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
赵原带着孟颖跟珞珞整理了一下这段时间的成果,厚厚的一叠书稿放在书房的书桌上,闻着充斥在鼻间的墨香味,心里一阵满足。
自从造纸术发明以来,造纸的方法改变并没有很大,赵原准备结合后世的知识,在现有造纸术的基础上,准备在现有条件下改进一下造纸的方法。
一来现有的纸张是属于奢侈品,如果印书,纸张的消耗会占用大量成本。
二是现在的纸质量真的不好,纸张含有的纤维有的很粗,用墨水写上去常常会走墨。
还有就是墨水的配方,赵原准备以后将制墨发展成灰原镇的一个支柱产业。
丹棱境内的山林,多是松树林,而且还是产油量很高的油松,这样可以提供大量产墨的原料。
而且境内桐油树也很多,赵原相信只有多做几次实验,就能够做出一些好墨出来。
“活字印刷,还是使用油墨更好。”赵原低语道。
……
杨场镇,死人坡,这里是赵原买到的荒地中最大的一片,经过测量,面积达到三千两百余亩,此时已经开垦出来了大半。
“吴伯,您老说这样的地有必要开垦吗,看看这里连根草都不长,全是沙子地。”一个年轻人对一个老人说道。
这位老人,是扬场镇本地一个有名的庄稼人,名叫吴治樊。他家没有地,靠佃租别人的地,就养活了一大家子人。
孩子们大了以后,佃租的地给孩子们种,恰逢陶蒲招农场管事,有人给推荐,陶蒲就把他请了过来。
“这地在你眼里是草,但是在工坊军那里,就是宝喽!”吴老笑道。
作为种了一辈子地的庄稼人,吴治樊知道怎么才能让一片土地产出更多的粮食。虽然他总结不出“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的道理,但是却知道,工坊军种地的方法,比自己高明。
“好好干活吧,人家这样的,才是干大事的,不要只想着拿那点工钱,多学学工坊军种地的方法,以后有得你受益的!”吴老对年轻人说道。
吴治樊看了看在地里正卖力的干着三个儿子及儿媳,对于现在这份活,十分满足,对工坊军,对工坊军嘴里不绝于耳的赵大人,内心无限感激。
“一定要把工坊军和陶管事嘴里说的计数方法学会,干几年我也能去买地,当一个地主了。”老庄稼人吴治樊想到了自己期盼了一辈子的心愿,有属于自己的一块地。
两万一千多亩土地,一共分成了十四片,也就是在十四个地方,这意味着要找十四个像吴治樊这样懂得种地,又有一定见识的老庄稼人来当管事,这一度是让陶蒲十分伤脑筋的事情。
不过随着开荒的不断推进,事情似乎也水到渠成,不管地大地小,都找到了一个不错的管事。
“是时候去跟东家说一下,开好的地可以开始下种了!”刚完成新一轮巡视的陶蒲寻思道。
由于买的地位置都不是很好,大多还十分贫瘠,两万一千多亩地中,只有不到一千亩能开垦成水田,其它的都只能是旱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