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水淹缯城(1 / 2)

“甚好,只是这几时降雨,却犹未可知。让天意来决定胜负,这是一件非常愚蠢的事情。

且先去找翰林院大学生葛洪和郯县县令鲍靓询问一下,看看近日是否有强降雨。如果有,那自是最好。如果没有,那么就试试推土、火烧之法!”

张硕考虑了一下后,做出了最后的决定,众将士尽皆赞同。而张硕也不婆妈,当即便让戴宗日夜兼程奔赴郯县,五日之内必须返回,否则定当重罚!

从缯国县到郯县,以戴宗目前的速度,就是一刻不停,也要跑上四天的时间。此外,戴宗还要吃喝拉撒、休息,以及向葛洪、鲍靓请教。

所以说,张硕只给戴宗5天的时间,相当于把对方当成了牲口,非常的苛刻。当然,张硕还是赏罚分明的,他许诺戴宗,此事结束后,便授予戴宗六等官大夫爵位。

虽然戴宗加入乾国的时间不长,武力和统帅在乾国诸将中都是垫底的存在,但因为他的神行法,确实为张硕提供了不小的便利。

只是以往都是些散碎小事,戴宗不仅没啥功劳可拿,堂堂一个禁军师帅,还搞得跟个跑堂的一样。尽管张硕并没有听见过戴宗本人抱怨,但却从其他渠道听到了几次,禁军士卒在背后嘲笑戴宗的事情。

张硕也是借着这一次的机会,给予戴宗一些补偿。否则无论如何,戴宗也不可能光靠传递个消息,一口气从没有爵位升到六等爵位。

张硕亲自驻营缯国县的消息,很快便传到了缯国县守将董平的耳中。这位在《水浒传》108将中,位列第十五的天立星,对于此事非常的慎重。

为了确保缯国县的无忧,董平特意将缯国县县令王椽也请了出来,共同商议后续的部署和规划的问题。

这王椽在历史上是清朝的官吏,1770年中举,1781年后,任山东成武、博兴和沾化县教谕;58岁时考中三榜第61名进士,分发湖州补用,后利用时间用于著书立说,钻研理学经文,写了不少诗词歌赋,并译注了《圣经全文》《四书文稿间斋》《砚亭诗文集》等作品;1814年,赴京山县担任知县,在任期间,勤政爱民,百姓拥戴。

只是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王掾因为他正民风、除陋习、礼贤下士,勤政为民,而深受当地民众拥戴,认为他一个一心为民的父母官。所以在他任职一周年后的夏天,当地百姓为了褒扬其政绩,特寻捕了一条大蟒蛇作为重礼相送(大蟒蛇在当地属贵重礼品)。

王椽得知人们送礼,连忙表示谢绝,但众人已抬至堂中。只见滑杆之上,红绸披盖。椽不知何物,正欲再次推辞时,只听执事者开始宣读颂扬溢美之词,后猛掀红绸披盖,露出一条长丈余,粗如升斗,遍身鳞甲,眼射绿光的巨蟒。王椽大惊,“啊”的一声,只见他两眼发直,汗毛直竖,昏死过去。经众人急救,抬入后堂诊治,半日方醒。但他自此得了重病,治疗无效后,就逝世了。

武靖元年七月十五日,谢玄与太史慈两人终于经过重重磨难,赶到缯国县与张硕汇合。这一战,北府军共计伤亡高达五千余人,并且师帅何谦、唐咨战死。可谓是一朝回到解放前,成为了乾国各军之中,实力垫底的存在。

万幸的是,再经过唐咨的督导和传授,天亘造船厂已经完全掌握了制造楼船的相关技术,否则张硕肠子都得悔青。

同日,张硕派人联络赵云,让银龙军和乐安府兵立即退回沂南县。以免被崂军前后夹击。目前临沂的孟海公还没出兵,孟氏集团出卖秦风的同时,张硕也得考虑他们会不会违背当初的约定,反过来踩自己一脚。

何况如今乾国已经夺取了崂国二分之一的土地,急的不是张硕,而是秦风。眼下他们完全没必要强攻,只需要等待最后的决战即可。

同日,戴宗还没有返回,缯国县便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虽然雨势不大,但却是一个很好的兆头。乾军文武皆是兴奋非常。

而这场雨也没有辜负张硕等人的期待,在经过第一天断断续续的小雨后,第二天开始下起了中雨,且整天都没有停歇。

连续两天的下雨,使乾军士兵度日如年,大帐内的被褥、衣服都湿漉漉的,弥漫着一股难闻的气味,睡觉十分难受,而且士兵们不能出帐,大家呆在帐篷内十分的枯燥无聊。

七月十七日寅时,戴宗顶着瓢泼大雨,去而复返。带来了张硕想要打听的消息。根据葛洪夜观天象,他预测这场大雨至少要下到十九号,才有可能停止。

得到了葛洪的肯定,张硕也不在犹豫,当即安排大军拔营,后退五里重新扎营,退出了缯国县城的低洼区域。大帐绵延近十里,气势十分壮观。

张硕亲自坐镇军营,命黄忠统领麾下淮蛮军,前去沂水河畔。当黄忠一行赶到的时候,已经是十八号了,此时的雨势已经不像昨日那般猛烈,变小了很多,但雨点依旧密集。

黄忠穿着斗笠,站在高坡上打量着沂河。沂河宽约十来丈,地势较高,由于连日下雨,水色浑浊,水流十分湍急。眺望远处的缯城,对方确实位于低洼处,而且光下雨,雨水就已经淹到了士兵的小腿之上。至于城中百姓,九成都被秦风迁移到了后方。

这时,同来的薛显在一旁道:“黄军将,光掘开西边的河堤还不算保险,不如将地势较高的南面河堤也掘开,扩大沂河的水量。”

黄忠闻言,看了薛显一眼,点了点头了道:“就按薛师帅的想法来吧,从西面和南面同时掘口,时间就定在今天晚上!”

薛显大喜过望,连忙对黄忠抱拳道:“卑职遵令!”

入夜,天又下起了大雨,阴沉沉的乌云笼罩着大地,使夜晚变得格外漆黑。一道闪电接着一道闪电,将沂水的河床照亮,只见河床上站着无数的乾军士兵,手执大铲奋力挖掘着泥土。河水咆哮,翻滚着白沫,在闪电下显得格外汹涌。

数里外的缯国县依旧十分安静,插在城门两边的火把熄灭了,城内城外漆黑一片,城头上近千名崂国士兵在来回巡逻,警惕地留意着城外的动静,城内大部分士兵都入睡了,连日下雨使城中积水淹到膝盖,生活十分不便,士兵们也疲惫之极。

董平无法入睡,连日的大雨使粮仓内也淹了水,至少有三成粮食泡在水中,很快就会霉烂。眼下乾军已经因为大雨的原因撤离,他想借此机会,等雨势变小后,直接放弃缯城,退回国都。

然而就在董平心中打定算盘的时候,他忽然听到一种怪异的声响,就仿佛狂风刮过山林的那种啸声,其他士兵也听见了,纷纷趴在城墙处向外张望。

“董将军,是大水,山洪暴发了!”

一名士兵指着城下大喊起来,这时董平也看见了,汹涌的水流在城下流过,水位迅速增高,已经漫过了城门。董平的头皮顿时炸开了,这哪里是什么山洪暴发,这明明是沂河决堤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