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九章 歪脖树(2 / 2)

比如伊利亚伍德,他那张娃娃脸简直成了佛罗多巴金斯的代名词。

送走凯特布兰切特,杜克带领剧组离开惠灵顿,抵达了距离不是太远的小镇布兰尼姆,准备拍摄霍比特人的戏份,从两年前就开始设计施工的霍比屯就建在小镇附近。

为了营造一个真实的夏尔,杜克在影片开拍前1年就要求造景专家在预先设定的场景前种植各种树木花草与蔬菜,甚至还搭建起了小桥流水等辅助景观,十二月的新西兰,也进入到了一年中较为炎热的季节,此前种植的各种植物都变得郁郁葱葱,从镜头中捕捉到的风景犹如奇幻。

不过,也有美中不足的地方。

杜克围着夏尔和霍比特屯转了一圈,总体上都比较满意,唯一不满的就是比尔博巴金斯袋底洞附近的风景。

当初甄选外景地的时候,袋底洞的建造地是杜克亲自敲定的,就因为这里的上方,如同原著中描述的那般,有一棵相当古老的歪脖树,或许是这棵树太过古老了,已经过了生命力最旺盛的阶段,哪怕是十二月的季节,挂着的树叶依然显得有些稀疏。

“比尔。”

停在袋底洞前,杜克看着上方的树,对道具组负责人说道,“树叶太少了,会影响到拍摄的效果。”

比尔站在这里思考了一会,很快给出了一个解决办法,“我们可以使用假树叶,把假树叶挂在树枝上。”

随后,比尔就找来了相关的技术人员进行测算,得出的结果是一个惊人的工作量。

这棵歪脖子树树龄太老,还有些倾斜,道具组的人需要先用钢索和支撑固定,才能依靠升降台开始工作,摘掉枯萎的树叶,把假的树叶接上去,达到杜克想要的效果,估计需要25万片左右的人造树叶,需要十个人耗费一周左右的时间才能完成。

除去这些外,剧组租用小镇附近的一个废弃的屠宰场厂房,建造了袋底洞的内景,而且同时建造了2个袋底洞。

一个是按照霍比特人的身高建造,另一个则是按照真人的身高建造,所有的道具也分为大小两套。

那些没有比尔博或者佛罗多的正面特写,又与甘道夫共处的戏,就会由侏儒替身和伊恩麦克莱恩在前者中拍摄完成。

霍比特人独处的戏份,则由伊利亚伍德等演员在后者中进行。

而甘道夫与比尔博或者佛罗多相处,又带正面特写的镜头,无疑是最难拍摄的。

不过,技术问题对于杜克这样的好莱坞导演来说从来都不是难题,利用道具和特殊的拍摄,轻易就能实现影片想要的效果。

比如在袋底洞里,四英尺左右的佛罗多巴金斯要衬托七英尺高的魁伟法师甘道夫,杜克就会让霍比特演员跪着表演和说台词。

有些时候,他还会采用“强行透视法”来实现,就是把伊恩麦克莱恩置于接近摄影机的前景并踩在高一级平台上,伊利亚伍德处于后景的地上,这样就会让观众产生相应的视觉错觉。

为了使“强行透视”更逼真,威塔工作室还特意研为杜克发了一组包括滑车和平台以及计算机软件在内的系统,当控制摄影机的平台运动的时候,计算机会根据事先模拟的数据,控制演员所在的平台跟着移动,以保持甘道夫7英尺与霍比特人4英尺的视觉比例。

霍比屯的戏份极其重要,这是三部曲真正的开端,如果不能吸引住观众,势必会对整部影片的走势造成不良影响。

一个好的开始就是一部电影成功的开始,这点毫不夸张。

史诗般的战争戏,会在开篇序曲中由精灵和人类的联军完成,霍比屯这里也不可能发生激烈的战斗,优美的风景以及展示夏尔奇幻的田园风光,无疑是在塑造人物之余,影片极其重要的部分。

对于夏尔的风景戏,杜克不厌其烦的拍摄,不但在同一角度重复拍摄,还不停变换摄影机的机位,他拿手的日出日落时的广角镜头,更是拍摄了无数次。

当然,杜克从来都不排斥电脑cgi技术,拍摄完的这些镜头,后期也会使用cgi进行适当的修饰,以便出现在大银幕上的效果更加出色。

无论是哪一个时代,先进的技术淘汰落后的技术都是必然,胶片技术被数字技术淘汰,也是电影业的大势所趋。

不去说其他,单单是数字技术相对廉价许多的成本,就会被各大制片公司和北美院线联盟努力推广。

在布兰尼姆拍摄了整整十天之后,道具组才完成了袋底洞上方那颗大树的塑造工作,一部影片想要成功,每个细节都不能忽视,十个人悬挂了二十五万片树叶的歪脖树,出现在电影中的次数绝对不会多,不过杜克依然用最严格的态度才要求自己以及整个剧组。

他不是詹姆斯卡梅隆那样的完美主义者,却也不会放松对剧组的要求。(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