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贤妻良母(2 / 2)

“真是灵活的仁,同样是女性做的事情,如果这个‘仁’恰到好处,起了积极作用,那就是有君子之风,能行男人一样的仁义。这个‘仁’坏事了,那就是——你看女人的仁就是那么不恰当,妇人之仁。啧~”

主播最后这个语气词委实充满了灵气,当权的女主们听了忍不住会心一笑,而恰好有这种想法的封建士大夫就气坏了。

“蔡东藩只是质问王政君为何不早死,思想家船山先生王夫之骂的就更难听了。道是女祸之烈,莫如王氏。确实,若论祸水,飞燕合德哪里比得上王政君。赵飞燕和赵合德不是好人,但所行之事对天下之害连贤德淑良母仪天下的王政君一个零头都没有。”

赵飞燕坐在寝宫之中,哭了又笑,笑了又哭。自先帝死后,妹妹背负着祸害了先帝的罪名自尽,她虽暂时逃过了朝臣的口诛笔伐,保住了这一时荣华,日子却不算好过。

以前姐妹俩伴与先帝左右,偶尔也会有些小矛盾,但大多数时候是恣意开心的。可妹妹追随先帝而去,兄弟子侄贬谪远方,这座城就在没有一个她可以相信的人。

汉宫之中有王政君这个太皇太后,有当今亲祖母傅太后,赵飞燕空有皇太后之名,却哪有当初作为汉成帝皇后的风光。

先帝死后,王太皇太后将儿子的死归罪于赵氏姐妹,若非姐妹二人拥立新帝有功,投靠了新帝的祖母傅太后,赵合德又一人担起了所有责任以死相殉,赵飞燕哪能活到现在。

近来傅太后身体每况愈下,依着天幕所言,傅太后死后,当今也活不了几年了。若如天幕所言,到时不仅已死的傅太后和丁太后会被王氏挖坟废尊号,她与现在的皇后也会废号被逼自尽。

赵飞燕一生不贪权,只求荣华富贵,如今的她只剩下皇太后这个位份了。若要被剥去这个象征着荣华富贵的封号,凄凄惨惨的死去,她如何甘心。可不甘心又如何,她连后宫都走不出去,难道要学许皇后的姐姐那样靠巫蛊诅咒对付王氏不成?

王氏显赫已极,即便所有人因天幕开始对付王家,怕也不是易事,还可能投鼠忌器,没有削了王氏,反而加速大汉覆灭,取代王氏成为王朝覆灭的罪人。可天幕这些话,却让赵飞燕看到了一线生机。

天幕都说了王太后才是真祸国,既然真祸国的太皇太后还高高在上,那些朝臣又有什么理由来废她这个普通的皇太后?因此赵飞燕笑,可她又哭,若是天幕早点出现,或许她妹妹就不用自杀了。

赵合德虽非朝臣说的那样是祸国妖姬,但她所行死罪也不冤枉。然赵飞燕却不认为妹妹杀皇子这事有什么错,若有错也是觉得这件事处理方式不对,应该有更好的处理方式,而不觉得她们想要防患未然有什么问题。

若是妹妹还活着,现在她们姊妹为伴,她也不会孤立无援了。妹妹活着时,赵飞燕也会因妹妹更得宠而有所不安,可妹妹已经不在了,她又不免怀念姐妹相依为命的那些日子。

“王夫之是直接以老妖称呼王政君了,谓‘老妖不死,日蚀月齕,以殄汉而必亡之,久矣。’、‘亡西汉者,元后之罪通于天矣【注2】。’几乎把西汉的灭亡都归罪于王政君了。”

“当然了王政君和王氏外戚有罪,然罪在让王朝末期和朝代更迭时期的百姓所受苦难雪上加霜,增加了许多伤亡。但西汉灭亡是多重原因,后期确实积重难返,神仙难救,不能简单归罪于王政君一个人。”

“这就好比汉武晚期,李氏外戚固然祸害了许多大汉军民,但你不能将汉武时人口锐减都算在他们身上。对于汉武晚期和西汉末年,李氏外戚和王氏外戚是让百姓困苦的因素之一,而非全责。”

“王夫之说到王政君的仁,是觉得王政君假仁假义。对此他还举了个例子,‘今有杀人者,流涕袒免而抚其尸曰:吾弗忍也,而孰听之?’就是有个凶手杀了人,还拉着受害人的尸体,哭哭啼啼假惺惺说不是我想杀你啊。”

“以此讽刺王莽篡汉,汉元帝被毁庙,王政君还拿传国玉玺表演摔玉玺说什么自己已经老死了。作为将帝国权柄授予王氏,给了王莽篡汉机会的罪人,还口口声声这并非自己所愿,做了王莽新朝的‘新室文母太皇太后’还觉得自己在亡汉这件事上是清白的,想要哭一哭就不用被后世骂亡国妖后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