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三章 恶魔之心(2 / 2)

苏菲?玛索还没有死心,抬头仰望着他,说道,“如果我能帮你拿到这届戛纳电影节的金棕榈呢?”

杜克低头盯着苏菲?玛索说道,“很感谢,但是不必了!”

相比在观众中的受欢迎程度,苏菲?玛索在欧洲电影圈里并不怎么招待见,这些年的路也是越走越窄。

下了游艇,杜克稍稍等了一会,蒂娜?菲很快跟了上来。

两人沿着长长的栈桥向来时的路走去,杜克边走边问道,“还记得十几年前我交给你的那盘带子吗?”

“我收起来了。”蒂娜?菲皱眉回忆了一会,才说道,“那天晚上我把它收到了庄园的地下保险库里,然后再也没有动过,应该还在里面。”

她又问道,“需要我回去后找出来吗?”

杜克摇了摇头,“放在里面吧。”

他虽然没有道德洁癖,但非必要的情况下,也不想做出一些太过没品的事情。

北美电影圈里的一些人,一直想把梅尔?吉布森带回好莱坞,或许到时他可以把苏菲?玛索也弄回来,然后继续上演一场好戏?

用法国男人的挚爱对付澳大利亚野人,或许也是一个好办法。

既然暂时停留在戛纳,杜克也不少了出席一些好莱坞作品的放映仪式,在这个世界上,包括电影在内的文化产品确实有共性,但地域区别也是客观存在的现实。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好莱坞的电影人,除非脑袋有问题,否则对外天然都会维护这个大圈子的名声和利益。

就像马丁?斯科塞斯,任凭欧洲媒体吹捧,依然坚定的称自己为一个好莱坞的导演。

杜克也不例外,所以昆汀?塔斯蒂诺接到昆汀?塔斯蒂诺的邀请后,出现在了《无耻混蛋》的戛纳首映式上。

《无耻混蛋》的放映在电影节期间创下了好多个第一,第一次在媒体场放映的时候,当片头“昆汀”标志性的字幕一打出来的时候,就开始有人鼓掌;当昆汀与皮特的名字出现的时候,又来了一次热烈鼓掌,电影结束前的15分钟,就开始有人陆续退场,但并不是因为电影不好看,而是赶着去发布会上占位置。

这是一部非常有意思的电影,讲述一群流氓如何干掉另一群混蛋。

对于昆汀的粉丝来说,《无耻混蛋》是一部让他们非常欣喜的电影。

影片传承了昆汀一贯的冷幽默,突如其来的杀戮场面,还有昆汀很喜欢的血腥镜头,在这部电影中全都可以找到。

有意思的是,电影的故事全部都是昆汀自己虚构的,为此他还为希特勒安排了一个非常特别的结局让他死在了愤怒的犹太人的机枪下。

除了布拉德?皮特和最大的反派,其他人物都被昆汀安排了“去死”的角色。

片中,戏院大火的场面让人印象深刻,德国人像待宰的羔羊一样被锁在戏院中,忍受着大火与机枪扫射的双重折磨,最后被一颗颗炸弹全部炸死。

这样的场面和之前的“二战”电影的屠杀场面完全相反,昆汀的幽默在此可见一斑。

那些坚持看完电影的记者们,都被堵在了新闻中心的门口,进不了场。摄影记者们这次则全部蜂拥到了新闻中心靠走道的一边,皮特和昆汀走过的时候,整个新闻中心都骚乱起来,这也是戛纳电影节开幕到现在,除去《狂暴之路》外最为盛大的场面。

欧洲电影圈很排斥好莱坞电影,然而他们却不得不面对这样的现实,无论是媒体还是观众,在三大电影节期间,追逐最多和最为疯狂的,还是好莱坞电影。

这些世界上有些现实根本不会以个人意志或者某个小群体的想法而转移,欧洲电影说好听了是注重核心思想,说不好听了就是莫名其妙。

众所周知,好故事是电影的基础之一,但欧洲电影圈自我陶醉的好电影,有几部能讲好故事?

还有,一个好故事还能吸引人们走入电影院,而深刻的核心思想永远做不到,原因不是观众不喜欢思考,而是想要思考的话,会有远比电影更合适的选择哲学、历史、心理、社会……

于是,很奇怪的现象出现了,欧洲的电影人自认为极其高端,不屑于其他类型的影片,然而他们影片的传播范围却极其狭窄,而且带动整个欧洲电影不断走向衰弱,也早早的丢掉了以往世界电影中心的位置。

任何电影都有它存在道理,这些人可以不喜欢传播范围更广,影响力更大,受众更多的商业影片,也可以讨厌他们,但正是因为他们,电影这个行业才得以壮大,才在众多的文化产业中成为领头者,才能生存并且进一步的扩大流传下去。

ps:求和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