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2 / 2)

路过老妪家,和老妪说了他们夫妇俩的情况,在老妪的千恩万谢下,驾车进村。

村里村外完全两个世界。

村里修复得很好,虽不是红墙高瓦,倒也不像老妪家那么破败。每个人脸上洋溢着微笑,不知是客套还是虚伪,反正个个见了胡鸾飞的马车,两眼冒出金光来,一点也不含蓄。

胡鸾飞想,如果不是青天白日,这马车早已经保不住了。

村里面最大最豪华的建筑物,莫过于大夫家和村长家的房子,和她在北裘见过的居民小楼一样,放现代,称得上富贵家庭了。

倒有个现象,这里的村民脸色都有异曲同工之处。气色偏黄发暗,长目无表情。还有些人目光呆滞,身形消瘦,简直一副被吸干阳气的样子。

“娘娘,你看那些孩子种的花真好看。”

胡鸾飞顺着江时的目光看去,在看到孩子手中那粉红色将近扇形的花,表情瞬间僵住。

这花——是米壳花!

她下了马车,走到孩子面前,“能告诉姨姨这是用来干什么的吗?”

那孩子见胡鸾飞是生人,立马跑开,走进一座农舍中,脚步微顿,转身看了她一眼,而后钻进屋子里。

不一会儿,一个拿着烟杆儿的老汉走出来,微眯着眼睛,打量着他们。

再看到胡鸾飞身后的马车,眼睛一亮,当即变得客气,热情地招呼她进屋。

屋内青烟四起,胡鸾飞并未踏进。

“大爷,您孙子种的花挺美的,能告诉我什么品种吗?”

那大爷礼貌性地笑了笑,“你说象谷啊,这花确实很美,白的粉的紫的都有。”

原来,在这里米壳花有个好听的名字叫“象谷”。

美是挺美,如果用错了,那就没有回头路了。

“你们村真有诗情画意,种那么好看的花。对了,这花有什么用处吗?我看您家种得蛮多的。”

老汉顿了顿,忽地又笑了,“这花的果实可以煲汤,味美鲜甜。小娘子可要尝尝?”

接下来短短半柱香的时间里,老汉诡异地盯着她的脸,眼神直白又不怀好意。

这老汉和村民貌似不同,看起来比较精神。家境也相当好,那孙子养得白白嫩嫩的,与别家的孩子比起来,彰显云泥之别。

别家的孩子身上有股对未知生活燃起的恐惧与担忧,而他家的,无忧无虑,灵气好动。

胡鸾飞慢慢道:“不了,我们得赶路。”

“小娘子着急去哪?”

胡鸾飞随搞了个借口:“去盐城探亲。”

一听盐城那边的,老汉眉头一挑,心思更明显了,“小娘子不带点土特产过去?”

胡鸾飞挠挠头,“鸡鸭鱼什么的,他们怕也吃腻了,就只带了点山里寻的野菜。”

“诶,多寒酸。”老汉陶侃了会儿,抽烟杆时顿了下,“我送你点我们村的特产带去给亲戚?”

“那怎么好意思。”胡鸾飞面上推脱着,目光却不离孩子手中的花。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