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74(1 / 2)

江山国色 幸福来敲门 6132 字 2019-04-27

为皇子将来是有可能继承皇位的,故而从小严格养起。如长子李鹰,李重九每日都有过问他的功课。就算政务再繁忙,也写信给他。告诉他读书做人的道理。

但女孩就不一样了,大赵的公主将来就是要嫁人的。自平平嫁给周州,李重九想起平平,不由思念,所以就是一个心思,让女儿陪伴自己这几年内,好好的承欢膝下就行,管教自不如皇子那么严格。

何况杨娥皇没有为李重九诞下嫡子,李重九总觉得是自己愧对了她,所以也是加倍的对采薇宠爱。

不过李重九如此,不等于杨娥皇就放她任性,但采薇也很得萧皇后,李虎的宠爱,故而也不是怕。但杨娥皇稍不在时,采薇也会将宫里闹个天翻地覆的。

采薇一路小跑,竟是不认得苏素。虽是苏素有见过采薇数面,但小孩子自是不会认人。

采薇见到苏素奶声奶气地问道你是何人啊为何擅闯宫殿,不怕被拿治罪吗

苏素听了顿时哑然失笑,一旁宫女倒是认得苏素身上二品官服,见了不敢上前说什么。

采薇,不得无礼,还不拜见你苏叔公

一旁李重九来到的殿上。采薇见李重九扑哧一笑,当下一下扑到李重九脚旁扯着他的龙袍,坚决地摇头道我不要

苏素见李重九身为帝王居然被自己女儿弄得一点脾气也没有,不由笑着道久闻陛下对公主疼爱有加,微臣看见如此,着实欣慰。

李重九道你不知道太上皇对采薇,才是宠爱得更过呢,除了见了皇后才收敛几分,否则还不闹上了天。

下面李重九对采薇道好了,朕今日处理一日公务已是累了,你就不要在这里胡闹了。朕要和你苏叔公谈事。

采薇摇了摇头道不,父皇如果累了,就让我夸夸你吧,夸了你你就不累了。

好吧

父皇,你家的采薇长得可漂亮了

听了采薇的话,李重九和苏素都是一时愕然,随即都是捧腹大笑。

苏素一旁看着李重九家庭和睦,也是不由由衷替他高兴。

不久采薇被宫女抱走后,苏素道记得当年在七千寨时候,太上皇说他李家都是一脉单传,故而你就是李家的希望。而今你子女满堂,老臣也是高兴。

李重九笑着道苏卿,你必是有事而来,就不要兜圈子了。

陛下圣明,苏素道,微臣此来是受百官所托,劝陛下早立太子,定国家大计,固千秋基业。

李重九道若是其他臣子,问了朕必斥之,但苏卿不是外人,既然如此朕也就如实说了,长子李鹰年幼,其他几子都尚在襁褓,立太子的事,朕不想操之过急,想过两年再说。

苏素道陛下可以不急,但下面臣工们却没有这想法,眼下皇长子年长,而其他诸子尚幼,不少持华夷之辩的大臣认为,陛下有立有胡族血统的皇长子之心,故而不放心。而朝中支持立皇长子为太子的大臣,却认为陛下迟迟不封皇长子为太子,是有意让其他诸子继位,如此恐怕诸臣之间,会有矛盾。

李重九按住龙椅道朕知道他们心事,劝立太子,他们将来就有匡扶之功,故而才各个冒出头来争。而若定储位,也有些人是想早早投资,将来也要为自己博位,可惜朕偏偏不如他们之愿。

到了第二日,文官之中纷纷传出消息,李重九已有立太子之意。众臣听了当下精神抖擞,朝会时一并至大殿听候李重九旨意。未完待续。。

1190335311203431

第八百二十六章储位

朝会上。

距离早朝还有一会功夫,大臣们都在两侧的廊下等候。

有两名大臣交头接耳低声道“这一次陛下听百官之劝,居然肯立太子了,你说当今皇室之中三个皇子,哪一人最有希望成为太子”

另一名大臣旁观左右,压低声音道“依我之见,不可能会是皇长子,也不可能会是英王,所以必定是楚王。”

“怎么说”

那大臣道“很简单,陛下三个皇子之中,除了皇长子为郡王外,其余二子皆为亲王,明显是重此薄彼之意。陛下也是汉人,华夷之辩是有的,怎可立胡人妃子所诞之子为太子呢至于英王,其母乃是李唐公主,李唐与我大赵正在交兵,陛下更不可能会立他为太子。所以说来说去只有楚王最有可能被封为太子。”

“高见,高见。楚王之母乃是苏威之孙女,家世也是不错了,至少不是寒门。”

“上朝”但听一旁朝令官一喝,大臣们整理衣冠,两侧按序从走廊鱼贯而行。

到了殿上,众臣朝拜过李重九后,先谈论是与李唐的战事。

去年赵国与李唐激战多场,李唐只有守势,而没有攻势。但是赵国一直拿李唐的襄阳重镇没有办法。李唐名将李靖驻守的襄阳,令几名赵军大将皆是铩羽而归。

所幸河西,河东,洛阳的战事都十分顺利。南阳失陷,令李唐武关的门户已开,令赵军有侧袭关中的可能。此外庐江王李瑗的归降。令赵军的尉迟恭部,可以威胁蒲津渡口。河西方向。王君廓数度攻击,也已是让李唐河西的兵马。只有防守之力。”

至于草原上也是安定,阿史那摸末被杀后,突厥已是彻底顺服,至于其余契丹,室韦各部,更是服帖得如同温顺的小猫般。一年的功夫,赵国的局势已是将攻占的草原,江南之地消化,逐步变成自己的势力范围。

虽说众臣对战事十分关切。但眼下他们更关心立嫡之事。

李重九当下道“诸位臣工上表言立太子之事,朕已是晓得了,对于皇嗣之事,朕本待是过几年后再议的,但既是朝中某些人如此焦急,那么朕就决定在今日朝议上见立太子之事公布于诸位大臣知道。”

诸位大臣都露出郑重的神色。温彦博道“陛下英明睿智,所立下的太子,必是杰出,无论陛下作什么决定。微臣都誓死遵从。”

温彦博此言一出,在场众臣都是心道,果真是大赵宰辅,这等揣摩圣意的手段实在令人佩服。难怪李重九让他一直担任大赵宰相。

温彦博一说,其余大臣也是纷纷道“微臣等也愿意遵从陛下的决定。”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