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生活の西院(上)(1 / 2)

轩辕新明录 林芫美 2830 字 1个月前

李之芳和熊赐履的意见似乎各有道理,郑克臧和李书同都觉得难以判断,便询问陈永华的意见。陈永华思索了一番说道,科举移籍冒考向来就有,从南方名额紧张的省份移籍偏远地区以求科场进步的人屡禁不止,但具体到某一地方,未必受人欢迎。比如陈梦球前不久来信,说广西科考人数本来就不多,而朝廷为了鼓励从安南划入广西的州府之民读书向化,又特意增加了广西的乡试录取名额,但移籍广西冒考的人数并不多。所以,究竟会不会有大量读书人涌入关外,暂时难以预料,可以先试行一段时间,视情况再作修正。

既然陈永华如此意见,自然无人再反对。

最后,由吕宪华给大家介绍大明与罗刹国对峙的形势,说虽然明军在雅克萨获胜,布尔尼在尼布楚也占据上风,应该不日就可获胜,但罗刹国东扩是既定国策,不会因为一点点挫折就更改。据情报显示,准噶尔珲台吉噶尔丹已经一统西域,建立起西起安集延,东到哈密的庞大汗国,并且受到罗刹国的支持,向东窥伺喀尔喀蒙古,一旦噶尔丹与蒙古诸部开战,大明道义上需要支援蒙古诸部,实际上也面临唇亡齿寒的局面。至于罗刹国,只要有利于他们东扩的势力他们都会支持。所以大明并无避免与罗刹国再战的可能,所以也就不可能放弃雅克萨。

李之芳和熊赐履在雅克萨问题上倒是一致的,即坚决主张放弃雅克萨。李之芳提出,虽然罗刹国东来之势汹汹,但听上去军力并不多,雅克萨和尼布楚加起来也没有三千人,想必罗刹国也不是什么大国,而且远在万里之外,何必为了这么一个国家兴师动众。熊赐履又补充说,若是罗刹国支持噶尔丹进攻蒙古,朝廷应该避实击虚,从河西走廊出兵直击准噶尔汗国本土,来个围魏救赵,彻底解决准噶尔的威胁,花那么多钱固守东北荒原实在不合算。

几个参会的穿越者对二人的发言感到无可奈何,因为他们两人的认知极限就是这样了,要他们以今后五百年的国际地缘政治眼光来看问题,显然是不现实的。郑克臧对二人的观点也不太满意,板着脸说了句“将士们拿命争来的土地,岂可轻易放弃”。

常镇业怕二人尴尬,于是给了一个冠冕堂皇的解释:东北土地广袤,如果开发得宜,将来必能成为税赋之地,而且向关外移民,多少也能缓解江南人多地狭的矛盾,是一举数得的好事。

李之芳和熊赐履显然还是不甚服气,不过碍于郑克臧的威势,不便再行争论,算是勉强接受了常镇业的这个解释。

如此,东北问题的大局已定,御前会议宣告休会。

众人步出保和殿,郑克臧自回南宫,内阁几位辅臣和益王、宁靖王各自回府。常镇业说,大家在东北辛苦了,趁着天色尚早,不如一起去“放松放松”。

“放松放松”的意思就是去内紫竹院的西院歇歇。

内紫竹院早已竣工,规模比唐云沛带毛渊明参观的时候又扩大了一些,即东院和北院各自向东延伸了三十多米的样子。原因也比较滑稽,因为西院最初设计的时候是供穿越者们娱乐休闲的地方,唐云沛有些贪心,设计得比较大,使得整个建筑不太均衡,谢成武于是提出,为了好看,也为了免人非议,不如将东院和北院再扩大一些,反正到时候肯定用得上。

如今整座内紫竹院建成,住持师太和尼姑们也早已经入住礼佛。鲍婧每年从羽林苑当中挑选三十名对佛法有灵性的十六岁女毕业生到院内修行,今年已经是第二年了,也就是说,院内已经有六十名女生在修行。

因为内紫竹院是许纬辰走之后才完工的,所以反而是第一次来这里。唐云沛告诉许纬辰,西院是自己亲手设计,靠近中院的墙边是一排宿舍,供女生们居住。中路靠着北墙是一座小型的花厅,可以摆下几桌宴席,大家有时也会来这里吃些素斋。西北角有一个柴房,日常有几个小太监在里面候着,工作是烧热水,除了冲茶喝之外,主要是为了伺候大家来这里洗热水澡。

说着话,大家已经走到了浴室门口。浴池就在柴房南侧,看上去规模挺大,门口有两个年轻女生,十七、八岁模样,缁衣尼姑的打扮,正坐着看书,看到众人过来,慌忙站了起来。唐云沛话也不多,只说了一句“九位”,两个女生赶紧朝不同的方向跑去。

许纬辰觉得很奇怪,问唐云沛这是怎么回事。

唐云沛笑道:“这浴室虽说是我们专用的,但我们未必每天都来。按照宫里的习惯,我们来不来他们都要烧水准备,我觉得太浪费了,所以定下规矩,每天三点之后由两名女生在门口轮值。我们若是临时来了,只要告诉她们几个人,她们就会分头通知柴房和管理女生的姑姑。若我们不来,她们晚饭时间就能下岗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