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阴差阳错(2 / 2)

“那么李陵为匈奴人练兵的消息是怎么来的呢?这其实是个乌龙,李陵降匈奴那会儿恰好有个驻守奚侯城的塞外都尉李绪降了匈奴,为匈奴人练兵非常卖力。李陵战败一年后,汉武帝曾经派公孙敖带兵深入匈奴境内想要接应李陵逃回匈奴。”

“公孙敖没有接到人,却从俘虏口中得知了李陵给匈奴人练兵的事。然有说法是李广利利用了这个机会,以彼李替代此李,即公孙敖听到的消息是李广利安排的。李广利利用公孙敖传话来除掉李陵,至于原因也不难推测,李陵的堂弟李禹是太子的近侍,堂妹是卫太子的女人。”

“李陵虽战败,但实力也是有目共睹,一旦李陵真的被接回来,卫太子身边就得了一员猛将。这个说法,是比较可信的,毕竟此时李广利已经和亲家刘屈氂在研究如何让卫太子失势,谋立外甥刘髆为太子了。”

“至于为什么说公孙敖是被利用,从公孙敖在巫蛊之祸的结局来看,他也是属于太子这边。当时卫太子势弱,公孙敖与李家又没仇怨,还是同一阵营,没有必要去害李陵。后来,李陵知道自己给李绪背锅,导致自己家人惨死,还去刺杀李绪报仇。”

昭帝朝,李陵已完全是匈奴贵族的打扮。汉朝出现天幕的事情,李陵有听说过,却看不到。可自从天幕开始说到李家后,李陵竟也能听到关于李家的内容。得知当初阴错阳差的真相,李陵对李广利恨之入骨。

可再恨又如何,李广利虽然与他一样投降了匈奴,但在投降的一年后就被他哥哥李延年的好友卫律设计而死。以至于现在李陵想要报仇,都找不到人。

“李陵一脉被族灭后,李陵便安心做起了匈奴的右校王,当起了匈奴贵族。这就是我为什么不鼓励所有女人守节,若丈夫是个英烈,守节自然心甘情愿,若丈夫降敌了,不管真假,记得快点和离。不然你在家给他背锅,他在外面照样娶一房,娇妻爱子在侧。”

“汉昭帝刘弗陵登基后,托孤大臣大将军霍光和左将军上官桀念及与李陵旧交,特意安排李陵故友陇西人任立政等人去匈奴招李陵归汉。不过当时已彻底融入匈奴的李陵,并不愿归汉,最后老死于匈奴。”

“据说苏武曾经与李陵一起在汉武帝驾前做过侍中,算是故交旧友吧!苏武被匈奴人扣押后,李陵羞于见故人,一直避而不见。但单于不是一直想要从意志上征服苏武吗?十几年不成功,就派李陵去劝降。”

“李陵告诉苏武说,你离开大汉十几年,母亲和两个兄弟都过世了,妻子改嫁了,妹妹和子女也是生死不知。陛下年事已高恩威无常,大臣无罪被杀都有十几家。你在这里守节都没有人知道,又何必自苦。”

“苏武不为所动,他觉得自己家世受皇恩,身为臣子对陛下和大汉的忠诚就像儿子对父亲一样,是不求回报的。李陵劝了几天,苏武都不为所动,且是宁死不屈。李陵见他这般坚决,便觉羞愧,不再去劝。后来,得知汉武帝死了,李陵还给苏武报了一回丧。”

自古以来,没有皇帝不喜欢忠臣,眼下这个苏武就让皇帝非常满意,有意将他像霍去病一样从小放在自己身边培养。自从知道自己一手培养出了霍去病后,现在的刘彻对养孩子这事有着特别的兴趣。

除却已经养在宫中的霍去病,外甥曹襄和苏武都已经进入了刘彻的备选名单。曹襄相较于霍去病和苏武虽没有太多功业,但相较于其他外甥和刘姓侄儿,就太让人省心了。日后或许还要处置一些不省心的子侄,那同样也该提拔一些值得提拔的亲戚,免得臣民觉得他六亲不认。

“苏武知道武帝驾崩后,大哭吐血,默默哀悼了数月。后来汉朝终于知道匈奴虚报苏武过世的消息,前去交涉,从匈奴接回了苏武。李陵为苏武送行,说及旧事,借苏武表达自己原本是诈降,只因汉武帝杀了他的家人,才诈降变真降。”

“可我觉得吧!这事汉武帝也冤啊,李陵说他是诈降,但这事汉武帝不知道啊。而且汉武帝是在一年后听到李陵为匈奴练兵的消息,才杀他家人的。李陵在事前难道不知道将军前线投降的后果吗?”

“换其他皇帝,可能都不会等一年后,而是在李陵投降时就降罪李家了。‘苏武不死,适见其忠;李陵不死,适成为叛。’然不可否认苏武被扣匈奴十九年,李陵孤立无援,都有汉武帝和汉廷轻疏,对来自于匈奴的消息没有详加查验的责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