们甥舅了。卫青在御前倒是不怕,就怕外甥年纪小容易为人所趁。

“我们去病倒是有个有脾气的孩子!”刘彻不以为意道。

刘彻是个典型的实用主义,知道李广不顶用,李敢也是追随霍去病才能封侯,哪里会因未来霍去病可能杀了李敢而生气。刘彻不仅不生气,还觉得冠军侯的脾气就是对胃口。反正一切都还没发生,有天幕之言,未来李敢若还敢对大将军动手,霍去病不杀他,皇帝都不会绕过他。

“啧~春秋笔法莫过于此啊!”

“霸陵尉并未犯下死罪才是实际啊!反而是李敢刺杀大将军,族灭都不冤枉,霍去病杀他一人很克制啊!还有就是李广将霸陵尉调到自己帐下,那霸陵尉应该已经是他的部下了吧?这算不算因为一句话杀死自己的部下,还是翻旧账的那种?”

“不是说李广爱兵如子吗,这算不算崩人设?哪怕他将霸陵尉打一顿军棍出出气,也不至于显得那么恶毒。只能说封建社会,命如草芥,律法写了,可需要遵守律法的却只有百姓。”

霸陵亭如今的霸陵尉不确定是不是天幕中被李广所杀的那位,但差不多官职的人却都生出了另一股念头。虽然天幕说跟着李广没前途,但李广名气太好,爱兵如子的名声下,即便许多人选择追随其他人,也不缺原因继续追随他的人。

可听到李广因一句话杀了霸陵尉,也不免有所动摇,对天幕说的霸陵尉共情。军中将士大多火气旺,脾气暴躁的比比皆是,谁也不敢保证自己不会有无意间说错什么得罪人的情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